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把圣.索菲亚教堂作为标志是自取其辱

 新用户49686918 2023-07-16 发布于黑龙江
把圣.索菲亚教堂作为标志是自取其辱

上周我在地铁上写了一篇文章《圣.索菲亚教堂没啥值得哈尔滨人自豪的》。可能是题目太过于直白,遭到不少人的围攻,当然理解和支持我的网友也不少。文章的中心思想是反对地方当政者把索菲亚教堂作为哈尔滨市的标志性建筑,因为索菲亚教堂是当年沙俄侵略和殖民东北的历史见证。谈到俄罗斯的侵略性,评论区里有人攻击我是“乌粉”,这话扯远了。我在此‬重申我的‬立场:

有人说沙俄从未侵略过东北,更谈不上殖民。这些人需要学一下历史。沙俄一直把吞并中国东北地区作为它的既定国策。中东铁路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沙皇俄国为攫取中国东北资源,称霸远东地区而修建的一条“丁”字形铁路。沙皇俄国的目的,就是为了加强对东北地区的经济侵略和政治入侵,妄图实现它的“黄色俄罗斯计划”。

把圣.索菲亚教堂作为标志是自取其辱

我们从以下史实可以看到沙俄侵略和殖民东北:

其一,1895年秋沙俄未经中国政府同意派出武装人员到中国东北进行勘察,清政府为此提出交涉——恣意带着枪炮‬闯进别国领土‬进行所谓的勘查,不叫侵略叫什么?

其二,在沙皇的威逼下李鸿章代表清政府签订的《中俄密约》被中国教科书定性为“丧权辱国”,而后清政府又被迫签订的《中俄合办东省铁路公司合同》等一系列条约‬被定性为“不平等条约”——沙俄正是根据这些丧权辱国和不平等条约攫取了在中国东北修筑中东铁路等许多特权。

其三,中东铁路名为“中俄合办”,实际上为俄国一方所控制。清政府最初以500万两库银入股,华俄道胜银行董事会里却没有一个中国人。沙俄把哈尔滨划分为8个区作为中东铁路附属地,纳入其势力范围——这不是强盗强买强卖是什么?

其四,1900年7月14日开始宾县、吉林、呼兰、阿城、绥化、双城的义和团与部分清兵包围哈尔滨并‬与沙俄激列战斗,后义和团和清军退回田家烧锅,沙俄炮火竟将田家烧锅夷为平地,因为田家烧锅镇不复存在,该地更名香坊——同胞‬们英勇牺牲‬却‬没有‬赶走‬沙俄‬。

其五,1907年7月,沙俄操纵组成了哈尔滨自治公议会。规定哈尔滨自治公议会额定议员6 0名,成员由附属区内的移民组成。尽管沙俄在法律上承认中国对中东路属地之主权,而且清国铁路总办“位置在议事会会长及办事处领袖之上”,但这些都是纸面上的东西——在一个主权国家内公然设立议会,这还不算侵略?

其六,沙俄政府为了实现吞噬东北的目标开始向哈尔滨大量移民。到1917年,在哈尔滨定居的俄罗斯人已接近10万,远远超过当地中国居民的人数。直到1920年3月中国才陆续收回来沙俄利用中东铁路非法侵夺的市政、司法、护路、警察、土地管理、教育、海关等权力——不仅向‬哈尔滨‬大量移民,我们‬主权国家连司法权都没有,这不是殖民地是什么?

其七,1929年7月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张学良以武力强行收回当时为苏联掌握的中东铁路部分管理权。结果在苏联特别远东集团军进攻下,中国东北边防军战败——一直到苏联时期中国人都没有收回中东铁路。

把圣.索菲亚教堂作为标志是自取其辱

那么索菲亚教堂是怎么来的呢?1903年,中东铁路建成通车。为了稳定远离家乡士兵的军心和安抚战死他乡的军人亡灵,沙俄1907年修建了这座东正教圣.索菲亚教堂。现在清楚了吧?简单一句话概括,就是清国刚被日本在甲午战争打趴在地,沙俄又踩上一只脚,获得了比赢得战争更多的特权:他们强修铁路、驻扎军队、大量移民、成立自制议会、搞治外法权。索菲亚教堂就是在这样历史背景下在哈尔滨落户的。如果说中东铁路是中国近代史中的一根痛感神经,那索菲亚教堂是什么呢?

把圣.索菲亚教堂作为标志是自取其辱

如今,哈尔滨政府把索菲亚教堂当作哈尔滨的的标志性建筑广为宣传,仿佛那是一段光荣的历史。我们会在哈尔滨的宣传材料‬中‬随处可见‬这样的表述:诞生百年的圣·索菲亚教堂以其鲜明的色彩、恢宏的气势、巨大的体量、精巧的布局及独特的细部处理,充溢着迷人的色彩,其规模宏大可与莫斯科瓦西里教堂媲美,造型精美堪与巴黎圣母院并列,已经成为宣传哈尔滨城市文明的重要窗口,成为哈尔滨市面向全国乃至世界的一张名片。”不错,哈尔滨就是一座火车拉来的城市。它是中东铁路节点上最大的城市,20世纪初曾为国际性商埠,先后有33个国家的16万余侨民聚集这里,19个国家在此设领事馆。但那是被侵略的屈辱和被殖民的辉煌,随着中国人民站起来,索菲亚教堂的幽灵早已在它上空烟消云散。老沙皇们做梦都没想到,一百多年过去了,哈尔滨竟然把安抚他们亡灵的教堂搬出来作为这座城市的标签,大打“俄罗斯牌”。在这种扭曲的导向‬之‬下,一些哈尔滨人竟对沙俄有感恩之情,说什么没有沙俄就没有中东铁路,没有中东铁路就没有今天哈尔滨的繁荣。可悲至极!

把圣.索菲亚教堂作为标志是自取其辱

这与哈尔滨当政者有直接的关系。中东铁路上最大的枢纽站哈尔滨竟然没有关于中东铁路的系统性记忆,而牡丹江和名不见经传的扎兰屯都建有“中东铁路博物馆”。其实,索菲亚教堂的最好归宿是把它辟为“中东铁路”博物馆,而不是现在的什么建筑艺术博物馆。

把圣.索菲亚教堂作为标志是自取其辱

哈尔滨的标志性建筑可以是表现哈尔滨人团结奋斗的抗洪纪念塔,也可以是阿娜多姿的哈尔滨大剧院,也可以是古色古香的老道台府‬(尽管是重建),或者是中西合璧的中华巴洛克。其实,还有一个绝好的标志应该诞生——新哈尔滨不是一直声称自己是“冰城”吗?仅有冬天的冰雪大世界还不够,因为到了春天它就消失了。既然打冰雪牌,哈尔滨就需要一座表现“冰城”的永久建筑,如果在亚冬会时建成这样一座概念式‬体育场馆,那是相当不错的主意。

把圣.索菲亚教堂作为标志是自取其辱

哈尔滨地方当政者也有清醒的时候。1989年,哈尔滨政府没有组织搞什么“百年建城”庆典,因为还有明白人,知道搞这种庆典会伤害民族感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