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练笔撷萃】英雄(马春涵同学)

 新用户8357TuwT 2023-07-18 发布于河南

【编者按】同学们学完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的《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后都深受感动,我们便借鉴2015年北京高考作文题目《假如我和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布置了一个小练笔。同学们以课文为素材,发挥想象,写出了很多感人的小文章,我们将在这里和大家陆续分享。

英雄
高二(2)班  马春涵

秋风习习,慵懒的阳光落在庭院里的泡桐树上,我躺在摇椅上,伴着磕磕绊绊的琵琶声,静静地看着报纸。

“奶奶,你在看什么呀?”稚嫩的声音传来。我回过头,是刚弹完琵琶的孙女,抱着她梦寐以求的琵琶。“囡囡啊,我在看劳动日报呀。”“那他是谁呀?”孙女指了指报纸左侧标题下的黑白图片。“他呀,是拯救咱们兰考县的人啊,他叫焦裕禄。”孙女歪了歪头,先是盯着焦裕禄的图片看了一会儿,又抬起头来看向我:“奶奶,为啥说他拯救了兰考县啊?”我笑了两声,把她抱到了腿上,和着泡桐树叶被微风吹出的沙沙声,晃起了摇椅。“这呀,还得从好几十年前说起......”

1962年的冬天,那时我刚七八岁。北风嗖嗖地刮着,雪花白了乡亲们的头,我和娘穿着夹袄躲在站台屋檐下,有的乡亲抢不到能遮风避雪的地方,干脆就蹲在积雪凝冰的月台上瑟瑟发抖。“呜——”这时火车鸣笛着进站,人们一拥而上,娘也拖拽着我向前跑着,大家都哭嚎着叫喊着,行李被挤得散落一地......最后因为人太多、行李太多、逃离的愿望太多,我和娘还是被留在了兰考。

在之后等火车的日子里,乡亲们总是能在田间地头看见一个穿着满是补丁的棉袄的人,他一路走,一路和同行的人谈论。后来才知道,他是新来的县委书记——焦裕禄。当时我就想:这新来的干部还真是奇怪,不像之前的那样大张旗鼓地介绍,反而是先下到地里干活去了。

听说为了搞清楚盐碱地是如何形成的,焦裕禄自己用嘴品尝盐碱区的土,找大学生帮忙做分析,最后从农民和知青那里得知:有一种名为泡桐的树,耐盐碱,干旱时还可以散发水分,洪涝时又能吸收水分,还可以防风治沙。经过全面考察,焦裕禄带着我们,在内涝多的地方兴修水利,在盐碱地上种泡桐。一点儿一点儿地为解决三害努力着。

我望向院子里的泡桐,长长地叹出了一口气:“但可惜,焦裕禄最后没能看到大功告成的那天......”“啊?怎么这样......那之后怎么样了呢?”孙女皱着眉头焦急地问着我。“哈哈,囡囡,你看看现在的生活,就知道当然成功了啊。三年之后,我们按照焦裕禄定下的计划,终于解决了三害。”

我又看向孙女怀中抱着的琵琶,“几十年以后,当初种下的泡桐成了木材,做成了音质优异的乐器,兰考诞生了乐器厂,用泡桐制作的民族乐器成了当时的扶贫产业。你的琵琶说不定就是兰考泡桐做的咧!”孙女听了我这话又将怀中的琵琶抱紧了一些,激动地看着我:“这么说,焦裕禄应该是咱们的英雄呀!”

我微微愣了一下,又望向院中的那颗泡桐树:“是啊,他是咱们的英雄。咱们现在美好生活的每一天,都有英雄和我们一起度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