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三甲医生晋升 科研还是必需项吗?

 医粒种子 2023-07-17 发布于北京

在我国的医生晋升体系中,科研论文始终是一个无法避开的话题,与职称、薪酬挂钩。但随着“唯论文”现象越演越烈,各种呼吁破除“SCI至上”的呼声不断。

正所谓,念念不忘,必有回响!近年来,官方出台的各种文件,也正在打破唯论文“一刀切”的评价倾向,建立更加合理的评价体系。

但破除唯论文“一刀切”,并不是完全否定科研。毕竟现代医学发展至今,科研与临床一体两面,不可分割。科研的存在,有其合理性与必要性。尤其是对于处于金字塔顶端人才济济的大三甲医院,科研或必不可少。对于身处大三甲的医生们,未来想要晋升,科研还是必需项吗?

SCI论文至上现象正在改变


▲▲▲

论文导向,在医界不算是一个新话题,却是一个至今尚未完全解决的大问题。

设置职称晋升的目的,是对一个专业技术人员工作能力的肯定,并希望形成激励机制。既然如此,那么,从事不同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应当有不同的、符合其本职工作特点的工作能力要求和评价方式。

对于临床医生们来说,临床诊疗工作是其本职工作,临床诊疗能力和水平应是其本职工作的评价方式。但对临床医生的临床水平做出评价是困难的,而科研层面包括发表文章数量、累计影响因子、被引用次数等则比较容易量化评价。

SCI论文指标虽不是最合适的,但貌似也没有比其更好更公平的指标。于是乎,在这样的思想下,这些年来,“唯SCI论”“唯论文”现象愈演愈烈,在医院和医生的评价体系中占的地位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于是乎,临床医生们为了晋升不得不将写论文提上日程,甚至不惜铤而走险花钱买论文,催生了学术腐败和论文造假。

虽然科研与临床相辅相成,但做科研、发论文并非适用于所有医生。现实中,就存在不少能看好病但不会写论文的医生,并且对于大多数基层医生来说,科研并非其强项,没有能力去做科研。将SCI论文作为所有医生职称晋升的否决性指标,显然不合适。

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主任张澍提出:“SCI论文不能作为临床医生职称考评中一票否决的指标。”

2021年,人社部、国家卫健委和国家中医药局联合发文《关于深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科学合理对待论文,在职称评审和岗位聘任各个环节,不得把论文篇数和SCI等相关指标作为前置条件和评审的直接依据。实行成果代表作制度。临床病案、手术视频、护理案例、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应急处置情况报告、论文、卫生标准、技术规范、科普作品、技术专利、科研成果转化等,均可作为业绩成果代表作参加评审。

2023年3月30日,北京市人社局和卫健委印发《北京市深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实施办法》(简称《办法》),明确将实行“职称评审代表作制度”,建立了职称评审代表作清单,明确不同岗位、不同层级职称评审所考察的代表作类型,注重代表作的质量、贡献和影响力。

可以肯定的是,SCI论文至上正在被破除,更加科学合理的评价制度正在被建立。

大三甲医生晋升 科研还是必需项吗?


▲▲▲

当然,破除“唯论文”的导向,并不是要完全否定SCI及论文的价值和意义,而是要改变“SCI至上”的极端偏向,合理把握好使用SCI的“度”。

因为治病救人是一件很复杂的工作,经常会遇到新问题。既然是新问题,就需要采用科研思维,去认识和解决这个新问题,为同行提供示范。

此外,在肿瘤、遗传病、神经病变等领域里,相对于普通临床医生,做科研的医生显然或能带给患者更多东西。

基层的医生,由于种种原因,并没有能力做科研。对所有基层医生提出科研要求,实属强人所难,可以作为加分项。但对于大三甲的医务工作者来说,科研很有必要。

在国外,医生也是分为临床型和科研型。一般来说,非教学医院的医生并不需要做科研、发论文。即便是教学医院,如果临床医生不承担教学任务,也不必写论文。

上文提到的《办法》,貌似也有意将医生分为临床型和科研型,且强化对三级医疗卫生机构人员论文质量及数量要求;适当降低对二级医疗卫生机构人员论文质量及数量要求;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不做论文硬性要求,作为加分项。

《办法》规定,对于二、三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按照临床为主和科研为主分类评价:以临床为主的,重点评价临床医疗医技水平、实践操作能力和工作业绩等;以科研为主的,重点评价科研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新技术推广应用等能力和专业贡献。

而对于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重点评价服务基层水平、接诊量和解决基层实际问题能力,突出实践和实操能力考核,常见病、多发病诊治专题报告与病案分析,新技术新项目推广与应用,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次数,健康档案管理数以及履行相应公共卫生服务职能、处理突发事件、紧急医疗救援等工作情况,都将作为职称评价的重要内容。

建立健全分类评价体系,尤其对不同类型的医生分别建立各有侧重的评价制度,或不失为一种好的探索路径。

但对于大三甲的医务工作者,无论是医生、药师还是护士,能力之余如果有精力有意愿的话,还是应该加强科研思维训练,做适合自身的科研,从而反哺临床。

(环球医学编辑:常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