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感应 | 他的肚量为什么这么大

 踏雪寻梅zsyqqk 2023-07-16 发布于甘肃

图片

点击上方聆听 历史感应 

历史感应  不昧因果

善恶之报  如影随形


在上一期节目中,我们共同学习了北宋名臣王祐广积阴德的人生故事,那么作为儿子的王旦又是怎样承传三槐王氏的优良家风的呢?


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近北宋名相王旦的人生。

出生在书香门第、官宦大族的王旦,是王氏家风的突出代表。
他在幼年时期就十分好学,性格沉静。
父亲观察王旦有宰相资质,料言日后必能官至公卿宰相,岂知真被言中。
王旦于太平兴国五年(公元九八〇年)中进士,历任知县、转运使等职务。
宋真宗时累升至枢密院,又任宰相,进封太保。
王旦素有才华,步入仕途后更显气度宽宏,居心平恕,遭受毁谤不但不计个人恩怨,反而能够真心欣赏对方身上的优秀品质,秉持公心地为国家选贤任能,确实称得上“将军额上能跑马,宰相肚里能撑船”。
王旦担任宰相时,寇准曾屡次在皇上面前说王旦的短处,然而王旦却极力称赞寇准的长处。
有一天宋真宗笑着对王旦说:“卿虽然常称赞寇准的长处,但是寇准却专说卿的短处呢!”
王旦回答说:“臣居相位参与国政年久,必然难免有许多缺失,寇准事奉陛下无所隐瞒,由此更见寇准的忠直,臣所以一再保荐……”
宋真宗由此更赏识王旦。
当寇准任枢密院直学士时,王旦在中书有事送枢密院,偶尔不合诏令格式,寇准便上奏皇帝,王旦因而受到责问,但是王旦并不介意,只是再拜谢过而已。
不到一个月,枢密院有事送中书,也不合诏令格式,堂吏发现很高兴地呈给王旦,认为这下逮到机会了,可是王旦却命送回枢密院更正,并不上奏。
寇准大为惭愧,见王旦说:“同年怎么有这样的大度量呢?”王旦不语。 
当寇准免去枢密职位后,曾私下求王旦提拔他为宰相,王旦惊异地回答说:“国家将相重任,怎可能求而得呢?”
寇准心中很不愉快。
图片
后来,皇上授予寇准节度使同平章事。
寇准入朝拜谢说:“臣若不是承蒙陛下知遇提拔,哪有今日?”
皇上便将王旦一再推荐之事告知,寇准非常惭愧感叹,自觉德量远不及王旦。
后来寇准终于不负王旦,也成为宋朝一代贤相。 
王旦宽宏大量,任人唯贤,不以权谋私,而以国家社稷为重。他推荐人才,既不计较个人恩怨,也不盲目定论、求全责备。
对那些显露才华或颇有名气的人,他常常先“观其行”,再“察其言”,——询问其对朝政利弊的看法,有的则让写成文字呈上,从中选出较为优秀的,暗中把名字记下来。
以后其人再来,则不与见面,只是到了需要提拔任命官员的时候,就秘密地写上三四个人的名字交给皇帝,由皇帝亲自决定是否录用。
王旦推荐人,不图被荐人报答,外人很少知道内情。
王旦死后,史官撰修《真宗实录》,检阅内廷保存的奏章底稿,才发现朝中的官员有很大一部分是由王旦推荐提拔的。
王旦为政廉洁为公,推贤进士,公忠为国,为北宋王朝的稳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北宋景德年间出现的短暂“治世”,与王旦的辅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王旦为官,与同僚相处宽宏雅量。平素在家时,家人也未曾见过他发脾气。
有一天,家人就想要试试王旦是否果真有涵养。于是,在他食用的肉羹里,故意投入尘灰,于是王旦就只吃饭,家人问“为什么不吃肉羹啊?”
王旦回答说:“偶尔不想吃肉。”
后来,家人连饭也弄脏了王旦丝毫不责问,只说:“今天不想吃饭,可以另外弄些稀饭来。”
中国人所谓“量大福大”,一个人福报的大小取决于心量的大小。心量大的人,起心动念很少为自己。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心心为众人着想,念念暗合道妙,自然感得天地神明加被护佑。
薛奎初任江淮运使,将赴任前,来向王旦辞行,王旦不谈其他,只说:“东南地方,民生非常困苦啊……”
薛奎退出后和旁边的人说:“听了宰相的话,可见他时时刻刻都在关怀百姓啊!” 
当时有位卢某,深夜送黄金百两来求王旦提拔为江淮盐运使,王旦正色推辞说:“你的才能,不可担当这个职务,我哪敢私受贿赂而废弃公道呢?”
卢某惭愧而退,便整天焚香咒诅王旦快死,有一天晚上,卢某梦见神明呵叱他说:“王公尽心于国家,你竟然心存恶念,要他快死,上天将要惩罚你了。”
卢某惊醒,汗流全身,没过几天就去世了。 
图片
王旦清廉节俭,为官丝毫不为个人及家人求安乐。
他从不购置田地,也不多建宅院,常说:“子孙应该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家立业,倘若老辈多置田宅,弄不好会使子孙为争田宅做出不仁不义的事来。”
在当时豪绅大户兼并土地成风的情况下,王旦这种让后代自立的思想不能不说是一种超然的智慧。
宋真宗见他的住房过于简陋,曾多次提议帮他营建。王旦以“这是前辈的旧居,我不忍心拆掉”为由,多次推辞。
有一次,宅院的门墙坏了,家人施工修缮,临时在旁边开小门出入,王旦骑马回家经过小门,低头俯鞍而过,也无一句怨言。
王旦临终时,召集子弟到跟前咐嘱说:“我们家世清白,不要遗忘往日槐庭阴德,今后大家应当守持勤俭朴素的美德,共同保持我王家的门楣。我死后,可为我削发,披穿缁衣,依照僧道例殓葬即可。”说完便瞑目而逝。
宋真宗临丧哀恸,追赠王旦为尚书令魏国公,赐谥号文正。
王旦一生可谓是“人民钦敬,鬼神护持,生荣死哀”。
图片

王公一代名臣,允公允能,正直无私,清廉节俭,举荐贤能,不使其人自知,容人所不能容之度,行人所不能行之事。

至于居家,尘灰污其羹饭,也不动嗔心,当其临终犹不忘教诲子弟俭素持家,勤修阴德。

观此数事,无不与其依教奉行儒释之道紧密相关;其世出世法,俱臻圆满,为后世子孙做模做范。

据史料记载,王旦的儿子王雍官至国子博士、王冲官至左赞善大夫、王素官至工部尚书,王旦的后代可谓人才济济,名人辈出,明代首辅、一身正气的王锡爵,一代大哲、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都是三槐王氏的后裔。

王佑、王旦父子俩为我们真实地演绎出“公忠体国为己任,清正为官传家远”的人间正道,这大道历经时间的长廊,一直笔直向前,指引我们人生的方向。

图片

史料出处:

《宋史·列传·王旦传》

王旦。幼沉默好学。父佑曰。此儿当至公相。初知平江县。其廨传有物怪。居多不宁。旦将至。前一夕。守吏闻群鬼啸呼云。相君至矣。当避去。自是遂绝。及为相。寇准数短旦。旦专称准。帝曰。卿称其美。彼专谈卿恶。旦曰。理固当然。臣在相位久。阙失必多。准无所隐。益见忠直。此臣所以重准也。准罢枢密。私求为使相。旦惊曰。将相之任。岂可求耶。准深憾之。已而除节度使同平章事。准入见。谢曰。非陛下知臣。安能至此。帝具道旦所荐。准愧叹。以为不可及。薛奎为江淮运使。辞旦。旦无他言。但云。东南民力竭矣。奎退曰。真宰相之言也。张士逊为江西运使。辞旦求教。旦曰。朝廷榷利至矣。士逊思旦之言。未尝求利。卒赠太师。魏国公。谥文正。家人未尝见其怒。试以少埃墨投羹中。旦惟啖饭。问。何不啜羹。曰。偶不喜肉。后又墨其饭。则曰。今日不喜饭。可别具粥。不置田宅。曰。子孙当自立。何必田宅。徒使争财为不义耳。遗令削发披缁以殓。

图片

学历史 说感应 知善恶 明因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