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父母的松驰感能拯救一个不开心的孩子

 普却信的人生 2023-07-18 发布于广东

都说父母的情绪里藏着孩子的未来。

教育,不能太紧绷,也不用太过用力。

很多时候,父母越松弛,孩子越优秀。

你的孩子不开心、叛逆、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致,问一问自己:是不是你用力过猛了?

一、父母越用力,孩子越紧绷

书店里育儿书籍满天飞,各种平台上育儿话题繁多。而我看到的,只是焦虑。

最近有一个讨论度较高的成年人情绪问题叫“述情障碍”。

具体表现是对越亲近的人越难好好说话,即使是关心呈现岀来的也是指责。

比如人家摔了一跤,明明需要的是安慰吧,他脱口而出的却是:你怎么这么不小心?

他的生活中充满了愤怒,一点就炸,而且爆点非常多。

我常常在想,他们愤怒的源头来自于哪里呢?有一种是家族遗传,他继承了家庭的父母相处模式。

有一种恰恰是更隐蔽的所谓的爱——过度的关心和担忧,也就是来自稳定陪伴者的焦虑。

这种焦虑的背后代表的是信任感的缺失。

我们不相信孩子能学会自我管理和自律,我们不相信孩子能够掌控他们的人生。

我们更担心,孩子不够优秀,都是因为我们没有做到最好。

但是,我们忘记了,我们的焦虑,很多时候会伤害到孩子。

长期不被信任和被怀疑会导致严重的自卑和内耗,而这种负面情绪积累日久,就会呈现出攻击性的愤怒和转移。

在现实生活中,孩子往往成为了父母情绪的容器,接住了父母的负面情绪。

孩子找不到更好的处理情绪的方法,他们就只能像一只受伤的刺猬那样,将自己蜷缩起来,以此换得一丝安全感。

成年之后,刺支棱起来,又不知道如何合理的表达,于是形成了“述情障碍”。

反过来,如果我们信任孩子强大而坚韧的生命力,信任亲密关系中所蕴涵的积极能量,信任爱与游戏所提供的自然疗愈效果,那么,我们将不再因孩子而担心和焦虑。

二、人生是一场马拉松,松驰下来才能开挂

美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劳伦斯·科恩博士曾提出过一个著名的“蓄杯理论”。

他说,每个孩子生来都会带着一个杯子,父母的责任就是要不断地向里面填满爱与亲密,当孩子的杯子被填满时,他一定是快乐的、安静的、乐于合作的。

松弛,是一种习得的能力,是一种积极的心态,更是一种智慧的教育。

而孩子,唯有放松下来,才能坦然面对未来的坎坷,勇敢扛起生活的风雨,也才能拥有更加开挂的人生。

人的自控力是有限的,某一个阶段过分透支,会造成空虚、倦怠和无力感。

张驰有度,在自己的节奏里自我驱动,才能走得更远;才能拥有在任何环境下处变不惊、幸福自恰的生活态度。

三、怎样养出一个有松驰感的孩子

1.保持边界,课题分离

在亲子关系中有一种“假民主”,父母会在某些事情上征求孩子的意见,孩子一旦说出来之后,又全盘否定,没有妥协和退让的空间。

随着孩子慢慢长大,我们要为孩子设立物理边界和心理边界,给他们一个空间,让他们能够按照自己的喜好,做出选择。

在那些无关宏旨的生活小事上让渡一些权力,让他们感觉到被尊重和被信任,让情绪流动起来,才是健康的亲子关系。

父母需要做的就是课题分离,哪些是孩子必须自己面对的,哪些表面跟孩子有关本质上是自己的课题。

2.拒绝对比,发掘优点

有些人执着于生活细节,其实任何人拿着放大镜走近去看,都不可能完美无瑕疵。

而行走江湖,大家都是靠自己的优势和长处生存的。擅长用剑的绝不会用刀,连石猴都知道要找一件称手的兵器。

所以无须比较,发现孩子天赋的优长,把它磨到闪闪发光,就足以行走于世了。

那些无关痛痒的生活小节,是个人喜好,也可能是阶段性的。比如一个女孩子,爱美的天性,总有一天会觉醒的。

3.降低期待,放缓心态

非要对比一下的话,如今这个时代,有一个无病无灾无卡债不啃老的孩子,父母已经赢麻了。

所以呢,培养孩子的目标:身心健康、自食其力、良好的亲子关系。已经很ok了。

对于人生四十的我们来说,早一年晚一年那又怎样?不如认真地问问自己:我比上一年有哪些切实的进步?

4.好好说话,好好吵架

每个父母都渴望能和孩子建立顺畅的沟通渠道,听到孩子心中所想。

吵架,是所有关系也是亲子沟通中的重要一课。

好的争吵是建设性的。在吵架中还能保持冷静的孩子更能轻松应对外界的意见和分歧。

孩子的教育中,折射着父母的人生态度和育儿智慧。

一句话:有松弛感的父母才能培养出松弛自律幸福的孩子。

与大家共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