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实现全程零换水,​内陆淡水低盐度也能养虾,“铁三角”轻松解决工厂化养虾三大关键问题

 水产前沿 2023-07-17 发布于广东


“铁三角”调水方案轻松解决工厂化养虾“可溶污染-不可溶污染-有害细菌”三个关键问题,并实现全程零换水养虾,从而解决内陆地区无海水换水成本高的问题,并可实现环保零排放,无尾水的问题
  • 文/ 水产前沿 敖春梅

    宜春强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宜春强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宜春强微”)主要经营水质环保微生物菌剂、底质改良剂、土壤改良剂、污水垃圾处理剂的生产和销售等业务。近日,宜春强微工厂化和土塘养虾试验基地完工落成,该试验基地启用全程不用糖的淡水低盐度工厂化循环水养虾全家福“强微铁三角养水”方案,规划产量15~30斤/立方米。

宜春强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铁三角”方案分别指:第一角“生化池”处理可溶污染物;第二角“微滤机”处理不可溶污染物;第三角 “紫外灯或臭氧”处理有害细菌。“铁三角”方案的设计依托于淡水工厂化养虾关键技术要点,从内陆淡水工厂化养虾-养成池放虾苗前的池水调节,内陆淡水工厂化循环水养虾,强微全家福水质调理方案,内陆淡水工厂化循环水养虾的成本分析方面全方位解决养虾过程难题,让养虾新手也能实现养虾高产的梦想,获得颇丰的收益。

淡水工厂化养虾关键技术要点

水环境是对虾存活的基础,水质越清爽,对虾的生长速度越快且越健康,内陆淡水区低盐度工厂化养虾维持水质清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从机械选择上:

①微滤机选型要大,安装要正确,微滤机坐于储水池中,用以及时分离粪便和残饵;

②大虾养成阶段使用气提收虾壳装置,收集虾壳和死虾;

③生化池越大,系统氨氮/亚盐越稳定,水质越清澈,所以生化池至少占养殖池的12%-24%,其底部需要均匀布置曝气盘,必须保证无死角的曝气,保证K5填料均匀全翻滚;

④配置紫外灯或臭氧机,在出现对虾感染弧菌、水体浑浊异味等情况时用以杀灭病菌;

⑤配置增氧设备:强烈建议使用制氧机+推水器,用纯氧增氧的方式,配合养殖池中少量的推水器,能保证吃料时溶氧为7,料肉比控制在1左右,氨氮/亚盐不超标等,保证出虾后尾水中硝酸盐不超过100ppm,并可在短时间内处理尾水中的硝酸盐,而用于下一造养虾,实现无尾水养虾;

增氧设备

⑥插管套隔离网和鱼马桶,分别用于标苗池和养成池;

⑦全程只用自养细菌、低耗氧半自养细菌(碳氮比需求极低的细菌),在K5填料上定植进行生化反应,扶持培养自养细菌,少用异养细菌,可实现全程不用糖。

其次,从循环水工艺上设置为:养殖池水从中间排污口经过地下 PVC 管道出来 → 虹吸溢流进入 200 目全自动微滤机 →在微滤机水泥池中放置低扬程小功率的潜水泵抽入 K5 流化床生化池中 → 自流入缓冲池中(这里安装紫外灯或臭氧)→回流到养殖池前的 PVC 管道可套一个 40 目娟网长袋子(过滤渣子,需定期清洗)→ 回到养殖池;

如下图:

此外,从环保措施上(微滤机反冲虾粪水,和收虾时的尾水的处理):

①微滤机反冲洗虾粪水:这是虾场最污染的水,是夹带粪便和残饵的水,处理方法(循环利用工艺)强烈建议用外源淡水冲洗:微滤机反冲洗水收集排放到 一级沉淀池→ 再溢流到二沉池→ 沉淀池底部用污泥泵抽到有机肥发酵槽中的垫料中(垫料为锯末谷壳或秸秆粗粉),但要做一个塑料大棚有机肥车间,加入“强微发酵床复合菌”经翻抛机翻耕发酵成熟,成为有机肥 → 沉淀池的溢流上清水流入一个周转池中(放一个自动感应潜水泵)→ 随时抽到外塘蓄水池中(例如 300 立方米容积的反冲洗上清水蓄水池)→ 每天用 1ppm 过硫粉剂消毒,或用一台 50 克/小时的臭氧发生器,持续往池中充入臭氧,进行消毒 → 再重新用作为微滤机反冲洗水。如果规模较小,如只有1000立方米养殖水体,只设置一个沉淀池(即化粪池),可以自然消解,每周用污泥泵抽取沉淀污染物,到一个简易的污泥干化棚中用垫料(锯末谷壳秸秆粉等)吸附晒干处理,做简易的污泥干化即可;

② 收虾时的尾水循环处理工艺(见下图),这个是有机质含量极低的无污染的水,排放到室外尾水蓄水池中,只需要将尾水中残留的100ppm以内的硝酸盐处理掉即可,采用常规厌氧反硝化细菌即可轻松处理到 20ppm以内,便可回收用于养殖下一批虾:

最后,从工厂化循环水养虾的规划上:以4000 立方米的工厂化养虾厂为例,最紧凑的设计则只需要 23 亩地。

生产基地

内陆淡水工厂化养虾

——养成池放虾苗前的池水调节

宜春强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强烈建议用1拖4模式分两段式养虾:第一阶段为引入高盐度P5虾苗15万尾/50立方米池,淡化和标粗40天左右,到5~6厘米结束后,分配至4个50立方米养成虾池,进行第二阶段为期60多天的饲养出虾,此为1拖4模式养殖。从而养成池可实现一年养殖5造虾;

在标苗的40天内,在放苗前,需要对水质进行处理,首先,对水的处理因水质为外源水或尾水重复利用,在操作上略有不同,水深只放池子的1/3深,并需要调节水中盐度和钙镁钾等矿物质元素和虾苗场的一致,大概盐度为15~17‰,钙220,镁750,钾200、总碱度至少120、PH在7.8-8.2之间、培菌培藻保苗措施,泼洒抗应激产品,然后放入P5虾苗,随后在6天内,慢慢加满池水,即淡化了3倍到5‰盐度;其次,即P5虾苗入池后的10~13天内,因为虾苗太小,无法开循环水,此10多天使用生物絮团模式维护水质(加自养细菌为主的全家福产品);利用这13天时间生物池需要进行维护闷暴;13天后慢慢开大循环水,即进入无碳无糖标粗养殖阶段,第40天左右分苗到养成池。在标苗池中,排水装置如下:

在养成池中,虾入池前,事先调好水,用处理好硝酸盐后的尾水调节盐度5‰,钙80~100,镁250~300,钾100,总碱度120,PH7.8左右;与标苗池的区别在于,养成虾池没必要在底排污口用插管,养成虾池只需要底排污口直接用750鱼马桶或 5~10 目等大的隔离网即可(因为前面的标苗已达5~6厘米),养成池养殖时间60天左右(这样一年可以养殖至少 5 批次)。 

内陆淡水工厂化循环水养虾,

强微全家福水质调理方案

第一,放虾苗密度和出虾方案:建议放虾苗密度 500~600 条/立方米;可一次性出虾,也可分批出虾。

第二,拌料喂料方法和喂料管理表:时间分别在早上7点、11点、15点、20点,第一餐和第三餐料一致,用丁酸梭菌+乳酸菌+营养强化剂拌料,第二餐和第三餐所拌料一致,适当使用保肝和中草药或微量元素产品或多维拌料。可参考下表:

第三,进入养成虾阶段的水质管理和维护方案:

1、生化池的设置只要一直开着循环水,则生化池的挂膜是水到渠成的事,它自然而然会挂膜的,没有什么独门秘技;

2、天天使用“强微全家福Ⅰ型(工厂化)”产品,对虾处于不同阶段,“强微全家福Ⅰ型(工厂化)”产品用量略有差异,但投喂方式及次数一致;

3、定期每周固定星期一开紫外灯或臭氧消毒开紫外灯或臭氧进行消毒;

4、维护盐度+补充钙镁钾矿物质元素+微量元素,维护盐度5‰,镁 250-300ppm、钙 80-100ppm,钾 100ppm 以上,钙镁比 1 比 3,检测结果低于以上的,则按差额补充;一般情况下,前期都不需要补充,后期也只需要适当补充钙,用二水氯化钙补充。

5、注意调控 PH 值,控制PH在 7.2-7.8,以保证生化池对总碱度的消耗; 

6、调节总碱度,保持在120以上,和上面的调节 PH 是联动效应;后期需要天天补充纯碱或小苏打来维持总碱度和PH值;

7、不同投喂方式、不同养殖阶段排污、循环水的操作的注意事项均有所差异;循环水量控制为:前期控制4小时循环1次,中期3小时循环1次,后期2小时循环1次;

8、遇到水体氨氮和亚硝酸盐超标时,须进行判断超标、检查生化池运行情况、检查对虾肠道状态、检查排污口等自我检查,并根据其原因做出相应处理;

9、遇到氨氮/亚盐顽固时的处理技术,根据其含量超标差异,给以相应措施;

10、引进 P5 虾苗入池后的头 13 天时间内不能开循环水,遇到氨氮/亚盐要用糖;

虾苗入水

11、两段法养虾,在分苗后的 4-8 天时间内为生化池磨合期,此时生化池为重新启用的,还没有完全挂膜,出现氨氮超标时,每立方米养殖水体要使用“强微工厂化脱氮菌”2-5 克 + 红糖或白糖 10-20 克,磨合期结束,生化池稳定挂膜,氨氮稳定下来,就不再用糖;

12、水体浑浊时的处理技术:坚持不用异养细菌产品,少用或不用糖碳源、开紫外灯 2-3 天、用“强微水精益”、防治肠炎、建议培育小球藻和光合细菌可帮助清爽水质;

13、引进适当的阳光,但不能太强,同时必须防止青苔,如适当加深水色;

14、紧急状态下的处理:出现不明原因的紧急状态、标苗期间、两段法分苗后的一周内处理方法各有差异。

内陆淡水工厂化循环水养虾的成本分析

以假设下述条件进行分析:

⑴ 假设单产为 15 斤/平方米做为计算基础,其他产量下的成本,在此基础上延伸;

⑵ 假设尾水只回收一部分,节省了一半的盐度和钙镁钾成本;

注:以 15 斤/立方米产量计算(放虾苗 500 条/平方米计);以 1 立方米的成本计,同时以用液体盐卤成本计(比用海盐或矿盐的成本高很多)。

一切顺利时的淡水工厂化循环水养虾成本核算;

产量越高成本越低,反之产量越低,成本越高,如果养殖有意外不顺利的情况出现,成本会更高,一切顺利的情况下核算如下表:


本文为“水产前沿”独家稿件,版权合作,敬请联系wx@fishfirst.cn。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