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荒原狼」正照风月鉴

 无尽对话 2023-07-19 发布于上海

Hi~

“无尽对话”第162篇原创:

看完感觉自己快疯了。

《荒原狼》作者 赫尔曼.黑塞

小说《荒原狼》是典型的好戏在后头。

前四分之三让人进进出出,昏昏欲睡。什么人性啊,狼性啊,市民精神哲学思考啊,大篇幅抽象的段落放在小说中太考验读者了,我读得快疯了,100次想弃书。

到后面沉浸式体验就精彩了,花在铺垫上的时间也值了,但是感觉自己离疯更近了🤫。

😶‍🌫️前面的朋友们坚持一下啊,好戏在后头。

整部小说情节可以用《红楼梦》第五回来理解:

“赫米娜巧设相思局,哈里狼正照风月鉴。”

主人公哈里被音乐演奏家帕布罗邀请到魔术剧院,在衣帽间看见一幅画:一副男人的身躯上一个狼头,旁边一棵生机盎然的南洋杉,上面吊着一管萨克斯,一面小圆镜,镜子背面一张美丽的女人脸孔。

图画旁边写着判词:“子系荒原狼,得令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任赴黄粱。”

(不好意思我放肆了,只是有一点关联啦~)

马蹄形剧院  

全书的重点都在魔术剧院。

其余的部分,可以类比奇特的看戏经验。

赖声川导演说他有一年去威尼斯戏剧节,有一场戏很奇怪,你要去看,先得晚上在一个地方等,你也不知道对方什么时候来,只能在那儿等。深更半夜来了一个人,让你上船,你就上船。

上了“贼船”之后又要求交出所有的东西。当时他身上带着一队人的护照、身份证件,但是没商量,必须交。交上去,随船到一个地方,那里就真的有戏,在那儿看,很精彩,看完证件又都还回来了。

荒原狼去魔术剧院也差不多是这样的经历。

《荒原狼》同名电影剧照 石墙

他偶然地看到了户外广告。

魔术剧院的户外广告投放很不一般。必须得是那月黑风高的晚上,等哈里心里孤寂到极点了,看见小教堂和医院之间一堵不起眼的石墙上,以间隔不定的速度闪烁着彩色的字母,盯着好一会儿才看清:

“魔术剧院,

——不为所有人,

只为狂人。”

受众群体可以说非常小众了。

《荒原狼》动画

冷不丁接到了一本节目册。

节目册也不是随便给的。在黑黢黢的巷子里,迎面窜出一个孤独的夜归人,头戴帽子,身穿蓝衬衣,肩扛一根挑海报的杆子,腰间皮带上挂一个敞开的木盒子,步履疲惫。那杆子上的文字飞舞晃动:

“无政府主义者的夜间娱乐

魔术剧院!

不为所有人开放……”

哈里说想买下盒子里的东西,忽见那人扔过来一本小书,钱也没收就消失在旁边的一扇门里,只听见院子里传来上木楼梯的声音。哈里回到家才看清楚手册的标题:

《论荒原狼——不为所有人作!》

仔细看是一份荒原狼的说明书,没有地址也没有时间,悬念留给读者。

这节目册是荒原狼私人定制啊。

下一步,被指路到一个酒馆。

你永远不会对荒原狼获取线索的方式感到厌倦。哈里在街上闲逛,看到一支送葬者的队伍,顿觉“今日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有谁”,不自觉跟了过去,发现有个人酷似那晚扔书的人。

于是他就朝人家挤眉弄眼:“今晚没什么消遣?”对方摆出一副不认识他的样子,一边嘀咕着告诉他:“要是您需要的话,伙计,您可以去🦅黑鹰酒馆。”

接下来,是一系列的指令。

在一个不想回家的晚上,哈里漂流在不同的酒吧间,鬼使神差地漂流到了黑鹰酒馆,认识了一个叫赫米娜的美丽姑娘。他向她臣服,服从她的所有指令。

她给出的第一个指令是跳舞。她带他跳舞,教他跳舞,领他参加舞会,认识乐器演奏家帕布罗,和漂亮的女生跳舞,命令他参加几天后的环球大厅舞会;还和他一起吃饭,和他说心里话。

她给出的最后一道指令是:爱上我,杀了我

好生奇怪!我一边疑惑,一边暗搓搓觉得小说到这儿终于开始有点刺激了。

最后,高潮压轴,好戏在即。

高潮前的小高潮——环球大厅舞会。

赫米娜先扮男装(天海佑希🉑️)和他对峙,让他一见倾城;再扮女装和他共舞,让他再顾倾国;他们一起跳舞,一起狂欢,好像没有明天。舞会结束,王子和公主幸福地在一起,帕布罗引导他们进魔术剧院。

高潮前的小仪式——焚香,给肠子沐浴,服“小兴奋剂”,上木楼梯。

魔术剧院是一个图像的世界。不同的戏剧在不同的包厢上演,一场亦真亦幻的沉浸式体验即将开始,整本小说最让人过瘾的戏份来了。

准备——寄存人格

在马蹄形剧院的中间走廊,帕布罗从丝绸衣服口袋里掏出一面小圆镜,让哈里在衣帽间寄存他既有的人格,也就是他看世界的眼镜。无论上交身份证件或寄存人格,都是把自己交出去,接收书本或戏剧中的讯息。

哈里在小镜子里看见了一匹迷惘、受惊的荒原狼,人性和狼性如两股颜色不同的水在交汇。

帕布罗带哈里到左侧参观,赫米娜去右侧稍候,在一面大镜子里消失了。

第一幕:模拟自杀。

《红楼梦》中贾天祥正照风月鉴,照镜子的人肉体上越来越虚,直至衰亡,而风月宝鉴则不受影响,又被和尚取回去了。

荒原狼正照小圆镜,乃是实现精神上的自杀。经过这番操作后,小圆镜仿佛被烧焦了,颜色也变得灰暗模糊。

第二幕:猎杀汽车。

从这里开始,沉浸式体验加入了即兴戏剧的成分,哈里一边和虚拟人物执行剧情的主线任务,同时又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决定戏剧的多元性。

态度可以说非常任性:“昨天正常的速度今天就不再正常了,首席检察官先生。今天我们认为,任何汽车行驶的速度都过快。我们要毁掉汽车,所有汽车,还有其他机器。”

理由可以说非常反叛:

所有出于职责,所有听命权威和上级命令的事,都不是什么好事,所以我宁愿反其道而行之。虽说我不懂什么是职责,却懂得什么是罪责——也许是一回事。母亲生下我,我就有罪。我注定被判活下去,隶属一个国家,成为一个士兵,去杀人,为军备纳税。”

其他更多候选戏剧:

第三幕:人格塑造指南保证成功

现实有很多分叉的可能性。我们成为现在的样子并非必然,也有无数可能的样子,哈里也一样。

其中,关于“疯狂”的理论很有意思:“这就是生活的艺术。您将来可以依照您的意愿,继续塑造您的生活游戏,振奋它,丰富它。它就在您受众。正如疯狂,在某种更高的意义上,一切智慧始于疯狂。”

和《当代艺术的十九副面孔》中乔治和吉尔伯特双人组提到的相似:“生命中最好的东西是什么?大概是疯狂。”

第四幕:驯狼奇观

人是怎么被驯化的?人性、狼性之间的冲突是怎么来的?这一部分给出了解释,而且应该不会让你失望。

“观赏这个残忍的驯兽师炫耀他如何让这头高贵又卑微顺从的猛兽表演杂耍和一系列令人错愕的节目,真叫人既恶心又兴奋,既感到不堪入目又暗中兴致盎然。”

剧情进入魔术剧院,我有同款心理状态,哈哈哈。

第五幕:所有姑娘都归你

这一场戏成全你情感上所有的不甘心。

“我再次爱上我年轻时爱过的每位姑娘,激起她们心中的爱情,赠予她们一些,也得到她们的馈赠。曾经只存在于我想象中的愿望、梦想、可能,变成现实和我的经历。哦,你们……所有我爱过一个夏天、一个月、一整日的姑娘!”

第六幕:如何用爱杀人

哈里执行了赫米娜的最终指令。

小说中有很多组镜像。赫米娜酷似荒原狼年少时期的朋友赫尔曼,女性赫米娜和男性赫尔曼互为镜像;赫米娜和哈里在彼此身上看到自己,找到回应,也是一组镜像:

“我就像你的一面镜子……在我身上,有着能给你答案和理解你的特质。其实所有人都该是彼此的镜子,相互问答,相互呼应……一旦发现了一张真正凝视你的脸,在这张脸上感受到回应和默契,是的,你当然尤其喜悦。”

赫米娜和玛丽亚共享信息,又是一组镜像;哈里和“我”,哈里和帕布罗……“其实所有人都该是彼此的镜子”。

怎么理解用爱杀人的剧情?

《荒原狼手册》提到,每个人的精神都是丰富的,一个人有一千种样貌,在我看来,赫米娜是自杀者人格,哈里执行赫米娜的指令,是之前不够彻底的精神自杀的补刀,为重塑人格做准备:

“它必须在死亡之火中熔化出全新的自我镜像,脱胎换骨,撕下面具,开始新我的塑造。”

第七幕:哈里的绞刑

哈里为他的罪行接受惩罚,是终点也是起点:

“您要学会笑,这是对您的要求。您应理解生活的幽默,生活的绞刑架上的幽默。”

同时,结尾保持了一定的开放性:“在我的魔术剧院。如果你想学探戈,当将军,或和亚历山大大帝交谈,下次都听你调遣。”可以解释为什么在小说的开头,“我”相信荒原狼还没有死。

《红楼梦》贾瑞的身后 也有镜子

对比贾天祥和荒原狼,异中有同。

两位男性都是读书人。依照我的主观理解,贾瑞可能被动接受了“存天理灭人欲”的影响,到头来人欲没有灭,反而发展得极其扭曲,极端纵欲;荒原狼的生活多为主动选择,仍然不开心。

在魔法世界体验别样的可能性。贾瑞正照风月宝鉴,和欲望对象翻云覆雨,沉迷欲望无法自拔,毫无审视;哈里放下精神枷锁,体会到了错过的人生经历,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满足感。

风月宝鉴的反面

欲望满足后都没有得到解脱。贾天祥禁不住诱惑,快感转瞬即逝,直接game over了;荒原狼体会到了现实中失去的快乐,在猎奇的探索中意犹未尽,游戏还将继续,新的轮回又将开始。

《荒原狼》提到很多镜子。

赫米娜的小圆镜,帕布罗的小圆镜,童谣里的小镜子,墙上的大镜子,还有诗歌、壁画、音乐、《荒原狼手册》、以及人都可以是一面镜子,一道金色的光芒,回应、反射出生活中的某个面向。

《荒原狼》也是一面镜子。

反射出我的一部分已有认知。“破旧的医院斑驳风化的灰色古老石墙,一道道裂缝,一块块剥蚀,隐约预知的千万幅壁画——谁回应它?谁又将它纳入灵魂?谁爱它?谁能捕捉它轻柔消逝的颜色魔力?”

——世界不是静态的客体,它也在回应你

也折射出我的认知盲区。“你连舞都没跳过,你怎能说你为生活操碎了心?”我在说为生活感到心力交瘁之前,是不是也该学学跳舞?我看了皮娜鲍什的《dead can dance》,感觉有趣。

我在《荒原狼》看到自己的影子。荒原狼去见教授的经历我有共鸣。一个过着隐居生活的人,突然间收到他人的邀请,非常挣扎:去,你就不能做自己;不去,他人就一直是他者;去也不是,不去也不是。

看到天地的普遍景象。比如“驯狼奇观”,狼和人互相驯服对方,人没人样,狼没狼样,历史不仅写着“吃人”,也写着“吃狼”。

在狼和人的两极间来回摆荡,不就是你我,不就是众生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