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斌:我读《山海经》之五十五

 温馨微语 2023-07-17 发布于江苏

阅读本文前,请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关注”我们。欢迎指导,期待赐稿,体裁不限。诉说灵魂情感,传播社会万象,品论人生得失,关注百姓喜乐,倡导原创,感谢转发分享。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赐稿邮箱:


/   

上次我们把《中次一经》的十五座山作了系统梳理,一是为了探索经中作者考察路线的规律,二是为了不与《北次三经》的考察路线重叠。通过对《北次三经》近两个月的研究和梳理,初步摸清了《北次三经》考察的地域范围和路径。
关于《北次三经)地域范围
《山海经》在此经的引言中曰:“《北次三经》中记载了从太行山到无逢山共计四十六座山的地理分布、山川物产。这些山大致分布在今天的山西、河北、河南、内蒙古境内。其中为大家所熟知的有太行山、王屋山、燕山等。”这为我们探究《北次三经》指明了大致方向。不致于象某些人那样把此经的范围定在了非洲,那就有哗众取宠的意味了。
此经开篇即曰:“北次三经之首,曰太行之山……”今太行山又名五行山、王母山、女娲山,是中国东部地区的重要山脉和地理分界线。太行山脉位于山西省与华北平原之间。第二山“龙侯之山……决决之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决决之水即今之蟒河。第四山“咸山”条菅之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长泽”,长泽山西运城盐湖周围的湖泊。第六山“阳山……留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河”,留水当指今西洋河。第八山为“王屋之山,[氵联(左右)]水出焉”,一般认为此水即今沇西河。第十三山“京山……高水出焉,南流注于河”高水一般认定为今亳清河。这样一来,前十三山就框定在了山西省运城市平陆县和垣曲县的范围内。即《尚书·禹贡》所言之“厎柱、析城、至于王屋”的范围。
第十四山“虫尾之山……丹水出焉,南流注于河;薄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黄泽”,丹水即发源于山西省晋城高平市赵庄丹朱岭的丹河,第十六山“小侯之山,明漳之水出焉,南流注于黄泽”,黄泽大致范围在今河南新乡市、辉县附近,现已湮没不存。第十八山“谒戾之山……沁水出焉,南流注于河……丹林之水出焉,南流注于河”; 第二十山“沮洳之山……濝水出焉,南流注于河”,濝水即发源于山西陵川县的淇河。第二十一山“神囷之山……黄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洹”;洹即洹河,是安阳人民的母亲河,也是安阳境内一条古老而重要的河流。第二十二山“发鸠之山……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此漳水指浊漳西源。第二十三山“少山……清漳之水出焉,东流于浊漳之水”这里提到的丹水、沁水、淇水、洹水向南注入黄河,漳水最终东入河,流向都与现在的流向一致。这样一来,此十山就框定在了山西省东南部和河南省的西北部的范围内。
从第二十四山开始就越过漳河流域进入到河北了。第二十四山“锡山……牛首之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滏水”牛首之水即发源于河北邯郸西部鼓山的沁水。滏水即滏阳河。第二十九山“敦与之山……溹水出于其阳,而东流注于泰陆之水;泜水出于其阴,而东流注于彭水;槐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泜泽”这里的溹水、泜水、槐水分别对应于河北邢台市的白马河、泜河和槐河。第三十山“柘山……历聚之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洧水”历聚之水当指发源于邢台县马河乡一带山区的顺水河,也叫七里河。总之二十四至三十山主要讲述了河北邯郸和邢台市的河流,涉及范围都框定在山西省东部和河北省南部。
第三十一山“维龙之山……肥水出焉,而东流注于皋泽,其中多礨石。敞铁之水出焉,而北流注于大泽”这里的肥水和敞铁之水均是今滹沱河的支流。第三十五山“石山……濩濩之水出焉,而东流注于虖沱;鲜于之水出焉,而南流注于虖沱”这里的鲜于之水指滹沱河的支流清水河。第三十七山“高是之山。滋水出焉,而南流注于虖沱……”滋水即今发源于河北省灵寿县西北端驼梁东麓的磁河。这几山主要介绍了滹沱河及其支流的情况,这些山都在山西省和河北的太行山系中。
第三十八山“陆山……[姜阝(左右)]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第四十山“燕山,多婴石。燕水出焉,东流注于河”。第四十四山“碣石之山。绳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这八座山中有五座山分别有河流“东入于河”,当然这河指的是禹河,甚至是禹治水前更早的河道(《山经》河)。古黄河在接纳碣石山的绳水后,就入海了。正印证了《禹贡》“至于碣石入于海”。第四十五座山“雁门之山,无草木”我认为此山与我们现在所讲的雁门关附近的雁门不搭界,应当是指今山海关附近的某座山。这九座山都位于现在我们广义所讲的燕山山脉。它们仍然在山西省和河北省境内。
最后两座山帝都山和毋逢山。“又北水行四百里,至于泰泽。其中有山焉,曰帝都之山,广员百里,无草木,有金玉。又北五百里,曰錞于毋逢之山,北望鸡号之山,其风如䬅。西望幽都之山,浴水出焉。是有大蛇,赤首白身,其音如牛,见则其邑大旱。”按照从碣石山往北行,当来到了今辽宁省的境内。帝都山、毋逢山、鸡号山、幽都之山应当分别指小海山鸟、大虹螺山、医巫闾山、黑山。
综上,《北次三经》从归山到毋逢山共计四十六座山(实际上是四十七座山)大致分布在今天的山西、河南、河北和辽宁境内,并没有伸入到内蒙古境内。
关于《北次三经)考察路线
要探求此山经的考察路线,就得从其中山与山的相对方位和里距入手。此山经的结语云:“凡北次三经之首,自太行之山以至于无逢之山,凡四十六山,万二千三百五十里。”虽然实际统计的是四十七山,一万二千四百四十里,但也差距不大。下面我们参照方位和里距作详细探究(当然不排除个别山的顺序不是按经中的排列顺序)。
从归山到第五座山天池山,方向直向东北,里距之和为670里。第六山阳山和第7贲闻山方向向东,里距和为650里。再向北100里到第八山王屋山。再向东北300里达第九山教山。再向南300里至第十山景山。又转向东南640过两山到达平山。从十二山到17山转向东行,共1250里到达泰头山。然后向东北行200里至第18山轩辕山。再转向北300里是第十九山谒戾山。折而向东300里为第二十山沮洳山。后转向北行500里过两山到达发鸠山。再转向东北走320里到达第24座山锡山。此后,一直向北行跋涉6010里经过21山到达碣石山,继续向北经两山,行程1000里到达考察的终点第47山毋逢山。现将行进路线(近似)标成示意图如下。
1中从归山至泰头山部分,大体上是先东北再东南再东,走向与从今三门峡至孟津再到荥阳段的黄河流向高度吻合。也与《尚书·禹贡》所载:“导河……东至于厎柱,又东至于孟津,东过洛汭,至于大伾”路线吻合。这就在暗示我们,《北次三经》考察团队的行进路线是沿着从黄河北岸从厎柱开始的,向东过孟津,过洛汭,到大伾。此经的起点应是靠近平陆县的厎柱山。
黄河出洛汭后,就属于黄河下游了。图1中,从泰头山到锡山路线比较曲折,之后就一路向北了直到碣石山。这就是《尚书·禹贡》导水条中提到“导河……至于大伾; 北过降水,至于大陆;又北,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导山条中提到的“……太行、恒山至于碣石,入于海。”也是《山经》的黄河下游故道。当然,古籍对大伾山的定位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北移的。
【百度知识链接】“大伾”亦作“大邳 ”。亦作“ 大岯 ”。山名。孔颖达疏:“郑玄云:'大岯在修武、武德之界。’ 张揖云:'成皋县山也。’”《史记·夏本纪》作“大邳”。张守节正义引《括地志》:“大邳山,今名黎阳东山,又曰青坛山,在卫州黎阳南七里。”汉张衡《东京赋》:“底柱輟流,鐔以大岯。”按,汉魏旧说以今河南荥阳汜水镇西北成皋故城所在之山为大伾;唐以后以今河南浚县城东黎阳东山为大伾。
大伾山从最初的河南荥阳汜水镇西北,北移到修武、武德之间,再北移到浚县城东。古籍对大伾山定位的变化情况,说明阻挡古黄河由向东流而明显折向北流的地点在不断北移,也就是说古黄河从出洛汭起一直到入海,从古到今一直在不断地南徙。由此也可以猜测到《山经》时期黄河古道过洛汭后的原始路线。这条路线正与《古代黄河的改道变迁史,助力中国陆地面积自然增长地图解读》一文中提到的先秦时期黄河下游河道差不多。只是在“……至于大伾; 北过降水”中提到的大伾至降水段,即出洛汭至与漳河交汇前也应存在《山经》河、《禹贡》河和《汉志》河。
说大伾至降水段古黄河存在《山经》河、《禹贡》河和《汉志》河也不是空穴来风。其一,本山经中第十九山和第二十山分别曰:“谒戾之山……沁水出焉,南流注于河……丹林之水出焉,南流注于河。”“曰沮洳之山……濝水出焉,南流注于河。”要使沁河、丹河、淇河都南流注于河,说明当时《山经》河横截了此三河。其二,《水经.清水注》中花大量笔墨记载了长明沟和蔡沟:“清水出河内修武县之北黑山……清水又东南流,吴泽陂水注之……西则长明沟入焉。水有二源,北水上承河内野王县东北界沟,分枝津为长明沟。东径雍城南,寒泉水注之,水出雍城西北,泉流南注,径雍城西。又东南注长明沟,沟水又东径射犬城北。……长明沟水东入石涧,东流,蔡沟水入焉,水上承州县北,白马沟东分,谓之蔡沟。东会长明沟水,又东径修武县之吴亭北,东入吴陂。”在皇甫小够、韩长松所著的《考古发现与研究长明沟考释》一文中得出了三个结论:(一)长明沟与隋唐大运河永济渠的关系:长明沟是三国时期白沟和隋唐大运河永济渠的组成部分。(二)长明沟与明清时期小丹河的关系:小丹河在博爱县西金城以北的河道,为新开挖的引丹河水的河道;以下的河道是在长明沟南水蔡沟的旧道上,疏通及开挖的河道,是对蔡沟河道的再次利用。(三)长明沟与大沙河的关系:解放区灵泉陂村移动的河道,就是长明沟故道。目前焦作城区至修武的大沙河河道就是秦汉时期的长明沟河道。并描绘出了长明沟与蔡沟的流路图。
其实古代劳动人民在开挖光沟、长明沟、蔡沟、白沟等人工河道(运河或卫河)的时候,在选择路线时,必然会优先考虑利用原有的废弃旧河道,这样既省时,又省力,而且利用旧河道能更好地保证河堤的坚固耐用、水不易渗漏。所以我认为本山经的考察路线:沿黄河过洛汭之后,应该是沿着光沟、长明沟、白沟过横漳……。光沟、长明沟、白沟是《山经》河的一部分。这样才符合沁水、丹水南流注于河的要求。
所以《北次三经)考察路线是:从平陆县三门峡附近的厎柱山出发,沿黄河左岸(北岸)行进,过洛汭、过大伾,沿《水经》所述的光沟、长明沟、白沟、过横漳、至于碣石,然后沿海岸继续北行考察最后两座山帝都山、毋逢山。

作者简介

李斌,籍贯湖南,19731月出生。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单位公职人员,爱好诗词写作。善于发现身边感动的瞬间。

图片除署名外,其它均来源于网络

转载请注明出处“温馨微语”

转发是对作者最大的鼓励 

·往期链接·

李斌:我读《山海经》之五十四

李斌:我读《山海经》之五十三

李斌:我读《山海经》之五十二

李斌:我读《山海经》之五十一

李斌:我读《山海经》之五十

李斌:我读《山海经》之四十九

李斌:我读《山海经》之四十八

李斌:我读《山海经》之四十七

李斌:我读《山海经》之四十六

李斌:我读《山海经》之四十五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