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花文化丨插花之后,才知道梓树寄有深情

 雲間花社 2023-07-17 发布于吉林

此时长春的梓树,早花者流苏已成,晚花者正当盛。

梓树文化,其文化内涵饱含深情,越了解越念及双亲故土。

一篇长文,1360个字,花文化自存系列。

庭院里有两棵梓树,高大端庄,枝繁叶茂,分列台阶左右。每年属它发芽晚,基本要等到立夏后才冒第一抹绿。

待肥叶长成,则参天蔽日。

若晴日,人在树下,见得天之蓝从叶子的缝隙透出来,感得风之微如轻波一次一次抚过树干抚过你,确实是乘荫好去处。与此同时,树影也在地上,在桌面上,在玉簪丛中,婆娑起舞,如同一群精灵。

花开时,则芬香四溢。引得彩蝶集群,环绕纷飞,此番景象,似见庄周之逍遥。

而现在,又到花落果生时,绿丝垂挂,宛若水帘。

日常插花,常选梓树枝,因其枝条长势,完全符合张谦德《瓶花谱》论折枝时所提一原则:“上茸下瘦”。

闲时,又对梓树文化详细了解一番。

没想到资料越查,越觉得平日里实在轻视了它,也越发觉得房东家对这院落里的植物栽植,正经曾经花费了一番心思,对后辈也是寄予深情厚望。

→→→梓树为何被古人称“木中之王”?

一因其形。梓树树干直立挺拔,树冠伞状向四周铺展,如同一个君王,果实细长,悬挂在枝条上,远远望去,如同王冠上的流苏,尤其是秋冬季节树叶落尽后,视觉更明显。

二因其用。梓树全身上下都是宝——全株可入药;嫩叶可食,饥荒年可代粮食;木材适宜制作各种器具。

→→→为何说“木莫良于梓”?

梓树材质优良,主干通直,纹理美观,是建筑宫殿、楼堂、古塔等用作立柱的上好材料。据说,武汉岳阳楼12根圆立柱,皆为梓木。

后来,常以梓树指代人才。

曾就读的中学当年植有一长排梓树,看来那时的校长对我们是颇存期待的。而近年来,名字中带“梓”的娃娃多,想必父母对梓树文化也有所研究。

后来,古人用“梓”的指代范围扩大,称良木为“梓材”,称好棺为“梓棺”,称巧匠为“梓人”。

→→→“桐天梓地”“付梓”是何意?

梓木材质优良,古人珍爱之。用桐木(泡桐)为琴面板,用梓木作琴底,叫做“桐天梓地”,视为琴中上品。
古代雕版印刷中,梓木是制作雕版的首选。直到如今,人们往往把刻印书籍称为“付梓”,可见其影响之大。

→→→“桑梓”为何借代故乡?

在农耕社会中,桑可喂蚕,梓可做器,古人常在房前屋后种植桑梓,以供家用。

而采桑养蚕多由母亲操劳,故桑代表母亲;伐梓作器则是父亲完成,梓又成了父亲的代称。后来,“桑梓之地”开始代指每个人出生的地方,即故乡。

《诗经》曰:“维桑与梓,必恭敬止。靡瞻匪父,靡依匪母”。意思是说桑树与梓树为父母种植,应对它恭敬。

成语“恭桑敬梓”,体现国人叶落归根和不敢忘本的观念。

据称,梓树是古代人工栽植最早的乔木之一。


→→→梓木有深情,懂的人都懂

基于上述,梓木的植物语言脱颖而出,或高洁恭孝,或悲伤思念。唐代柳宗元听到黄鹂鸣叫,勾起思乡之情,遂题诗《闻黄鹂》:“乡禽何事亦来此,令我生心忆桑梓。”
时至今日,人们只要见到桑树和梓树,内心便自然生发念故之情。桑梓文化也是融入国人精神血脉的。

遗憾的是,世人是有“桑梓情”,即便失去乡土家园,书本中亦可传承,但是现实中并“不识桑梓树”,我甚至身边的人,从小称之为梧桐树,对其真名一无所知。

委实汗颜。

说是梓树原产我国东北、华北等地,内心更加惭愧。

这一篇,当补上一课,也当资料留存。

只是好奇心又起,有了剥一下树皮见见纹理的冲动,忍住!忍住!实现梓树枝叶果插花自由,已属偏得,要什么自行车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