分享

河头庄1992年那年高考

 昵称I2bjmDlg 2023-07-16 发布于江苏
那年高考

 

河头庄中学1992那年的高考

 刘陈白庄
 2014-6-5 

      毕业季、高考季又来了。毕业是离别的季节,高考对一些人来说也是收获的季节。看着自己学生张罗着离校, 让我想起回望高中毕业那年的高考。更希望河头庄中学的其他校友回忆自己当年的高考。当然对92届的高考我肯定也说不全面, 也希望同届的同学接着来。虽然河头庄中学已经被撤并,但我们坚信河中的校友遍天下。 
     先从1991年7月底说起。高二暑假意味着高三补课的开始。物理老师由戴新海先生换下居凤岭先生, 数学老师由王养源先生换下顾亚兰与燕玉书先生, 政治由万明祥先生换下季明友先生,其他的学科老师不变。领着我们向前冲:化学刘兴先生、语文陈良虎先生、英语蔡济生先生、生物薛新建先生。另外高一高二时的数学老师燕玉书先生送文科班成为高三文科的数学老师, 好像季明友先生接着也是送文科班的政治。
     王养源老师在我河中的记忆里他是高三理科班的专任老师。他的第一节课就打击我们的积极性:“今年高考小光, 按河中历史统计规律,小光光三年, 你们基本没戏。” 所以整整高三一年, 我们就活在这句话的阴影里,大家心里也憋着一口气,努力打破河中的历史魔咒。王老师的数学是从复习开始, 数学新课在高二全部学完了。他选用的是苏州大学的教学与测试。这套资料苏大现在还在发行, 现在每年为苏大数学系贡献近百万的纯利润。这套资料对我来讲不是很新鲜, 因为我在前两年的课外已经做了多种资料上的数学题。每次作业考试, 基本能达90%以上的正确率。唯一的例外是有次王老师用扬州中学的数学试卷来测试时, 觉得不顺手, 只考了70%左右, 有点背。所以不管是不等式还是数列, 在试卷上用了多次数学归纳法。被先生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有的人好像数学归纳法学得特别好, 什么拿到手就来归纳”。但这份试卷最后的压轴题是数列题, 我用的是参数法, 只是计算错误, 基本我看来要拿大部分分的, 被王老师大笔一挥, 全扣去了。所以对他这题对我的处理有点耿耿于怀, 心里还有点看不起他, 也就是觉得数列部分他不知道参数法, 或者不动点法。当然课上他从来也没有讲过这样的方法, 是我在课外学来的暗器。整体上说, 王老师是称职的合格的毕业班数学老师。只是高三的这么多任课老师, 不知道我姓名的就数学王养源老师了。因为我基本没有什么数学问题去请教他,好像班上去他那里问问题的也没有什么人。
      物理的戴新海老师那时还兼任河中的团支部书记, 他班上的朱斌高二留级后在我们班上, 常讲戴先生趣闻轶事时我就佩服戴老师。戴先生与居先生的过节也是朱斌讲给大家的, 虽然我没有向戴先生查整真假, 但从居老师的一些日常表现与胸怀知道应该不假。而且我在高一高二时就仰慕他班上的封国寿, 封那时可是全校瞩目的风云人物!91年高考河中理科就靠封, 可是他让学弟学妹们也让学校在91年对他失望了。92年他再考时,总分与我一样多。戴先生还有一个学生(名字我记不得了, 只记得他姓叶)在高二物理竞赛中得到一等奖,我们高二时居先生选拔的张峰、黄健康、黄荣去参加物理竞赛时, 什么奖也没有拿到。高三物理也是从复习开始, 他每天一套试卷发下来, 刚开始很新鲜, 因为高二时居先生从没给我们这样大批量的作业。虽然居老师说过:“物理不做三千个题目,就去参加高考?” 但他从没有给我们布置这样大量的作业, 实际居先生的意思是让我们课后自己找题目做。从居老师这里我更清楚古语“先生请进门修行在自身”的意思。我在高二时也确实是按照居先生的意思自己在课外看了不少、做了不少。但强度比起戴先生刚开始的量还是嫌不够。做着做着, 问题来了, 新鲜劲过去了。并不是经常有新鲜的题目, 而且有的题目做过三五遍后就倒胃口了。这样下来把我的对物理的兴趣就耗掉了。让我更喜欢上没有这样大量作业的数学,不过物理仍然是我喜欢的学科。记得高考体检后有次我躲在宿舍睡懒觉,没有去上戴先生的课,晚饭时被戴先生看到我, 问我怎么没去上课, 我骗他:“我去复检了。” 他关心地问我:“体检有什么问题吗?” 我再骗他:“色盲!” 戴先生安慰我:“色盲就报考理论物理,不限报的。就是不能报化学类的” 。写到这里, 诚挚地向戴先生致歉!作为他的课代表还这么骗他, 太不该!张峰知道后还骂了我!但那天确实是因为累,想睡觉!向戴老师保证,此生就骗过他这么一回,仅此一回!
    92年全省大概10万多高考考生, 计划招生3.2万人, 录取率32%。副校长陈学林在高考动员会上告诉高三两个班的学生的好消息就是录取率比91年高近一个百分点。
    1992年的5月初在泰兴中学参加省里统一的预考。文科班只有不到10个同学在5月份通过省里的预考;理科班有二十几个同学通过了预考。通过了省里的预考才能参加全国的高考统考。那时候,高考试卷有全国卷、广东卷、上海卷之分。除了广东上海的考生, 其他省市的考生参加的是全国卷的考试。 
     预考我考了560分, 政治预考是62, 万明祥先生还特地把我喊到他办公室,帮我分析, 说你的数理化成绩已经很好,没有提升的空间,下面能提升的是政治,希望我好好的抓住这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把政治成绩提高一些。预考数学是108分, 物理是90分, 化学是八十多分。最后高考时, 数学提高了4分, 物理提高了2分, 化学下降了十分左右。我不服的是数学,高考时感觉数学比预考时简单,我对试卷复看了多遍,感觉一点问题也没有。只是政治也没有提升上来,高考55分。对万先生也有愧!语文两次都是70分左右, 英语也都是七十几分。生物预考53分左右, 高考49分。最后高考总分537分, 正好是当年省控本二线, 因为报考的师范院校, 当年扬大师院录取的理科最低分在530分上下。
     忘不了高考那年的老师们, 数学的考前辅导是燕玉书先生做的, 他讲完后深情地说:“要靠你们去打天下!” 我们回复老师这句话的也只是对老师的注目以及心底里明天考试要正常发挥的宣誓!班主任刘兴先生、王明生全程陪伴我们预考、高考。高考期间陈学林副校长也到泰师看望大家。那时的高考真的是选拔考试, 从录取率就可以看出。我们学生与老师就是很纯洁的没有一点杂质的师生谊, 那时的中国社会充满着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我们考生的口号就是“一颗红心,两种准备,接受祖国的挑选!” 我们河中92届学生用自己的行动向我们的老师向母校汇报:理科班考进本科1人, 专科3人;文科班考进专科1人。我们打破了学校的高考魔咒!

     92年的高考。虽然乡下的父母不送考,忘不了数学考完后的7月8号正午在泰中门口看到老爸焦急的眼神。我告诉他,放心吧, 数学基本是满分。就去住的泰兴师范吃午饭。老爸听后骑着他那用了十几年的破自行车高高兴兴地回家了。老妈后来告诉我他没有舍得吃一碗面条就在火辣辣的太阳下骑回家。

(冰糖葫芦不加皮,补充:其中薛新建老师就是2015年我的生物老师(1982泰中6班高三毕业生),而他从没讲过他的过去,一生奉献教学一丝不苟(如果不是我发现这篇绝迹江湖的文章,我完全不知道他92年就已经是高三的生物老师了,而我是这篇文章作者的学弟,薛新建老师在23年后还在教高三生物)。据我了解到的消息,她女儿是泰中尖招班的学生,属于08年江苏高考改革后的学生,因为她女儿高考理科数学考了193分,他批判过第一批泰兴城市规划的人,因为当年他的建议没采纳以致后来泰兴老城区无法扩建改建,他批判过泰州生物教研组主任,因为教研室主任审核的试卷中题目有问题,被薛新建老师质问的无话可说;万明祥是2015年我那届5班班主任(政治老师),我都记得,虽然年龄大了,早就过了退休的年龄,可是脾气仍然不好,和92年一个样,真的是人性难变呀,我们三楼都可以听到他在楼下朝学生或者其他老师发火的声音。最后,我想说这个学长当年如果是19岁高考,他现在也起码46岁了,顿觉时光穿梭了27年。)

文/冰糖葫芦不爱加皮

2019.12.5改于2016.2.16

作者简介:冰糖葫芦不加皮,一个曾经现在未来来拥有超高级智商的低级趣味的普通本科毕业生。糖是甜的,生活再苦,也要记得吃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