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日入伏,今年三伏天热不热,且看明日强火驯“伏王”,有啥预兆

 一甲山人 2023-07-17 发布于山西

未月始于小暑,终于立秋,期间就是金气显现,火气隐藏的过程。火气隐藏于未土,则地气升温,金气在高温之下不显反藏,就为入伏的开始。明日是未月的第一个庚日,小暑逢庚起初伏,明日入伏有啥特点?

所谓入伏,也就是金气伏藏之日,是以庚金的伏藏来反衬火气的强旺。书云:伏者,阴气迫于残阳,伏而不升,是为金畏火而伏。四时代谢,皆以相生。春以木代水,夏以火代木,冬以水代金,独秋以金代火,金畏火克,故至庚日必伏。

《释名》中说:伏者何?金气伏藏之日。金畏火,故三伏皆庚日。夏至后三庚入伏,四庚中伏,立秋后初庚为末伏,二庚出伏。所以入伏在庚日,出伏也在庚日。也就是未月逢庚入伏,申月二庚出伏,期间以立秋为界限。

立秋之前属夏季,火气当令,则金气伏藏。立秋之后,金气当令,则金不伏藏,凉气出现。所以三伏天就是金气与火气的对抗过程,金为秋凉,火为夏热,金气伏藏,则凉气伏藏,天气炎热。立秋之后,金不伏藏,凉气显现。

金与火的对抗过程,就好比金与火在打架,金气越强,则天气越凉,伏藏的速度也就越慢。金气越弱,也就意味着火气越旺,则天气越热。明日入伏,是未月的庚午日,庚午是六个庚日之中金气最弱的一个,被称为“火铸金印”。

也就是庚金坐在午火上,与季节的火气在对抗,就像是庚金带着一个叛徒一样,还没来得及与季节之火对抗,就已经伏藏了,也就意味着明日是最热的入伏。今年庚午入伏,庚辰入中伏,庚寅闰中伏。立秋后庚子入末伏,庚戌出伏。出伏十天后到庚申。

在这个过程中,一直是弱金与强火的对抗,直到出伏十天后,才遇到金气强旺之时,凉气出现。所以今年三伏天会很热,而且初伏就已经很热了,甚至比中伏还要热,而末伏十天依然很热,也比中伏要热。出伏之后也很热,也就是“秋老虎”猛回头。

所以今年最热的天气会出现在初伏和末伏,中伏庚金坐水库宜有雨,反而比初伏和末伏还要稍微凉爽一些。但秋后的秋老虎依然猛烈,这也就意味着今年的三伏天热的时间比较长,热的程度也比较强。

明日入伏,是己未月的庚午日,人们将入伏的头一天称之为“伏王”,相等于三伏天的头子,其力量影响着整个三伏天。俗话说:淋了伏王,一天一场。晒了伏王,旱到伏尾。头伏有雨,伏伏有雨。淋了伏王,稻米生虫。破了伏王,下到伏尾。

这些谚语都说明了明日的特点影响着整个三伏天,明日是弱金入伏,代表着最热的三伏天到来了,上蒸下煮,高温高湿。明日是未月的午日,午未相合而化火土,也就是地气的高温之时,意味着“伏王”的热气很强。

《礼记月令》说:季夏之月,日在柳,昏火中,旦奎中,其日丙丁,其帝炎帝,其神祝融。其虫羽,其味苦,其臭焦,其祀灶,祭先肺。温风始至,蟋蟀居壁,鹰乃始鸷,腐草为萤。明日的太阳在柳宿八度,从柳宿九度开始,进入鹑火之次。

也就是说明日的太阳正在鹑首与鹑火之位的交界之处,也就是“伏王”的火气非常强旺,则整个三伏天的火气都比较强,高温而炎热。所以明日弱金入初伏,初伏十天就是高温肆虐,火气强旺。

明日入伏,有啥讲究?

明日虽然是六合之日,但未月的午日为闭日,也是天牢之日,往亡之日,天吏所在,是三合五行的致死之地,也是六个替病日之一。伏的本意就是隐伏不出,就像金气被火气驯服了一样,像犬一样趴在地上不动。

所以“伏”也有隐藏不出之意,明日迎伏王,宜静不宜动。书云:三伏日,不可嫁娶,伤夫妇,不吉。伏日万鬼行,故尽日闭,不做他事。伏日应早归。

明日弱金入伏,天牢逢闭日,高温迎伏王,所以明日不嫁娶,不远行,不晚归,不探病,宜静不宜动,适宜待在室内,闭门不出,平心静气,迎接三伏天的到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