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沛县丧葬风俗(2-2):纸扎、祭奠、出老殡

 金华303 2023-07-18 发布于山东

五 纸 扎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人死了,他的灵魂就进入了另一个世界,即由阳间到了阴间。

而阴间和阳间一样,也有衣食住行,也有生意往来,也有人情交际,也有吃喝玩乐,因而活着的人应给逝去的人备足日常生活所需要的物品,以表达孝心和亲情。

办丧事时的各种纸扎就是人们这种心情的表达。

沛县丧葬风俗(2-2):纸扎、祭奠、出老殡

▲纸扎

纸扎,本地老百姓叫做“社号”。

旧式的纸扎比较简单,除大幡、小幡之外,多为轿、马,这是出行的工具,附带还有数个人物,是抬轿的(俗称轿腿子)、牵马的。

近年来,随着经济生活的日益富裕,纸扎也迅速扩张起来。出行工具除仍有旧式的轿、马外,又增加了轿车,轿车内还有专职的“司机”。

其它生活用品几乎应有尽有,大的有楼阁、庭院,非常壮观,楼阁是按现代生活的标准设计的。

室内有沙发、席梦思床、衣柜、写字台、电视机等等,小的则有手机、麻将等等,俨然是阴间的人也用上了电,也过上了现代化的生活。

此类纸扎的原料,内是芦苇,外是纸张,成本很低,但却花费了扎纸匠的工夫,也激发了他们的智慧,更使他们赚足了钱。

有的人家为表示自己的真诚,想到什么就扎什么,不惜花费七八百,甚至成千元,结果也是在安葬时付之一炬。

人们认为,烧了也就到了阴间。其实如果不烧,人们又将如何面对这些东西?

说到底这都是一种习俗,一种传统观念的反映,其实大多数人最相信的倒是那句俗语“这都是活人的眼目”,意即这都是表达活着的人的心情的,都是做给活人看的。

这句俗语是地道的实话。

沛县丧葬风俗(2-2):纸扎、祭奠、出老殡

▲花圈

在所有的纸扎中,花圈应该算是一个比较突出的新事物。

固然,花圈在城市中早已存在,但在农村中,千百年来也没有人用过它,只是在近些年才走进办丧事的人家。

而一旦被使用,就有了迅速普及的结果。凡扎纸匠人都有了扎花圈的业务,村镇街面上,也有了多个花圈店。

老年人去世,不仅儿子、女儿敬献花圈,侄女、孙女也献花圈,如果是有点地位或社会交往广泛的,花圈更多。

我们常常看到,出殡当天,丧家院里院外,各式各样的花圈成排成片,也从一个方面展示着这个家庭在当地的影响和地位。

当然,这些花圈的大多数在安葬的同时一把火烧掉了,只留少数几个安放在坟头之上,在空旷的原野里十分醒目,经过一年半载的日晒雨淋之后,才渐渐消失。

在所有的纸质冥器中,纸钱应该算是最基本的一项。

论长远,不知使用了几千年;论广泛,不管是穷人、富人,不管是丧事还是平时的祭奠,都少不了要烧纸钱。

过去人们只是把切成豆腐方的箔块买来,一张张地折叠起来或用线穿成串,现在则是花样翻新,形式多样。

商家出卖的,除了有成方的,还有成卷的,有成串的,还有剪成各种花样的。

更有模仿真正的钱币,用机器印制的,上写着“天国银行发行”和巨大的面值,对抚慰活人的心理其效果似乎更佳。

沛县丧葬风俗(2-2):纸扎、祭奠、出老殡

六 挽 幛

对于逝者,前来吊唁的亲友献上一幅挽幛,这是中华民族一项优良的传统习俗。

所谓挽幛,就是写有挽辞的幛子。挽辞表达了吊唁者对逝者的崇敬、哀思之情或高度评价,也是对后人的一种激励,这是一种典雅而有意义的做法。

为了显示庄重,人们把挽辞写在布或绸缎上,就成了挽幛。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这种做法渐渐失去了内容而只留下形式。

由于经济上的穷困艰难,丧家往往不再注重挽辞而只看重承载挽辞的布匹,丧事过后,逝者的儿子就要对这些布匹加以分割,有时还会因此闹出纠纷。

而对于吊唁者而言,也由于经济上的艰难,往往也只是扯上一块一般的布作为幛子,写上挽辞和吊唁者的姓名,挂在丧家早已准备好的绳子上。


对于挽辞,人们也不再考究,只写上惯用的“西赴瑶池”、“驾鹤西游”、“德配孟母”之类也就满意了,只是对于落款才是十分在意的,吊唁者的这一举动就叫“挂幛子”。

花上10多元钱、20多元钱挂一幅幛子,在前些年还很普遍,但近年来,幛子的质地在迅速升级。

人们已认为一块布实在有些寒碜,于是改用毛毯、毛巾被。现在用太空棉被的则更多了,这种被子都有透明的包装袋,虽然体积大但重量轻,便于携带,外观也更好看。

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在丧家的礼簿前,拿这种被子作幛子的往往排成长队,等待礼簿的签收。然而,挽幛的本来含义却失去得更多了。

沛县丧葬风俗(2-2):纸扎、祭奠、出老殡

七 孝 服

在农村的丧葬文化中,孝服的格式可以说是最为讲究和严格的。

穿孝的人是逝者的儿子,还是侄子、孙子、重孙子,还是闺女婿、孙女婿,都可以从孝服上一眼就能看得出来,这是古代宗法制度最完整的遗存,直到今天仍然如此。

对于孝服的具体格式,我们无须罗列,只对涉及孝服的一些变化作些介绍。

沛县丧葬风俗(2-2):纸扎、祭奠、出老殡

▲破孝衣

“破孝”(注:丧家将孝衣发给应该穿孝衣的人。其中有着许多的讲究)要用白布,家族大了,亲戚多了,用量也是可观的,因此,过去经济较贫困的家庭,在用布上就需要掂量。

比如质量的好差,孝衣的大小,都决定了花钱的多少,有些人家就宁愿选择花钱少的,从而给人们留下背后议论和谴责的口实。

特别是孝袍子、孝褂子之类,布幅较大,事后还可以用来做衣服,一旦该得的而没有得到,还往往会造成矛盾或纠纷。

而现在,人们经济宽裕了,谁也不在孝衣的用布上精打细算了,丧家甚至还要质量尽量好、幅度尽量大的,过去属可给可不给的,现在都尽量给了,所以现在的丧事往往是穿孝衣的人白茫茫一大片,显得十分壮观。

而穿过之后的这些孝衣也没有人看重了,既不用它做被里,也不用它做袄里,更不用它填鞋底,常常只做抹布用了。

对一般客人,有的丧家感到仅仅给一块白布太寒碜,从而用成品的毛巾代替,这种现象很可能会成为将来的发展趋势。

沛县丧葬风俗(2-2):纸扎、祭奠、出老殡

▲穿孝服者

孝服的另一变化是:过去,逝者主要的后辈人都要穿白鞋,即将脚上穿的鞋子用白布包缝起来,叫做“护鞋”。

儿子要穿三年,其他人依关系不同而定。

现在,一方面由于人们不再穿旧时那种手工缝制的布鞋,而多是穿着皮鞋或其他成品鞋,无法给这样的鞋缝上白布,另一方面,年青人大多在外面工作,穿着包有白布的鞋子在社会上奔走也不雅观,所以长时间脚穿孝鞋的现象也在消失。

而在办丧事的时间,人们往往采取变通的方法,不管脚上穿的是什么鞋子,用一块白布全包起来,在脚脖上系住,丧事一旦过去,就将白布取下、丢掉,有的人干脆买一双白色的运动鞋穿上,问题也能得到解决。

孝服的再一个变化是臂戴黑纱。黑纱上有的写有白色的“孝”字,有的则不写字,也完全可以表达对逝者的哀思,这种上层社会的做法,在现在的农村中也偶有出现,笔者倒认为这应是改革的一个方向。

八 祭 拜

祭拜是农村传统丧葬文化的又一项重要内容。由于祭拜者与逝者的关系不同,祭拜的形式也多种多样,但基本上都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作揖,二是叩首,三是哭泣。

沛县丧葬风俗(2-2):纸扎、祭奠、出老殡

▲祭拜

男性旧式的祭拜方式,最简单的是,走到灵桌前,右手抬至眼睛上方,口中“大叔”、“二老爷”的连叫三声,算是哭泣,然后跪下叩一个头,这一般是关系最疏远的人的做法。

第二种是“四个大头”,即跪地叩四个头,并于跪前和起身后分别作一个揖;

第三种是“三揖九叩”,先后共叩九个头,作三个揖,中间至灵桌上香一次;第四种是“二十四拜”,先后共叩二十四个头,而且位置不断变换,程式十分复杂,要求十分严格。

做这种祭拜时,往往会有里三层外三层的人围着观看,只要偶有差错,就会招到人们的嘲笑,因而礼拜者动作缓慢,谨慎小心。

行二十四拜礼很用时间,至少在半个小时以上,喇叭班要自始至终伴随奏乐,也是最累的时候。

做这种礼拜的都是有特殊关系的人,由于程式复杂,难于掌握,一般情况下无人敢做,凡这样做的也要于事前作认真的演练。这种复杂的祭拜方式在解放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基本消失了。

后来,由于生活水平提高了,丧事也办得隆重了,这些显得更庄重的旧方式也被人们找了回来。

女性的祭拜也有叩头,但都比较简单,最值得一说的是哭泣。

旧式女性的哭泣是十分有特色的,她们坐在地上或凳子上,哭起来前仰后合,同时两只手在腿上来回抚摩,幅度大的能从脚尖摩到大腿。

哭泣实际上是哭诉,边哭边述说,述说的内容包括逝者的为人,逝者对自己的恩德,自己对逝者的不舍之情等等,都是诗一样的语言。

整个哭诉哀婉回绝,节奏自然,抑扬顿挫,韵律动人,使听者无不动容,潸然泪下。这样的哭泣实际上是一种歌唱,应该算是一种最原始的最纯朴的歌唱方式。

有些人一提到歌唱就与高兴、欢乐联到一起,其实,高兴、欢乐固然能靠歌唱表达,而悲伤、痛苦之情也能靠歌唱表达,旧式农村女性的这种哭泣就是最好的明证。

另一方面旧式女性哭诉的动作也是一种舞蹈。可见,歌唱、舞蹈都是人们表达真挚感情的最佳方式。

不过,旧式女性的这种哭诉方式也在渐渐消失,年轻的女性们早已不习惯于这样做了。

沛县丧葬风俗(2-2):纸扎、祭奠、出老殡

▲哭丧人

近年的农村中,还出现了一种特殊现象,即出现了专门代人哭泣的行当。从业者多是女性,谁家办丧事,她们被聘之后,就到灵堂内专事哭泣。

当然,这种哭泣是没有真情的哭泣,只能是一种表演性的哭泣,但既然作为一种行业, 她们就必然要掌握这种表演的技巧和规律,从而使自己的表演到位。

她们也采取边哭边诉的方式,把事前了解到的逝者的事迹编排进去,加上适当的节奏和韵律,也表演得十分动人,大大增强了办丧事的哀伤的氛围。

近些年来,农村中也引进了新的祭拜方式,多是机关单位的集体祭拜,他们不再用跪拜的方式,而是三鞠躬、致默哀,简洁、大方,也显得很庄重、高雅,这也应该是丧葬文化改革的一个方向。

四 出老殡

沛县丧葬风俗(2-2):纸扎、祭奠、出老殡

▲讣告

农村中为去世的老人办丧事,一般称为“出老殡”,其实这是一种宽泛的说法,严格意义上的“出老殡”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①一般要在逝者夫妻二人都亡故的情况下才能“出老殡”,在一人去世、另一人还活着的情况下,一般不叫“出老殡”。

②必须“下柬”,即向所有的亲戚朋友发送请专人写好的讣告,讣告上要写明逝者的姓名、年龄、死亡原因和出殡的时间、埋葬的地点等,只有口头通知的不叫“出老殡”。

③要扎大幡,不出殡的可以只有小幡。

④灵堂门上悬挂“当大事”的匾额,不出殡的只能写“祭如在”。

⑤出老殡时可以附带将早年已逝、但当年没有举行出殡仪式的其他长辈一同出殡。

不具备这几项的丧事则只能叫“寄埋”,即留待以后的恰当的机会再“出老殡”。

沛县丧葬风俗(2-2):纸扎、祭奠、出老殡

▲大小幡

由此可见,出老殡和寄埋是有很大差别的,其根本点就在于出老殡规模大,郑重其事,自然花销也大;寄埋则规模小,可以灵活掌握,花销可以根据经济情况量力而行。

正因为如此,旧时的农村中有很多人家该举行出老殡仪式的而不举行,甚至一拖几代人。

按传统习俗,对任何一个亡故的人,无论早晚都要给他“出殡”,否则就表明他是后继无人。

这一观念使得“一拖几代”的现象给后辈人又造成了更大的压力。

其实,哪个人愿意把自己应承担的责任推给后代呢?根本原因还是经济力量上的不支。

我曾向一些老人探讨过这种现象,他们一致的回答都是“出不起”,就是经济上承担不起;“出老殡就给抄家的样”,甚至能搞得倾家荡产。

由此,我们可以从一个侧面想象到旧时代老百姓生活的艰难。

沛县丧葬风俗(2-2):纸扎、祭奠、出老殡

▲摔牢盆

近些年来,这种情况正悄悄地发生着变化。随着人们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寄埋和出老殡除个别形式上有所不同外,已基本上看不出什么区别了。

寄埋只局限于“逝者夫妻二人,只有一人去世”的情况了,而不再有因经济而扭扭捏捏的情况。

事主会最大范围地通知亲戚朋友,他们以客人到得多为荣耀;事主会以当地最好的宴席招待客人,他们的原则是“决不能让客人捣脊梁骨(“背后指责”的形象说法)”。


孝衣用布要用质量高的,喇叭班要请吹得最好的,棺材要选价钱高的,大家都想把老人的后事办得风风光光,也显得自己是要面子的孝顺人。

特别是从旧社会就拖下来的几代人没出老殡的情况,在近二三十年中大部分得到了弥补。

这一代农民多数都承受着传统习俗的压力,又不想把压力留给后人,因此,他们刚刚走向富裕就要给以摆脱,于是纷纷乘着自家老人去世的机会“出老带少。

注:本地习俗,在为新逝者举行葬礼的同时,也借机为早年去世的长辈举行“出殡”仪式)”。

有的人家出殡时一连设有四五个甚至更多的灵堂,完成了几代人没有完成的心愿。

还有的人,家中并没有逝去的人,但考虑到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再不会有为前代人出殡的机会,又不想把责任推给后人,于是就来个“干出老殡”。即与有新逝去的老人(俗称“热丧”)一样。

选好日子,也通知亲友,也摆宴席,也穿孝衣,也请喇叭,也买纸扎,也设灵棚,只是不用棺材,风风光光大办一场,以示责任已尽,先辈后继有人。

由此可见,“出老殡”这一传统习俗的巨大威力。

沛县丧葬风俗(2-2):纸扎、祭奠、出老殡

▲安葬

最后再介绍一下圆坟习俗的改变:所谓圆坟,就是给新坟添土,并举行祭奠仪式。

过去出老殡,都是下葬三天后才能圆坟,而现在,许多人家则采取了下葬后随即圆坟的形式。

即埋葬结束后,孝子从坟地回到家,立即组织人带着早已准备好的祭品再到坟地,添土,做仪式。

这也是适应了现代生活的快节奏。

因为死者的子女大多都有自己的工作,处理丧事已经耽搁了许多天,如果再等三天圆坟,时间就很不允许了。

所以随时举行了这一仪式,大家心里也就坦然了。这种变化既顾及了传统习俗,又适应了新的生活,说明咱们的老百姓是很讲究现实的。

沛县丧葬风俗(2-2):纸扎、祭奠、出老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