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杭州别境——西湖南 鸡笼山至龙井村

 真友书屋 2023-07-19 发布于浙江
218期

1079年,苏轼好友、69岁的名僧辩才从上天竺退休,选了上天竺东南向、隔一个山头的寿圣院作为退休后的养老之处。他修了风篁岭山道,这条山道“苍筿”,使茅家埠至狮峰间的交通从之前的乡野道成为了当时杭州最著名的“幽径”。
从辩才起,这条游道骤然凸显。退休的杭州知府赵抃、词人秦观、知府苏东坡、明代书画大家董其昌、清代乾隆等时流叠履而至。历近千年,辩才时期“以茶相佐的问道之道”,发展成今天户户种茶、卖茶的“问茶古道”。
Image共识较高的观点:“十八棵御茶”旁的宋广福院残门一带即为寿圣院旧址

游龙井,以九溪或茶人村餐馆为起点游序最佳。
此行以茶人村餐馆为起点,向西南,行至龙井村口,游程3.5KM,散行2.5小时。
Image
茶人村餐馆位于一个形似鸡笼的小山包——鸡笼山近旁。鸡笼山北向称里鸡笼,南向称外鸡笼,茶人村大致属于外鸡笼。
Image
从茶人村餐馆后面,顺溪涧上行。这道溪涧源自风篁岭龙泓(即龙井),向东北流注茅家埠汇水西湖。北宋辩才时称虎溪。溪山之间,是一片野林和一片龙井茶园。乾隆来时,题为龙泓涧。
2018年3月11日首次行经时,茶树尚未冒芽,当日有两个青年男子踏入长满水草的涧中采水芹,其中有一个受着边上孕妇的指挥。3月中旬的水芹才一掌长,想必异常鲜嫩。2023年再行,溪畔多了些建筑。
顺溪涧边的问茶古道上行,至遗园。
Image
遗园内修竹繁花,水榭亭台,颇为精致。竹林中有一石座,座前的石桌上凿刻了围棋盘,只要自带围棋,便可以在这里闲敲对弈。
龙井草堂是遗园内的一家高档餐馆,以楼、堂、榭、亭为餐室/餐位,星散于遗园坡脚水畔,其中一间朝西的水榭内,悬挂的书法笔力沉雄,胜寻常笔墨。
Image
出龙井草堂上行,道路分径:
左侧有岔路,通清暑亭。
Image
Image
前是一坡茶园,可对望最远处的天马山。
Image
这条岔路与主道合于乾隆诗碑廊。
如顺主道上行,经萧残之美的神倦楼处。联:松际谷声清磬合 竹间云气小楼迷。尾字最妙。
Image
大门紧闭的荪壁山房,颇为神秘。三月,高出院墙的一树梅花独自怒放。
Image
Image
荪壁山房是宋元间的杭州人金应桂在入元后的隐居地。宋代词人李彭老写词描述荪壁山房:石笋埋云,风篁啸晚,翠微高处幽居……人间一点尘无。绿深门户啼鹃外……仅萧闲,浴砚临池,滴露研朱。旧时曾写桃花扇,弄霏香秀笔,春满西湖。松菊依然,柴桑自爱吾庐。冰弦玉柱风流在,更秋兰、香染衣裾。
金应桂与权相贾似道关系深密,李彭老与贾似道也有勾连。宋元更迭,两人均不仕元。南高峰南麓的水乐洞曾是贾似道的别圃。这些坐标勾勒出南宋末期贾似道及其门生故旧在西湖南面的影响。
2023年,疫后再行,商户撤离,新户未入,山房西南荒于野林。
Image一路至少有三处龙井别院,这是其中一所
自山房上行,即乾隆诗碑廊,凿刻了乾隆四次游龙井的诗文。诗魔乾隆每来一次,就把龙井八景写一遍,所以光龙井八景,他就写了32首,其中多为凑数之作。
Image
自诗碑廊上行,是风篁岭。
山溪斜贯,溪上有虎溪桥,桥上建过溪亭,桥亭一体。
Image
北宋名僧辩才住在过溪亭西南向的方圆庵内,立有一规,送客不过溪。
1090年的一天,79岁的老和尚辩才道送53岁“小老头”、时任杭州知府的苏轼,一路欢谈,不觉逾溪,于是建过溪亭。过溪亭的背匾刻的是“二老亭”。
过溪亭纵穿九百多年,为我们留下了一份北宋老友间的情谊。
过溪亭前,是石板道,美中不足的是道太宽,刚好开车,常有车停亭前,扫了留照的兴。
过溪亭旁,是涤心沼餐厅。
再行,山道隐没林木间,才有了渐入佳境的意趣。
经风篁亭:
Image
方圆庵(方圆庵北宋原址在十八棵御茶景点附近)。
Image
浣花池边的浣花亭(浣花池用于蓄积龙井泉水,明代太监李德开挖于1448年)。
Image
横穿龙井路至片云亭。
Image
片云亭的亭联还是张岱在晚明游经时的那副:兴来临水敲残月,读罢吟风倚片云。
再行,便是龙井牌坊,坊内是龙井茶室。
Image
茶室前身为明代所建、俗称的“龙井寺”。
Image
内有始于三国孙吴的龙井。龙井直径约2米,周围山石、园石环列,水质清透。
龙井应是秦一统以来杭州城有文证物证最早的时空坐标(之一),相比西湖北面秦始皇的揽舟石,史料支撑更强。
Image
ImageImage
井旁有三国至北宋间的神运石。
Image
附近有听泉亭、乾隆御题的“清虚静泰”“篁岭卷阿”、江湖一览亭、与偕亭、御书楼、翠峰阁等,多为乾隆遗韵。
Image翠峰阁可通棋盘山顶
另有多处摩崖,包括根据乾隆御笔凿刻的“湖山第一佳”。从“湖山第一佳”可以看出乾隆对龙井的盛赞和偏爱。
Image
自龙井茶室沿柏油车道继续向西南至翁家山与棋盘山之间的风篁岭垭口,垭口处立有龙井村牌坊。左侧有岔路,通中国茶叶博物馆龙井馆(400米)、翁家山村。
Image
过垭口、入坊门,进入被圈形山脊线包围、呈聚宝盆形状的龙井盆地。盆地内九溪西源奔泻,茶园四合,茶香漫坡,村民给来客泡三五杯上等龙井,就能得数百大洋,可以说是杭州主城内最稀缺的一块福地,是天堂中的贵宾区(未完待续)。
Image十八棵御茶夏枝

附:吃遍杭州——逛完龙井去哪吃?

吃货都督:行山、涉水、觅食、探史、读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