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时间计划第5波---45直热管前级制作

 MXJ45A 2023-07-18 发布于湖北

本文摘自胆艺轩论坛ECC32老师的贴子,是32殷老师最新力作,以下为全文:

缘起:用直热管制作的前级,以声音鲜活、细节丰富、音乐性好深受发烧友的喜爱,后学也是心思思的。但是它的设计、制作难度较高,多年前后学也尝试过单级26管牛入牛出、使用WE20A供电的前级,造访过多位使用类似线路的301、WE101D管子前级的用家。始终觉得这类前级不够全面,它在播放人声、小提琴独奏等题材时音色优美绝伦,然播放交响乐等大动态题材时音场刻画、力道往往力有不逮。

方案:直热管+变压器前级还受制于音频变压器的素质,灯丝噪声处理也是个需要克服的困难,单级放大器不够全面,多级又牵涉各级增益设计、是否用负反馈等等问题。为此这几年也一直在断断续续的进行试验和学习。其中包括请教天津的WTONG兄、佛山雀仔老吴、北京P61兄等一众高手,实际试验过如:6J7阻容耦合KT88(T)+变压器前级、D3a直耦2A3+变压器前级、6SC7(相当于6SL7共阴极的双三极管)直耦2A3+变压器、6J5+变压器-2A3+变压器前级。还试验过AN M10放大线路(1/2ECC82+电容耦合+1/2 6463+变压器)、但没有使用稳压电源。而采用CLCLC供电的前级。

图片

图片

下图是KT88(T)变压器输出前级

图片

AN M10放大线路的小变压器前级

图片

2019年,后学造访了我心目中论坛电路技术第一人的4344老师,两人深入讨论了直热前级的电路模式、电源方式等问题,参考日本《管球王国》资料、提出了两个电路方案:三级放大、施加较浅负反馈,两级放大、视情况加或不加负反馈,。电源采用CLCLC方式,输入输出设计了RCA和XLR两种。直热管灯丝电源采用成都L兄开发的模拟滤波模块供电。回来以后,先是在原6J7+KT88前级的机壳里进行了初步试验。并设计制作了正式机壳。机壳采用了箱式机壳,加强了屏蔽、防振动措施。

图片

2020年初,新冠大疫来临,正好在家闭门大折腾,先是试验了三级放大(EF86(T)+ECC88SRPP+45

),发现开环增益过高,必须加入较深负反馈才能确保增益合适及失真度,如此一来又没了直热管鲜活、洒脱的声音特点。随后开始两级放大(EF86(T)直耦45)试验。考虑第一级管子使用EF86(T)是考虑它的音乐性非常好、三极管接法线性非常好,且增益适中(理论上40倍左右);第二级管子用45,是考虑我家从前级到后级的信号线很长(8米),用输出能力强的小功率管有它的优势(如MFA前级的输出管6DN7也是一个中μ管+小功率管)。这个放大电路非常简单,但前级一如《前置放大器发展史》一文指出:它绝对不是电路正确就可以出好声的东西!研究制作前级的人必须具有执拗、能够不断自我反省的特质。前级对元件、线材、焊锡、接插件等周边物件非常敏感,针对此项进行了大量试验,心得是:不能一味的相信古董元件,也不必追求HIFI性强的元件,在机器基本指标测试合格后,应根据个人系统和听感大胆设想、小心求证(电容可利用电桥对其D值测试、参考)。是否加负反馈、加多大更是进行了大量的试听试验。我的体会是针对直热管变压器前级,最好不加负反馈,加了负反馈之后容易出现相移、听感呆板的声音特征。这就需要在电路设计、增益分配阶段就充分考虑,如果能用软件模拟分析或搭实验电路实测。不用稳压电源而使用CLCLC滤波方式也是针对直热管的特点确定的。一般串联式稳压电源都是深度负反馈的取样、比较、放大器,这与直热管的鲜活、洒脱的声音特点相抵触。我们折腾了半天,用音响系统听“罐头音乐”时,不就是为了追求一股子现场音乐会的“活力”吗?!调整工作断断续续进行了一年左右。最终确定的电路如图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最后,感谢机器制作过程中给与支持和帮助的朋友们,敬一起玩过的各位大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