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怎样排出体内的病邪?(附语音)

 妙音禅韵 2023-07-18 发布于江苏

【本篇是:彭博士讲《黄帝内经》系列(附语音)-精华篇-之八百四十一。(更多精彩内容持续更新中……)】

“夫邪氣之客於身也,以勝相加,至其所生而愈,至其所不勝而甚,至於所生而持,自得其位而起。必先定五臟之脈,乃可言間甚之時,死生之期也。”——《黃帝內經·臟氣法時論》


(接前文)咱们学《黄帝内经》最关键的就是记住一个原则,治疗要因势利导。比如说肺热,只用苦寒不行,你得把肺热宣发出来。比如寒在身体里边,它是往里凝,往里凝的话,这种情况下,咱能让寒在到身体内脏,肯定不行,你得散寒,风流于表面呢,你得散风。湿性粘滞下沉,湿气都往下走,这时候你应该利湿,从小便甚至从大便把湿排出来,还有一些湿在身体表面,你用汗法或者是用散法宣发出来,通过体表给他走,这都是因势利导。

无论是风寒暑湿燥火还是内脏的各种杂病,只要遇到情况之后,要是能给他解到表就解到表,能给他通过大小便排就通过大小便排,古人还有吐法,但是吐法现在很少用,也有的患者咨询,说彭博士你能不能给我开点药让我吐,其实这种情况很少,如果是经常反胃也对身体不好,除张子和之后,用吐法的医家就没有那么多,我们大多数就是让疾病往外走的方式,都是用汗法,包括把这些病散到皮肤上来,有的人散到皮肤上来,他是有点表证,就像感冒发烧或者有点出汗,或者有点鼻塞,骨节疼痛这种情况,他有有点像表证,实际上它是内在的病往外走,这时候用这些解表药给他一解这个寒气就出来了。

还有的人是身体里边的一些问题是通过大小便往外排,有的人在吃中药的时候,小便特别特别的黄,而且味特别大,这说明什么?(请关注微信:pengxinboshi)就是把这些浊气得排出来,通过小便往外排,还有人一吃中药之后就腹泻,有人的人一吃之后就大便,他就拉出来的就是特别黑,特别黏腻,把身体里的病邪就给排出来了,但是通过中药帮助身体恢复正气之后往外排,这种情况虽然也是腹泻药但是他拉完了之后身体很轻松,他不会说拉完大便之后感觉身体虚弱,这就是区别身体正气恢复还是邪气当盛的一种表现,总而言之,用《黄帝内经》的话讲就是“苍天之气,如风之吹云”,就是我们把患者身体治好。

这种情况下,患者的感觉就是神清气爽,特别舒适,同时邪气也往外排,有的人一发汗之后,感觉浑身轻松了,有的人大便之后,感觉整个人都清爽了,这说明就是把这些邪气排出去之后,身体就正气恢复之后,阴阳调和,元气能够升清降浊,中气斡旋,人就感觉大脑清爽,眼睛也亮了,浑身也有力气了,感觉很轻盈,动作很敏捷,这实际就是中医的这样一个思路的,把病邪排出去的效果。这其实就是《黄帝内经》我们之前讲的“邪气之客于身也,以胜相加”,也就是说邪气侵袭身体的时候是以胜相加的,但是咱们身体往外排的话,是“自得其位而起”,或者是“至其所生而愈”,就是通过元气的恢复,把这些病邪排出去了就治好了。

最后一句话是“必先定五脏之脉,乃可言间甚之时,死生之期也”。也就是说根据五脏的平脉,定五脏之脉,就是五脏的脉象,比如春弦、夏钩、秋毛、冬石,这就是五脏的脉象,脾脉是缓脉,也就是说五脏的平脉,根据平脉的情况,可以推断患者的身体状况是什么时候病症重,什么时候病症轻,推断患者的病情轻重的时间以及预判患者的死生日期,也就是说什么时候有危重的情况,什么时候病情能好转,根据这个情况来判断,所以到最后还通过脉来定,这就是整段话的含义。(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