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山是山,你是归人还是过客?”

 解语渊 2023-07-18 发布于福建

“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
它不是一个谁更高级的境界之分,而是隐喻着生命的历程和供需关系之间的联系。换句话说是,人与人,人与世界,人与自己。人的归宿不最终还是孤身一人。
只不过——你是归人还是过客呢?
看山是山象征着小时候的我们,犹如一张白纸,那时我们看什么都只是单纯地把它当成是事实,是事物本来的样子。这时的我们是无邪的,是单纯的,是简单的,甚至是不加咀嚼不加思辨的。
事实的东西不需要我们相信它,无论它是什么模样我们都能够欣然接受。既不会想着改变它,也不无法入手去改变什么。就这样看着,它就这样回应我们。
随着我们年长,知识,阅历,经历,信仰、信念,我们容易形成一定的固化思维,这就有点像手握着一把锤子,看到什么都忍不住敲一敲或者想敲一敲。于是,山成了内心的映照,映照出的恰恰是我们自身。
这时的我们被各种纷纷扰扰所搅乱,心乱了,心眼偏了,自然看事物就容易生出杂念。但你不知道这还是山吗?只是你不会认可这个,你也不会只单纯地把它看成是山。延伸出的思想是回不去的。如此一来,看山自然不是山,而是我们的映照。
这也象征着成年后的我们或多或少都有着某种想要改变世界的冲动,又或改变自己的念头,实则改变已然发生却浑然不觉。这时的山自然不是山了,说不是并非因为它本来如此,而是我们不愿意它如此,无论是自欺或知识或工具越来越多、对世界的认识渐深的缘故,此时的山与其它任何物件并没有什么区别。这时的自己是“物化”的自己,视角、视野、见识等也都随之变化,自然看山就不是山了。
这就像你是设计师,你看到的可能是地形,是材料;你是环保人员,看到的是可再生资源,是土壤和种子,是稀贵物种等……这是山是细节的,是穿透表面的,是价值的,甚至是心事的,唯独不再是山。
最后则是年迈时的自己,走路也好,生活也罢,脱离不了大山的,也无力改变什么,于是,不得不接受或只能顾着眼前这一亩三分地了。此时的自己已经被打磨得没有了什么想象力,也不想在创造什么,只想稳定简单地过完整个余生。此时,活力殆尽,新生之心并未生起,故而,山还是山。
如果你以为山还是山就意味着境界高,它不过是因缺有需罢了。
比如多少人终其一生也未曾留意过山,那这是山不是山还是山就是山?比如钢铁城市生活的人,一辈子不曾走进过大山,所有的皆虚妄皆想想或皆从其它地方了解到山,于是山还能是怎么样?
而随着你的知识越加丰富,你知道了事物之间的联系,比如山上有蘑菇,山上有树木,什么样的土壤适合种什么样的东西等等,这时的你的注意力不还是落实是实处。
然后呢,你可能一辈子都呆在实验室,一辈子依旧未曾接触过大山,你所接触的种种都是细节的,然后呢?山的样貌不也只停留于山的想象吗?你还能想到更多吗?
这就像小时候背过的《山的那边》。
海是希望,可历经千辛万苦发现山的那边依旧是山。
结果随着交通越发发达,你曾经眼里的庞然大物(山)逐渐被远方的海,远方的人,远方的风景吸引,深陷其中无法自拔。视野自然掠过山野。此时,山是距离,山是阻隔,山是多少路程多少车费。
随着年迈或思念故乡,你终于回想起小时候的一切,一视同仁,都倍感亲切,此时山自然还是山。
且这种是不可逆的。所以,也压根不是境界不境界的,而是需要,这样活着你觉得值,你觉得有意义,你这样才能活得更自在些、舒适些。
一如初生时好奇心,一如缘起性空,一如见如来。
归根结底:因缺有需而已
如果把它当成境界去看,多少人早早就到了山的后面,且见到了海,然后依旧看山是山,实则呢?你遭遇许多事儿还是缘起性空,意思是还是容易被眼前事物给困住,还是容易被自己给欺骗过去,还是不能很轻易就接受一切,直到不得不、无能为力、无可奈何,或熬过去之后,再回头看,后知后觉,倍感欣慰,同时又觉得过去也没什么的。
归根结底,本来如此而已。
只是,当时的我们如何都逆转不过来,这……难道是境界不够吗?不,是还没到那一步而已。
就像我对读书的认识,你要是都没怎么读过书,那你直接按最高标准执行,怎样?——你的境界就到了吗?这叫“心到手不到”。然后呢?“手到心不到”。最后是“心到手到”继而得心应手。
说白了是什么呢?天才也只是一个领域的天才,而做不到全部领域的天才。
于是,天才从一开始就能做到心到手到。这是因为其境界高吗?不好意思,可能对方压根不需要那玩意儿。
然后呢?绝大多数人终其一生也依旧是心到手不到,实力不允许啊!
还有人则停留在手到心不到。虽然我能做到而且很轻易做到,但我的认识也仅限于做到却也不知道为什么能做到,甚至都不知道如何做到的。
再有心到手到,表面看这是个标准,实际上,很可能就像灵光一闪,在这一刻是无比契合的。但是它可复制吗?未必见得。
所以它们有境界之分吗?有差吗?要么说都各有所得,要么说都各有所缺,然而,这并不是说对方境界就多么高的依据。从不足去论依旧有不足,从所得去论依旧有可取之处。
而且,谁也不能说服谁,即使知道有这么个境界,但不好意思,这不是说认识到就能做到,或做到了认识就有多深刻……不过是恰好选取了某个截面(标准),故而我们认为它是好的,是善的,是正确的。实则,不过是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地而处,因物变化而已。
别整天老想着走捷径,走什么高明的路子,走什么与众不同的路子。很多时候,见路不走就够了。这不是说,看见路,然后刻意规避它,非得走与众不同的路,而是找到适合自己的路,适合当下的,依据当下条件而去走的……实事求是的。
潜台词是:不唯。也就是不以某方面为标准。
这就像如果我们追求境界,结果是什么呢?——你都不知道自己要什么,那你境界再高不也无用武之地?这样一来,有那境界和没有那境界有什么区别吗?看不出来的、彰显不出的。——再比如说,你一直都想做个高人,结果也确实是个高人,然后无所事事,那你到底是高人不是?再怎么高人不也人力终有穷尽时。玩弄股掌之间兴许是乐趣,然而玩人丧德,终难离孤寡或曲高和寡,别人如何信你?最终如何,不也得依据规律行事,顺势而为?——还比如说你境界很高,看问题一秒看破本质,然后呢?做事的时候却不也不能一步到位?事物有事物的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啊!——所以你说境界高低,我只会觉得:一境一界一人一囚一困一木。
最终:也许,什么都会越来越好,也许,什么都会越来越坏。但,什么都没什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