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猴子下山》观课后感——兼谈“随文识字”

 新用户75266912 2023-07-18 发布于重庆

学校的青年教师赛课活动落下帷幕,重点听了三节低段的语文课。

这次一年级念念老师执教的《小猴子下山》,和其他两节二年级的课一样,课型都属于低年级的识字课,采取的识字方法都是随课文分散识字,简称随文识字。这种识字方法是斯霞老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吸取语文传统教法的精华,推陈出新,总结出来的。

随课文分散识字,其着眼点在于与语境的有机结合,具体来说基本的原则就是“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相比于集中识字,从课堂操作来看,既要识字又要读文,随文识字稍微要烦琐一些。但事实证明,这种结合词句等内容开展的识字教学,学习的过程有趣,记忆效果比较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也在教学中反反复复得到了验证。

从随文识字的角度来看,《小猴子下山》的教学是基本符合其教学原则的,具体体现在以下三点:

01

从文本中来  回文本中去

随文识字,要把教的字放在具体语境中教授,即通过课文带出生字,以使儿童把识字的任务结合到阅读课文中去,学一个字就落实一个字。特别对于本身不能独立成词的字、含义抽象的字以及多音字,必须结合词、句等内容进行教学,才能使儿童正确地理解和掌握。在这一点上,老师基本做到了生字的呈现,是自然而然从语境中提出来的,生字的教学是紧扣文本的。

比如学习“扛”,学生读了句子后,老师引出“扛”字,引导学生结合小猴子的身体特点做“扛玉米”的动作,看图拓展说“扛大米”“扛木头”,并与“拿”这个动作区别,从而理解了“扛”的意思。

对于含义深刻的词,或是虚词等,更要联系句子联系课文,在理解中、运用中来识记。

随文识字中,应当依托文本,生字从文本中来,识记后又回到文本中去,读一读,通过多次读课文来巩固生字。切忌脱离文本,完全由老师的话来带出生字。

02

识字方法灵活多样

汉字是音、形、义的统一体,教学中要注意三者有机结合,又要根据每个字的具体特点,和儿童的认知水平有所侧重。有的字重点放在正音,有的字重点放在字形分析,有的字重点放在讲解字义,灵活运用。

比如,“玉米结得又大又多”的“结”,其侧重点就放在读音上,让孩子用上“结”仿照说话,如“苹果树上结苹果”“南瓜藤上结南瓜”等,学生在运用中强化“结”的正确读音。

比如“满”字的教学,老师把重点放在理解字义上,具体采用的方法就是通过观察比较两幅桃树的片,理解什么是“满”,并看图说“满天的星星”“满地的树叶”“水满了”,在运用中进一步理解“满”的意思。

比如“掰”字的教学,因为这个字的字形和字义本身密切相关,老师就把重点放在字形和字义上,并通过调动学生生活经验,通过做动作来理解“掰”。老师抓住了不同汉字需要突破的重难点,处理得比较好。

备课时,老师一定要知道每个生字在文本的什么地方,更要从字音、字形、字义上研究每一个字的重难点是什么,然后采取相应的方法突破识记这个字的重难点,方才有利于掌握生字。

03

识字与培养阅读能力融合

虽然说识字教学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但培养学生初步的阅读能力,也是不可忽略的。如何把识字教学与阅读教学有机融合起来?念念老师在这一点上也做了一些努力。

比如,老师把识字教学与提取文本信息结合了起来,一边读文,一边提取关键信息,勾画出小猴子来到什么地方,看到什么,怎么做的。

识字教学还要与语言训练、语言积累有机结合,比如可以让学生仿照 “满树的桃子又大又红” “满地的西瓜又大又圆”来形容其他事物,既理解、运用和巩固了“满”,又积累了句式。

听了三节识字课,大家都感叹现在的年轻教师起点高,素质好。在和念念老师共事的这一年里,作为同事,我们看到了她既要完成繁重教育教学工作又要完成学院任务的不容易,更是看到了她在这不容易中的不懈努力,坚韧勇敢,和获得的成长。我想,这份成长,就是给年轻教师最有意义的回馈吧。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