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是一种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障碍所致的代谢性疾病 主要症状为反复发作的关节红肿、关节疼痛,痛风石等 具体病因尚不明确,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其他疾病、药物等有关 主要采取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 ![]() 定义 痛风是指一种关节和软组织疾病,由于嘌呤代谢紊乱或尿酸排泄减少导致尿酸盐沉积在关节处引起,属代谢性风湿病的范畴。 嘌呤是一种含氮的单环结构物,为核苷酸的重要组成部分。 尿酸为核蛋白和核酸中嘌呤的代谢产物,既可来自体内,亦可来自食物中嘌呤的分解代谢,主要以游离单钠尿酸盐形式由肾脏经尿液排泄。 分型 临床上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特发性三大类,原发性痛风占绝大多数。 原发性痛风 原发性痛风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致病。 多由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所导致。 继发性痛风 由其他疾病、药物、膳食产品等因素引起的尿酸盐生成过量或肾脏清除减少导致。 特发性痛风 指病因尚不明确的一类痛风。 发病情况 受地域、民族、饮食习惯的影响,痛风患病率差异较大。 据文献报道,目前我国痛风的患病率为1%~3%,并呈逐年上升趋势。 好发于男性,女性大多出现在绝经期后。我国男女患病比为15∶1。 我国痛风患者平均年龄为48.28岁(男性47.95岁,女性53.14岁),近年来逐步趋于年轻化。 |
|
来自: 新用户99584979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