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探访「赵丽宏书房」

 无尽对话 2023-07-19 发布于上海

Hi~

“守株待字”的第124篇原创:

马路边偷土的男女

“两面都煎的生煎”

“书卷多情似故人”

“love is always the miracle”

“你的书我都读过,这是你在陪着我”

“老鸭带小鸭”

霜降之后,在上海明显感觉到天儿冷了。

树木的叶子开始变黄,如春的清脆鸟鸣声听不到了,周末去辰山植物园得早一点,不然玩不了多久天就黑了。晨起跑步,一出门,寒意从空气中四面袭来,皮肤上的毛孔收紧,整个人只想往里缩,最好是缩到被窝里,回到往昔的梦境中。

好在只要天晴,太阳一出来,户外就不会太坏,还是舒服的。

接下来,我想分享这么一个晴天的午后。

常德路公共雕塑

可以说是无关紧要的,11月初的一个午后。但因为那天过得开心,现在回想起来,涌现在脑海里的是阳光从悬铃木上洒下来的画面,充满暖意,连那天发生的种种鸡毛蒜皮,都成了特别的记忆。

我原本是懒得出门的。

因为见陌生人对我从来都是挑战而非机遇,有名气的陌生人就更不用说了,我除了不知所措还是不知所措;比起紧张地跟人不知所云,在家看看书来得更惬意;浪费别人时间也虚耗自己时间,任何时候都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但那天我想做点改变。

要感谢妙言和骆骆,是她们让我意识到,面对未知,恐惧普遍地分布在每一个人的情绪列表里,我的怯懦没那么特别,所以也不必自己贴标签;她们给了我勇气:

当你走进自身的恐惧里,你会发现里面空无一物,什么都没有。

赵丽宏书房莫言书画 

许老师给我一个机会,与书友们应邀拜访赵丽宏书房,地点在静安图书馆旁边的海关楼,时间是次日下午的两点钟。在电话中,我说担心自己不太能跟人交流,许老师说刚好可以锻炼一下。

我试着走进自己的恐惧。

我记得那天,在去往地铁站的路上加了妙言的微信,谢谢她,让她知道她的光照到了别人;我记得,下了地铁看见改名叫桂桂茶的桂源铺。

马路边有人在偷土,一对叔叔阿姨,一个撑着塑料袋,一个从白色花盆里往袋内掬土,黑色的,松软的,一捧,两捧,收工。

我想起三毛荷西黑夜去偷天堂鸟(一种花),只不过他们偷的不是天堂鸟,而是可以培植天堂鸟的土壤。

我很快到了图书馆门口。

静安图书馆门口张贴通知

建筑是红色的外墙,有黄褐色的框架,“法国梧桐”掩映着,大门一侧的自动还书机屏幕闪烁。我刚刚停下,手机来电,一个声音提醒我:“你往右看。”我循声望去,三位书友站马路对面,好像在聊天。我们此前见过,不算熟,但很亲切。

我穿过马路,向他们走去。

静安图书馆海关楼外观  

只听见桃桃老师说:“我们只能过好自己的生活。”

周老师很快就要退休了,看起来状态很好。他讲,这一带他很熟,以前经常来。那个时候刚跳槽,技术上很多东西不懂,得空就到这儿来看书,天天往这儿跑。不远处以前还有一家书店,他去那买普希金的书,书店阿姨说:“你看了普希金,海涅不看一看哪?”

他说当时不知道海涅,学校老师也没提过,父母也不知道,但是阿姨说了,他就买了,从此人生中有了海涅

赵丽宏书房陈列的书籍

周老师说沿着新闸路,往常德路方向过去,前面有一家泰兴馆,卖生煎。你知道上海的生煎分三种,一种是有汤的,一种是没汤的,一种是两面都煎的,泰兴馆的生煎就是两面都煎的。

我记好名字,说抽空去吃。他摆了摆手:

90年代的,早没了,吃不到了。

等了大概20分钟,其他书友陆陆续续到了,穿着拉风的格子衣,打着深蓝色的领带,整条街最潮的许老师,骑着自行车,轻风驾马地来了。我们在海关楼门口等了几分钟,最后一位书友老师也到了,走路的,骑自行车的,搭地铁的,自驾来的,都到了,人齐了。

展示核酸码,开始爬楼梯。

海关楼简介  

爬到3楼,楼梯转折处的墙上挂着一幅巨大的荷花图;到了4楼,循着走廊上的字画往前走,一直到尽头,就到了一个书房,一个男人站在门口迎接着我们。

他就是书房的主人。

他身板挺拔,穿黑底的暗红色竖条纹立领衬衣,黑色的西装外套,微笑着轻声和大家打招呼,给人一种儒雅的感觉;短头发微微向上卷,似乎在告诉世人:这位70岁的作家仍然有着旺盛的创作生命力。

在他身后是一个独特的宇宙。

赵丽宏书房门口  

这是一个小小的空间,摆满了书籍,中文版,外文版,封面上都写着同一个作者的名字;风格迥异的字画、雕刻,上面也可以找到同一个名字,要么是他自己创作的,要么是朋友送他的,包括一幅托尔斯泰坐过的长椅的速写。

莫言、王安忆、金宇澄也来过这儿。

钱谷融,王安忆,陈村,孙颙赠送的字

书友们聊天的聊天,参观的参观,把书房挤得满满。墙角有一幅毛笔字,上书“书卷多情如遇故人”。书友王老师告诉我说,这是来自民族英雄于谦的诗,原诗句为“书卷多情如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她很喜欢。

一张椅子上盖了一块绿色的布,上面写着:“love is always the miracle.”让我想起在朋友J家看到的冰箱贴:“love is never wasted.”

玻璃书柜里有一幅“疼痛手稿”,上面画着一个女人身体的背面,臀部浑圆,头垂到胸前,旁边写着一首诗:

书房隔壁,是一个更大的空间,四围都是书墙,放着国内外的经典文艺著作,中间是长条形的会议桌椅,可以举办新书发布会。

天堂应是图书馆的模样 ,博尔赫斯语

书房主人说,书房是静安图书馆提供的。

早先他们问要不要给他开个工作室,他觉得不用,后来想到家里很多书放不下,他说那就帮忙设一个书房吧。于是就有了这个书房。他常来这里走走,但还没有在这里创作过作品,以后有可能。

赵丽宏书房的书柜

他说,人生中最灰暗的时候,一个十几岁的青年,在完全没有任何心理准备的情况下,一头扎进了农耕世界,在他的书中有这样的描述:

“在那条羊肠般蜿蜒的田埂上,挑粪的队伍像一条游动的长蛇,我是这条长蛇中间的一节。”

“停止思想,且为丰收挥镰。”

赵丽宏书房的字画

那时候,陪伴他一路走过来的就是书籍。农民们发现他一看到书眼睛放光,好像变成另一个人,纷纷把自己家里有的书都找出来,拿过来送给他。

“最苦的时候也有人性之光。”

“想起油灯下有一本书在等着我,我就可以活下去。”

也是在那时候,他开始写东西,萌生了当作家的想法,一直写到现在,猛回头已经50年,感觉自己没有虚耗光阴。他谦逊地说,很多人都写得比他好,但后来都没写了,很遗憾。

一座一书  

他也提到了“一座一书”。

这是一个公共项目。今年3月底,许老师在微信群说,有一个为100本书写导读的项目,书友们踊跃响应,原本要求两个月完成,大概一个月就完稿了,速度惊人。近日,许老师给每位参与者发来一片精致的叶子图,“一座一书”已经落地了。

这个项目就是书房主人牵头的。

大家在封控期间写下的文字,经由修改和校对,转化成盲文,然后交由一批特别的专业人士,将它们变成悦耳的声音,凝聚在小小一方二维码上,最终散落在公共空间的座椅旁,任何人都可以坐下来,扫码可听。

大家都觉得这是一件有意义的事。

最后,我们每个人都获赠了一本作家赵丽宏老师的签名书,16册自选集的第2册——《岛人日记》。

赵丽宏书房摆放的书

后来我在网上的访谈中看到,他的母亲曾问他要这一套选集,他很吃惊。后来他去看望母亲,看到母亲的书架,听母亲对他说,“你的书我都读过,这是你在陪我”,感觉到那个声音从耳膜一直冲击到了心脏。

你的书我都读过,这是你在陪我”,多好啊。

赵丽宏作品海外版本

赵丽宏书房也对外开放,在网上预约,通过了就可以参观。他说,如果想知道一个作家的书房是什么样,那么可以预约来看看,一个作家的书房可以是这个样子。

大楼设有电梯,是静安图书馆特意为了作家的百岁母亲安装的,一次可容纳2-3人。

楼梯间的荷花

我们大概待了2小时。

书友们有的要去学校接孙女放学,有的单位有事,各自散去。我和王老师此前在微信上有交集,特别是我云南旅行归来病了,也是她告诉我吃什么药,我买了药吃了好了,一直很感激。

刚好我俩都有空,约着喝咖啡。

书友刘老师也有空,爽快加入,3个人边走边聊,最后进了王家沙,吃晚餐。

王老师慷慨解囊,说这家的排骨年糕好吃,点上;黄芽菜年糕好吃,必须点;砂锅不错,要一份;八宝辣酱经典,来一个;又点了豆浆,还有两碗银耳汤。

我们吃啊,聊啊,直到7点半饭馆打烊。

聊了些什么呢?我大致记得,养育下一代的同时怎么保持自我的空间;我国在有些朝代条件已经很成熟了,为什么没有出科学家,为什么没有交响乐;如性价比差不多,更愿意支持国货……诸如此类。

应该是《疼痛》的封面之一

王老师形容她先生和小孩出门,就像老鸭带小鸭,有画面感,令我印象深刻。她说小孩身上有很深的先生的影子,姿势,腔调……是言传身教的影响。

我请教怎么言传身教,她举了一个例子:有时小孩闹脾气,先生会自己忍着气回房间,自己消化,也不忍心说孩子一句重话。

我听了好感动。

和王老师一起喝的一杯热茶 

赶在8点半之前,我和王老师又进了常德大楼的千彩书坊喝热茶,她问我朋友圈发的电影的名字,我一一说了。她听得是否开心不确定,我讲得很开心是确定的。

我们此前认识,只是远远地看着对方,没想到现在能坐下来一起喝杯茶,她说很奇妙。我和一花也曾聊起过这个感觉,人的灵魂是一团火,但路过的人只看到烟(梵高),我们是发现火的火。

“生命中遇到的很多人都像匆匆过客,似乎不会成为朋友,但是如果能停下来,听一听对方说点什么,往往会发现不一样,重要的是要放下……”

“要放下成见”,王老师补充说,我说是的。

千彩书坊门口  

回家的时候,气温降了很多,但因为开心,我一点不觉得冷。谨以此文记录。

(文中所记皆为个人主观印象,未经其他人许可,请知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