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民楼藏瓷100%成交率专场 全场高清图赏 附成交价记录

 RK588 2023-07-18 发布于美国
提起香港天民楼,在收藏界可谓无人不晓。经过创始人葛士翘先生、葛师科父子两代藏家精心耕耘,六十年的收藏历程后,天民楼囊括了宋元明清历代精品瓷器,堪称中国官窑瓷器名品的殿堂,足可媲美国家级博物馆。

天民楼的藏品曾先后举办过数次展览。1987年,天民楼在香港艺术馆举办“天民楼藏瓷”展览,系统展示了其藏品,在当时轰动了整个海内外陶瓷界。还曾在上海博物馆举办“天民楼珍藏青花瓷器展”、在鸿禧美术馆举办“天民楼青花瓷特展”,并参加历年敏求精舍的周年展。这些展览不仅推动了陶瓷研究,更成为后来者的指路明灯,影响了一代又一代收藏者。

本期收录了2023嘉德春拍天民楼藏瓷专场的拍卖价格记录,供瓷器收藏爱好者们鉴赏。(成交价格从高往低排列)

图片

拍品名称:明宣德 青花云龙纹高足杯

创作年代:明宣德

尺寸:直径10.1cm;高8.8cm

估价:估价待询

成交价:RMB 14,950,000

这件拍品正是葛老先生当时关注的重点之一,竞拍场上不惜重金购得。入藏之后,珍爱有加,多次展览,屡见著录,使得学术研究与收藏品鉴完美结合。
如此级别的宣窑重器,一直为天民楼所珍藏,数十年来没有再出现在拍卖市场。据闻当年玫茵堂主人在编制收藏图录之际曾不止一次感叹,自己没有更好的运气遇到如此高超品质的宣德御瓷高足杯,因此错过机遇,否则,玫茵堂藏瓷当中黄金十年的精彩程度会更加亮丽。如今,机缘所至,天民楼珍藏再度释出,对于有缘之人可谓机会难得,亦仅此一次。














图片

图片

拍品名称:清雍正 内洋彩瑞果纹外胭脂红釉杯一对

创作年代:清雍正

尺寸:直径6.9cm×2

估价:RMB 5,500,000-8,500,000

成交价:RMB 10,465,000

这对小杯从外胭脂红内,彩绘瑞果小杯,满清入关后的数十年先后经历了征服南明、收复台湾和平定三藩的战争,直至康熙二十年社会才全面归于安定。该年康熙帝开御窑,为宫廷大量烧造瓷器,以供陈设赏用。设计上有内廷官员刘源的加持,技术上有明末清初民窑技艺的传承,加之内务府、工部及江西地方官员的合力督办,实现了康熙时期最大规模的一次御窑烧造。从传世实物来看,此时御窑瓷器的装饰工艺和纹样仍主要延续自明代官样,以颜色釉、青花、青花加彩、娇色装饰等为主。














图片

图片

拍品名称:清康熙 斗彩荷塘鸳鸯图杯一对

创作年代:清康熙

尺寸:直径6cm×2

估价:RMB 2,500,000-3,500,000

成交价:RMB 4,945,000

此式斗彩荷塘鸳鸯题材作品,最早见于宣德时期。随着斗彩装饰工艺的发展,至成化时期更为流行,成为后世追慕的对象。














图片

图片

拍品名称:明永乐 青花轮花波斯文卧足碗

创作年代:明永乐

尺寸:直径13.2cm

估价:RMB 2,000,000-3,000,000

成交价:RMB 4,715,000

在明一代,御瓷烧制之规范与成熟,始于永乐时期。成祖即位之初,定立下西洋的国之大计,随之重视窑业,内府遣派中官督造,以达天听,下设有司专备窑事,于洪武一朝初创之上,将百匠集中于珠山之巅,以供御用和赏赉,规制更宏,技术精进,所出之品,为世所珍。
因应下西洋赏赉之需,满足沿途诸国王公贵族之喜好,御器厂承命烧制一批特殊的青花瓷器,纹饰与造型皆依彼地之习惯,故此,中外文明的交融,赋予永宣时期青花瓷以独特的风格。诚如前贤吴仁敬、辛安潮二位先生曾在《中国陶瓷史》中的评述:“明人对于瓷业,无论在意匠上,形式上,其技术均渐臻至完成之顶点。














图片

图片

拍品名称:明嘉靖 青花仙山楼阁图仰钟碗

创作年代:明嘉靖

尺寸:直径13cm

估价:RMB 2,000,000-3,000,000

成交价:RMB 4,542,500

嘉靖官窑瓷器自身特色明显,其上承正德遗风,烧造宫廷常规种类和摹仿宣德与成化名品,诚如本品之构图,与宣德时期流行的山水人物强调仙山云气之风颇似。同时随着世宗皇帝对道教笃信的深入,道教色彩在瓷器纹饰上皆得以深刻反映,例如道教仙人、灵符祥瑞、八卦飞鹤等纹饰广泛出现于嘉靖官窑瓷器之上。同时,与道教“隐逸”文化相关的瓷器装饰题材亦在此时变得流行。














图片

图片

拍品名称:清雍正 斗彩团菊纹小碗一对

拍品分类陶瓷>清代斗彩瓷器

创作年代:清雍正

尺寸:直径12cm×2

估价:RMB 2,000,000-3,000,000

成交价:RMB 4,312,500

清人陈浏《匋雅·卷上》赞曰“成化彩瓷。吾见亦罕矣。吾以康雍两朝所临仿者。笔意生动活泼,宜高出乎嘉靖万历之上。”雍正御窑在皇帝授意之下,有诸多古为今用之妙举,且质量更为精绝,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图片

图片

拍品名称:清雍正 柠檬黄釉茶圆一对

创作年代:清雍正

尺寸:直径9.2cm×2

估价:RMB 2,000,000-3,000,000

成交价:RMB 4,140,000

雍正时期沿袭烧制此造型作品。传世可见有柠檬黄釉、胭脂红釉、内粉彩外胭脂红釉、白釉、粉彩等多种釉彩装饰。凡此造型之茶圆,皆为此时高级品种,颇受市场青睐。香港苏富比于2016年释出一对内粉彩外胭脂红釉作品,成交价高达七百多万港币,足见市场对此类作品之认可。














图片

图片

拍品名称:清康熙 釉里红加五彩花卉纹苹果尊

创作年代:清康熙

尺寸:含座高9cm;12cm

估价:RMB 1,000,000-2,000,000

成交价:RMB 3,795,000

康熙朝御窑所制文房用器种类之丰,造型之奇,釉色之秀雅,均可称冠于世。此件釉里红加五彩苹果尊即为盛世熙朝下诞生的文房佳器,融入刘源清新脱俗的设计理念,妍而不俗,秀而不媚,置于案头,静静观之,可感熙朝之英气扑人眉宇。其又承赵从衍先生之旧藏,并作为《华光草堂珍藏清代瓷器》的封面,足见赵先生对其之重视。














图片

图片

拍品名称:清乾隆 宫粉地洋彩花卉开光“万寿无疆”大碗一对

创作年代:清乾隆

尺寸:直径19.2cm×2

估价:RMB 2,200,000-3,200,000

成交价:RMB 3,565,000

“万寿无疆”是华夏文化最为传统经典的祝寿用语,早在《诗经》中即有“君曰卜尔,万寿无疆”之句,蕴含着对长者的无上祝愿。我国古陶瓷上四字吉语装饰在宋代已较为普遍,但“万寿无疆”四字吉语主要出现在清代瓷器之上。其较早的案例是康熙晚期的一类贺寿题材瓷器,据考证此类制品专为康熙皇帝万寿而设计,所见多为盘类,盘心主题纹饰一般为人物或花鸟,多有祝寿之寓意,口沿以矾红花卉间饰“万寿无疆”四字吉语边饰,属于该类贺寿盘统一不变的装饰。














图片

图片

拍品名称:明隆庆 青花地“黄上红”云龙纹菱花洗

创作年代:明隆庆

尺寸:直径12.7cm

估价:RMB 1,000,000-2,000,000

成交价:RMB 3,450,000

隆庆一朝仅六年,景德镇又连遭水患,瓷器生产一度停滞,品种及数量均大量减少。如《明实录》载“隆庆五年(1571年)四月壬辰朔孟夏,诏江西烧造瓷器十余万,工科给事中龙光等请暂停止,以苏民穷。即不可已,亦宜量减十之三、四,仍宽其程限,勿重困一方。报闻。”故而隆庆官窑瓷器烧制数量十分稀少。
从遗存的传世品来看,隆庆瓷器工艺与装饰风格与嘉靖朝相近,以青花和五彩器物为主。五彩成熟于嘉靖、隆庆、万历时,以红、绿、黄三色为基本色,由于当时尚未发明釉上蓝彩,因此以釉下青花代之,所以又称为“青花五彩”。

而本品则是在此时五彩工艺基础上烧制而成,因其红彩置于黄彩之上,又被称之为“皇(黄)上红”。其先于釉下绘制青花留白纹饰,施釉高温烧成后,又于釉上留白处以黄、红二彩填绘纹饰,低温二次烧制而成,工艺复杂,成本较高。此一品种能在隆庆时期日趋紧缩的景德镇御窑得以烧制,也从侧面反映出隆庆宫廷对于此式作品之喜爱。














图片

图片

拍品名称:清乾隆 窑变釉鸠耳尊

创作年代:清乾隆

尺寸高34.5cm

估价:RMB 2,500,000-3,500,000

成交价:RMB 2,875,000

虽然雍正时期的窑变釉已能通过人为控制,但烧造出一件发色完美的窑变釉器物也并非易事。以至于乾隆九年(1744年)唐英《恭进上传及偶得窑变瓷器折》中云“奴才在厂制造霁红瓷器,得窑变圆器数件……虽非霁红正色,其釉水变幻,实数年来未曾经见,亦非人力可以制造。故窑户偶得一窑变之件,即为祥瑞之征,视同珍玩。”可见乾隆时期发色完美窑变釉器的烧造不仅存在一定难度,甚至一经烧出,竟被视为祥瑞之兆。














图片

图片

拍品名称:清雍正 斗彩三多纹杯一对

创作年代:清雍正

尺寸:直径7.2cm×2

估价:RMB 1,200,000-2,200,000

成交价:RMB 2,702,500

此种雍正斗彩三多纹饰小杯为众多顶级收藏家专爱,且多以成对雅藏。同类几例,可见瑞士玫茵堂、香港庄绍绥先生等所藏相类成对小杯,可见众多国内外收藏家,对于此种雍正小杯的独好嗜雅。














图片

图片

拍品名称:清乾隆 松石绿釉浮雕万福万寿图鼓钉洗

创作年代:清乾隆

尺寸:直径13.2cm

估价:RMB 400,000-600,000

成交价:RMB 2,645,000

松石绿釉为雍正御窑新创,以氧化铜为呈色剂,经低温烧造而成,呈色淡绿至深绿不等,色深者似绿松石色泽,故以“松石绿”命名,为宫廷用器中的高贵色釉。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件清乾隆松石绿釉盘,清宫旧配木盒上刻有“磁胎洋彩翡翠果盘”之品名。

乾隆时期,松石绿釉的烧制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不仅能够烧制出釉色纯一,色如素翠的釉色,而且还衍生出以松绿为基础的松石绿釉凸花和堆白等胎釉彩绘装饰。如民国邵蛰民撰《增补古今瓷器源流考》中赞曰“清瓷彩色至乾隆而极,其彩釉之仿他物者亦以乾隆为最多最精。如仿绿松石、花岗石及象牙、珊瑚者,亦足与真物相抗衡。














图片

图片

拍品名称:清康熙 素三彩花果暗刻云龙纹大盘

创作年代:清康熙

尺寸:直径25cm

估价:RMB 900,000-1,500,000

成交价:RMB 2,185,000

这件作品通体纹饰以釉下暗刻及釉上彩装饰而成。其中内外釉下以暗刻龙纹为地,内壁彩绘折枝石榴、柿子,外壁以折枝花卉为饰。胫部暗刻莲瓣纹一周。底部青花书“大清康熙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
康熙一朝,素三彩瓷器的烧制质量达到了历史的顶峰,在器物造型、装饰技法、图案纹样、色彩的变化上都获得了空前绝后的成就。














图片

拍品名称:清康熙 豇豆红釉暗刻团螭纹太白尊

拍品分类陶瓷>清代单色釉瓷器

创作年代:清康熙

尺寸:直径12.6cm

估价:RMB 1,000,000-2,000,000

成交价:RMB 2,185,000

豇豆红釉是康熙晚期创烧的特殊红釉品种,因烧制时偶见天然绿色苔点颇似豇豆,故而名之,为康熙一朝所独有。目前所见康熙豇豆红釉作品主要有八种,皆为文房案头清玩,俗称“八大码”,为康熙晚期著名文臣刘源所设计,督陶官臧应选精心督造,其造型皆清灵秀美,釉色娇艳宜人,在古今中外享有极高声誉。太白尊即为“八大码”之一,因形似唐代诗人李太白饮酒之酒坛而得名。《匋雅》中有云“太白尊惟康窑有之,各色具备,惟红独多。”近年来台北故宫学者结合宋元瓷器、日本竹器及木雕作品图案提出,太白尊或是置于案头,作插花之用,巧添文思。














图片

拍品名称清雍正 青花缠枝莲纹小天球瓶

创作年代清雍正

尺寸高10.2cm

估价:RMB 500,000-800,000

成交价:RMB 2,070,000

雍正御窑瓷器上承康熙,下启乾隆,但其风格既有别于前朝之粗犷大气,亦不同于后代之精工巧思,单以清新隽秀独步千古。本品即为当朝瓷作之典型代表,其既可置于案头陈设,亦适于掌中把玩,究其用途,或为案头储水文房,或插花之器。此式大样小器之作,颇受雍正皇帝所喜爱,除青花外,尚见有斗彩和单色釉作品传世。














图片

拍品名称:清乾隆 松石绿地洋彩仿掐丝珐琅缠枝宝相花纹小瓶

创作年代:清乾隆

尺寸:高13.9cm

估价:RMB 800,000-1,200,000

成交价:RMB 1,955,000

洋彩是继承珐琅彩材料和技法发展而成,其花卉多采用西洋光影绘法,花叶翻卷,富于明暗变化,借以烘托立体之层次。洋彩仿制掐丝珐琅器皿而来。以松石绿釉仿制珐琅器底色,以描金作掐丝,以洋彩作填色珐琅材料。口沿及足端描金亦为模仿珐琅器鎏金工艺。虽是瓷作,但神似铜胎珐琅器,彰显了乾隆御窑臻于化境的瓷器烧制工艺。














图片

图片

拍品名称:清雍正 内五彩樱桃纹外蓝釉茶圆一对

创作年代:清雍正

尺寸:直径10.9cm×2

估价:RMB 800,000-1,200,000

成交价:RMB 1,897,500

霁蓝釉为袭承宣德蓝釉烧制而成的高温釉,以釉色静穆而闻名,色泽幽蓝深邃如宝石,故又称“宝石蓝釉”。雍正时期霁蓝釉在前朝基础上技术更为纯熟,其色调更趋淡雅,釉质匀净平整,代表了有清一代制瓷业的最高水准,其品质为后世难以企及。雍正十三年(1735年)唐英《陶成纪事碑记》中记“仿宣窑霁青”即为此一品种。碗内壁及足底施透明釉,釉面光洁滋润。外壁通施蓝釉,釉色湛蓝深邃,宛若海蓝之宝。积釉处尤显深邃,颇具宣德霁蓝釉之遗韵。内底彩绘樱桃三颗,饶有趣味。














图片

图片

拍品名称:清康熙 青花地五彩云龙纹碗

创作年代:清康熙

尺寸:直径13.8cm

估价:RMB 500,000-800,000

成交价:RMB 1,840,000

此式云龙纹碗传世所见有三个品种,其一为青花黄彩云龙纹,其二为青花绿彩云龙纹,其三为青花五彩云龙纹。此类作品烧造工艺复杂,先于釉下以青花留白技法绘制云龙纹,施以透明釉高温烧成,再于釉上填绘以彩料二次入窑低温烧制。检索公私相较于前两者,青花五彩作品数量更为少见,如本品常被各类陶瓷书籍所引用。














图片

图片

拍品名称:清乾隆 孔雀蓝釉小荸荠瓶

拍品分类陶瓷>清代单色釉瓷器

创作年代:清乾隆

尺寸:含座高21cm;24.2cm

估价:RMB 900,000-1,500,000

成交价:RMB 1,610,000

荸荠瓶,因形似荸荠而得名,创制于清代康熙时期,因形制经典,此后历朝皆有烧制,而将荸荠瓶与孔雀蓝釉合为一体,是为乾隆御窑之创举。根据《清宫瓷器档案》所记,乾隆时孔雀蓝釉被称之为“珐翠釉”,而且自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至乾隆六十年(1795年),《清档》中均有烧制珐翠釉瓷器的记载。足见乾隆皇帝对此一釉色之偏爱。另外,《清档》又中时常将荸荠瓶称之为“太极纸垂瓶”,故而本品极有可能为档案所记交圆明园之“珐翠釉太极纸垂瓶”,如“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奴才福昌跪进:……(交圆明园)珐翠釉太极纸垂瓶成对。” 结合本品之晚期乾隆官窑款识,及甚罕的存世量,推测本品很有可能为档案所指。














图片

图片

拍品名称:明弘治 黄釉大盘

拍品分类陶瓷>明代单色釉瓷器

创作年代:明弘治

尺寸:直径21.5cm

估价:RMB 800,000-1,200,000

成交价:RMB 1,610,000

黄釉烧制技术,至弘治时期才臻于成熟,弘治黄釉器成品胎白质细,较宣德黄釉更为细润,较成化更深厚,而比正德又浅淡,为明代黄釉瓷器典范代表。同时,因这种黄釉是以浇釉的方式浇在瓷胎上,又称“浇黄”,又因为其色淡雅娇嫩,光润如鸡油,故亦称“娇黄”。














图片

图片

拍品名称:清雍正 青花矾红折枝莲纹杯一对

创作年代:清雍正

尺寸:直径8.2cm×2

估价:RMB 600,000-900,000

成交价:RMB 1,610,000

此类作品始烧于明代成化时期,一经诞生,便成为经典,为后世所追慕。至清代逐渐成为传统官窑式样,其中尤以雍正时期仿烧最为精致,最似成窑。其舒朗的画面,细腻的笔触,淡雅明快的青花呈色,一如成窑之柔美,款识亦沿袭成窑,采用方框楷书形式。雍正以后追慕之作则多落篆书款。














图片

图片

拍品名称:清雍正 青花八宝十字杵纹小镗锣洗一对

创作年代:清雍正

尺寸:直径11.3cm×2

估价:RMB 600,000-900,000

成交价:RMB 1,380,000

在清一代,宫中敬奉密宗黄教,不仅大量制作各式佛教法器,也将其绘于器物纹饰之中。金刚杵象征摧灭烦恼执念,八宝表示吉庆祥瑞,二者绘于文房用具之上,既表达了对藏传佛教的尊崇,又体现了宗教理念与文人精神的结合,实为一件既有内涵,又具品味的官窑文房佳作。颇为贴合“佛心天子”雍正皇帝的审美品位。














图片

拍品名称:清康熙 郎窑红釉小观音瓶

创作年代:清康熙

尺寸:含座高24cm;27.8cm

估价:RMB 400,000-600,000

成交价:RMB 1,207,500

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至五十一年(1712年)时任景德镇御器厂督陶官的郎廷极复烧明代永宣时期高温红釉,刘廷玑《在园杂志》中记载郎窑仿成宣之惟妙惟肖“近复郎窑为贵,紫垣中丞公开府西江时所造也。仿古暗合,与真无二,比摹成、宣釉水颜色,桔皮棕眼,款字酷肖,极难辨认。”是为“郎窑红釉”。郎红釉瓷器一经诞生,便被时人称赞。














图片

图片

拍品名称:清雍正 胭脂红釉葵口大碗

创作年代:清雍正

尺寸:直径19.5cm

估价:RMB 1,000,000-2,000,000

成交价:RMB 1,150,000

胭脂红釉是清代名贵的颜色釉,创烧于康熙晚期,以雍正制品最精,釉中含少量金,以吹釉之法施釉,入炉低温烘烤而成,釉呈胭脂红色,故称为“胭脂红釉”,又称为“金红”。因其源自于西方传入的配釉之法,故《陶成纪事碑记》称其为“西洋红色器皿”。清末陈浏《陶雅》中赞曰“胭脂红者,华贵中之佚丽者也。……匀净明艳,殆无伦比。紫晶逊其鲜妍,玫瑰无其娇丽。”
雍正胭脂红釉器以杯为多见,而碗类器物传世相对较少。观其形制不难看出,其器型当借鉴两宋时期葵口碗制作而来。《宋史·乐志》载“千官云拥,群后葵倾”,杜甫诗云“葵藿倾太阳,物性固莫夺。”借葵藿之习性来表达忠君爱国之思想。此器取四瓣葵花形,造型古朴雅致,宋风扑面而来。传世所见同类器物有青花、斗彩、白釉等品种。














图片

图片

拍品名称:清乾隆 绿彩云龙纹盖罐

创作年代:清乾隆

尺寸:含座高21cm;24.2cm

估价:RMB 900,000-1,500,000

成交价:RMB 1,092,500

在青花勾线内以一色绿彩填绘的工艺是斗彩装饰工艺中的一种,始见于明成化时期。传世有成化卷草纹瓶和云龙纹盘。清代延续这一装饰手法,其中又以云龙纹盖罐最为典型,并以此为固定模式从清康熙烧造至道光,仅形制略有变化,清宫档案中称之为“彩绿龙八宝盖罐”。此罐通体白绿相间,辅以青花勾边,简洁雅致。其纹饰的搭配充分呈现佛教与皇帝统治的结合。














图片

图片

拍品名称:清乾隆 青花穿花螭龙纹丰肩小梅瓶

创作年代:清乾隆

尺寸:高14.5cm

估价:RMB 250,000-350,000

成交价:RMB 1,092,500

梅瓶是中国瓷器瓶形中最为经典的一种,清人许之衡《饮流斋说瓷》载“梅瓶口细而颈短,肩极宽博,至胫稍狭,抵于足微丰,口径之小仅与梅之瘦骨相称,故名梅瓶。”其最初作酒器使用,其后逐渐成为陈设用瓷。乾隆皇帝一生对梅瓶钟爱有加,《各作成做活计清档》中曾多次出现关于烧制梅瓶的记载。此时御窑厂不仅好仿制明式梅瓶,亦时常有创新之举。














图片

图片

拍品名称:清雍正 青花卷草纹小瓶

创作年代:清雍正

尺寸:高12cm

估价:RMB 400,000-600,000

成交价:RMB 1,092,500

这件从装饰风格及题材不难看出,其当为追慕明代作品而来。如腹部所饰卷草纹于明代永宣时期常以边饰或主题纹饰出现于御窑瓷器中,如故宫博物院所藏明宣德青花蔓草纹渣斗,主题纹饰即为题材之初本。














图片

图片

图片

拍品名称:清雍正 白釉菊瓣盘

创作年代:清雍正

尺寸:直径16cm

估价:RMB 600,000-900,000

成交价:RMB 862,500

菊瓣盘是清代雍正御窑名贵品种,也是雍正朝极具特色的艺术品。造型取材自宋代漆器,宋人对菊花的喜爱有着品格上的暗喻,菊花的淡泊与孤傲,无疑也是仰慕宋风的雍正所珍视。雍正皇帝本人更是对菊花喜爱有加,如故宫博物院所藏《雍正行乐图》册页中有一幅雍正皇帝穿着汉服扮陶渊明东篱赏菊的图画,可见其对菊花的喜爱之深。这种喜爱在宫廷器物的制作中也可见端倪。
据《清档·雍正记事杂录》记载,雍正十一年(1733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内务府总管年希尧家人郑天赐送呈各色菊花式盘十二色,内每色一件。司库常保、首领太监萨木哈呈览。奉旨:着交与烧造磁器处,照此样每式烧造四十件。”足见雍正皇帝对于此种作品的喜爱之情。














图片

图片

拍品名称:清雍正 斗彩团龙纹罐

创作年代:清雍正

尺寸:高18.5cm

估价:RMB 300,000-500,000

成交价:RMB 805,000

斗彩创烧于明代宣德时期,盛行于成化,至清康、雍、乾时期均有追慕成窑作品存世,其中又以雍正斗彩制作最精。故有斗彩“明看成化,清看雍正”之美誉。雍正斗彩师古而不泥古,诚如此件作品当由成窑斗彩团花纹天字罐化裁而来。并结合本朝所流行之八宝吉祥纹样制作而成。其团龙装饰之设计应借鉴于成化时期的斗彩团龙纹大碗。如景德镇御窑厂出土所见成化斗彩团龙大碗,其虽为翼龙装饰,然其纹饰布局和四色龙纹设计与本品颇似,应存在借鉴关系。














图片

图片

拍品名称:清雍正 青花八卦云鹤纹碗

创作年代:清雍正

尺寸:直径14cm

估价:RMB 300,000-500,000

成交价:RMB 690,000

八卦云鹤组合作为官窑瓷器装饰纹样,肇始于道教盛行的明代嘉靖时期,自此即成为官窑经典纹饰流传后世。清代御窑继承前朝传统,习惯将八卦云鹤纹以青花绘制于碗上,并加以化裁,使其成为清代传统官窑定式,自康熙至宣统历朝均有烧制,而且细节之处略有变化。如乾隆及以后所绘仙鹤丹顶更为突出,鸟喙少有张合变化。嘉道以后仙鹤多呈对视状,头部少有上昂之势。














图片

拍品名称:清道光 柠檬黄釉小盘一对

创作年代:清道光

尺寸:直径8.7cm×2

估价:RMB 350,000-550,000

成交价:RMB 690,000

柠檬黄釉是创烧于雍正时期的黄釉新品种,使用西洋传入的氧化锑为呈色剂,烧成的黄釉色彩娇嫩,釉层呈乳浊状,显得柔和温润,娇俏可人,色如柠檬,故称柠檬黄釉。清代文献称之为“西洋黄”、“洋黄”。柠檬黄釉以雍乾时期烧造最盛,此后数量逐渐减少。“慎德堂”款瓷器是道光帝在圆明园之中的御用瓷器,是道光皇帝亲自授意烧制,其品质和等级之高,不言而喻。陈浏在《陶雅》中赞曰:“慎德堂为道光窑中无上上品,足以媲美雍正。质地之白,彩画之精,正在伯仲间。”














图片

拍品名称:清康熙 素三彩花蝶暗刻云龙纹碗

创作年代:清康熙

尺寸:直径15cm

估价:RMB 450,000-650,000

成交价:RMB 632,500

此式素三彩碗烧制工艺极为复杂,需先于外壁刻划图案,内壁施透明釉,入窑高温烧制,烧成以后再于外壁刻划图案之上描绘花蝶纹。描绘时以黑彩勾勒纹饰轮廓,内部再填以黄、绿、紫色等诸彩,故填彩偶有出格,亦是本类碗特征之一。施彩之后,再于彩上施素三彩器所特有的低温白釉,最后入窑低温烘烧而成,其釉色略闪黄,并有乳浊感,俗称“密淋釉”。














图片

图片

拍品名称:清乾隆 粉青釉小僧帽壶

创作年代:清乾隆

尺寸:高10cm

估价:RMB 300,000-500,000

成交价:RMB 632,500

僧帽壶因壶口形似僧帽而得名,为藏族佛教用器,多由金属制作。瓷僧帽壶始烧于元代,明永乐、宣德年间因汉、藏文化交流频密,景德镇御器厂曾烧制大量僧帽壶用以对蒙藏上层进行赏赉,多以甜白釉和红釉为主。因其形制经典,备受后世清廷喜爱,自康熙始便开始仿制。雍乾时期,由于皇帝对藏传佛教的崇信及与蒙藏互动的需要,瓷制僧帽壶又盛行一时。乾隆皇帝更是对此式作品钟爱不已。据《清档》记载,乾隆四年(1739年)九、十月间,及乾隆五年(1740年)正月至二月,乾隆帝命为霁红僧帽壶配紫檀木座两次;乾隆七年(1742年)十一月,为填白暗花僧帽壶配花梨木座;乾隆十年(1745年)三月,命内务府造办处制霁红僧帽壶木样,发往景德镇烧配瓷盖等诸多史事。与此同时,乾隆皇帝曾多次下令烧制青花、霁红、霁青、填白等不同装饰的僧帽壶。














图片

图片

拍品名称清康熙 乌金釉油槌瓶

创作年代清康熙

尺寸:含座高40cm;46.5cm

估价:RMB 300,000-500,000

成交价:RMB 483,000

油槌瓶创烧于清代康熙时期,因形似榨油作坊用的油槌,故名。油槌瓶与锥把瓶造型相近,也易混淆。但其不同之处为油槌瓶颈部更细长,且上下粗细基本一致,腹部浑圆似球体。乌金釉亦称“铁黑釉”,因釉料主要取自景德镇附近所产的乌金土而得名。















图片

拍品名称清嘉庆 黄地洋彩折枝莲开光御题诗文花口茶盘

创作年代:清嘉庆

尺寸:长15.8cm

估价:RMB 400,000-600,000

成交价:RMB 483,000

嘉庆时期瓷器承袭乾隆艺术风格,纹饰也多采用传统寓意吉庆的图案,绘制技法工笔多于写意。本品即为充分延续乾隆瓷器高超技艺的精品之作。
清代君主尤好茗茶,各式茶具应运而出,故清宫御用茶具式样丰富、制作精良,在御用器皿中享有尊贵的地位,等级之高非同一般。本品为嘉庆朝御窑名作,传世所见同类器尚有绿地和胭脂紫地等。据传世资料可知,其当有茶杯、茶壶与之配套。所题御制诗出自《清仁宗御制诗初集》卷十五,作于嘉庆二年(1797年)十月。














图片

图片

拍品名称:清康熙 红釉大碗

创作年代:清康熙

尺寸:直径22.5cm

估价:RMB 300,000-500,000

成交价:RMB 460,000

骰子碗为宣德朝新创制式,因其器型与重量不宜作为饮食器皿,或为宫中掷骰所用“骰碗”,故名。本品从形制不难看出,其应追慕宣窑青花骰子碗并略加化裁而来。康熙红釉亦为郎廷极仿制宣德红釉所创,并衍生出郎窑红、豇豆红等品种。














图片

图片

图片

拍品名称:明晚期 朱君辅制德化窑白釉持卷观音像

创作年代:明晚期

尺寸:含座高24.3cm;27.5cm

估价:RMB 300,000-500,000

成交价:RMB 460,000

德化窑位于福建德化县,宋元时已烧制青、白瓷,明代达到高峰,是当时知名窑口之一,以白瓷著称,胎釉浑然一体,光润如白玉,被称为“猪油白”、“葱根白”、“建白”、“中国白”等,为当时中国白瓷的代表作品。清人蓝浦在《景德镇陶录》中评价德化窑,“自明烧造,本泉州府德化县……称白瓷,颇滋润,但体极厚,间有薄者,惟佛像殊佳。”《福建通志》和《泉州府志》亦称其为“善塑瓷像,为僧伽、大士,天下共宝之。”
明代时期,德化瓷塑大师辈出,其中以何朝宗最为著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