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脑血管病的病变特点及主要防治措施

 好心态好人生mq 2023-07-19 发布于上海

        心脑血管病多指在动脉硬化基础上出现的病变。在心脏多为缺血性病理改变,如心肌缺血症候群:心梗、心绞痛、心肌萎缩、心衰等和传导系统缺血症候群:病窦综合症、传导阻滞、房颤、室性早搏等。

         脑部除缺血引起脑梗、缺血性脑萎缩、脑功能障碍以外,还有血管破裂出血的病理类型,俗称“脑溢血”,区别在于前者是缺血,后者是出血而已。

         因人体动脉硬化是全身性疾病,它不只局限于心脏、大脑,还常常波及肾脏、肠动脉、下肢动脉以及颈动脉、椎动脉,甚至胸腹主动脉及髂动脉均可严重受累,因此现代人们又常将此病称“血管树”疾病(即全身性动脉堵塞性疾病)。

  —、病因

 本病发生发展与以下几方面原因有关

   (一)、病理性因素——“三高”促进作用。主要指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

        其中高血压的危害最大,多数资料显示有高血压病者,患冠心病的几率比无高血压者高五倍以上;糖尿病加速动脉硬化也是被医学界公认的。患者比正常人高出二倍以上。而高血脂(尤其是高胆固醇血症)对形成动脉硬化影响更大。如果血脂分析表现为高密度脂蛋白偏低、低密度脂密度偏高,则动脉硬化斑块进展更快。

        此外,吸烟、嗜酒、熬夜“三大不良生活习惯”对动脉硬化也有明显促进作用。

  (二)、生理性因素——血管自然老化。

        在正常情况下,无“三高”,无不良烟、酒嗜好者,多在七十岁左右才不同程度出现动脉硬化的症状。如头晕、眼花、胸闷气短、行走无力等,但是因遗传因素不同,差别也较大。老化较快会在四十岁左右即可出现典型心脑血管狭窄的病理改变及相应症状。老化较慢者九十多岁血管壁仍无斑块,并且头不晕、眼不花、耳不聋、心不慌、走路仍很稳健有力。

(三)遗传因素

1、三高的遗传倾向:三高的发生除与后天的饮食、生活习惯有关外,人的先天遗传因素对“三高”的发生与否、发生早晚、严重程度有相当的影响;

2、血管内皮间隙的大小:此间隙大小在不同人中间是有差异的,间隙越大蛋白漏向内膜下的机会越多,如加上“高血压”、“高血脂”的因素,则脂蛋白外溢的机率更高;

3、血管内膜下清除脂质的能力:正常情况下,漏入血管内膜外的脂蛋白可被血管壁内的酶系统清除(氧化水解作用),由于遗传基因不同,各人体内该酶系统的活力和保持功能的时间不同,因而导致脂蛋白在血管壁内堆积的量和速度也不同,这就比较合理地解释二种特殊现象:有的年龄很青(二、三十岁)、无“三高”、无“三大不良生活习惯”就已在心脏进行过“支架”、“搭桥”手术。

二、病变特点

 (一)、血管破裂——出血性病变

         血管壁受到冲击形成板块脱落后局部管壁变薄或受高压血流长期冲击而使管壁向外膨出,久而久之导致血管壁最终破裂,引起“脑溢血”。.也有在血管陡拐弯处受高压血流长期冲击所致。

        此类病变也可出现在主动脉等大血管处,但总的发病率很低。

   (二)、血管狭窄、阻塞——引起此类病变的原因很多,但其最基本的病变仍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其余可为继发病变或为伴发病变,现详述如下:

  1、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形成:在各种原因作用下,动脉内-中膜处脂质堆积,当动脉内-中膜厚度达1.0至1.2mm之间称动脉管壁增厚即硬化(正常值小于1.0mm),当增厚达1.2mm以上即形成斑块,导致管腔狭窄甚至堵塞。

   2、血栓形成:由于血管壁增厚、硬化,导致内膜毛糙,血小板容易聚集,激活凝血系统使内膜表面血栓(血块)形成,加重管腔狭窄、堵塞。

   3、血液粘稠:由于此类患者血管腔内硬化、斑块致多处毛糙,易激活凝血系统使大量纤维蛋白酶原转化为纤维蛋白,加重血液粘稠,导至血流缓慢甚至堵塞。

   4、血管痉挛:当人遭于寒冷或情绪改变(激动或悲伤)时,可引起血管收缩,管腔狭窄,加重血流堵塞。

   5、斑块、血栓脱落:由于部分斑块、血栓因多种原因而突然脱落,可引起急性管腔堵塞,导致急性“梗死”。

三、防治措施

(一)、预防措施

 认真防治“三高”,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多荤少素、荤素搭配、控制热量、适当运动,并戒勉不良嗜好(烟酒)。如有疑似症状应及时做相关检查。

 检查动脉硬化的方法很多,如B超、CT、MRI等。目前认为浅表动脉可用B超检查。心脏可用CT加造影剂增强。人脑部CT、MRI都可以。观察血管状态也需加造影剂增强(其中冠脉造影是精标准)。由于颈动脉较浅易于检查,且其动脉硬化情况与心、脑血管有一定关联度,研究表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每增加0.1毫米,心肌梗死危险增加10-15%,卒中危险增加13-18%。所以常把颈动脉比作全身动脉的窗口。故可以把B超检查颈动脉有无动脉硬化斑块作为全身动脉硬化的一种检查和筛选方法。

 (二)、治疗方法

       当血管斑块增大已导致血流受阻,药物不能立即使血管畅通,植入血管支架、搭桥仍是急诊治疗的有效手段,并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药物转化斑块,使硬化的血管逆转,是医学界多年来探索不断、争论不断的敏感课题。但是在今天不论中医还是西医,凡是认真研究过此病者,对“动脉硬化不可逆转”的观念也开始动摇,并且不少医务工作者开始运用药物来治疗、影响、干预斑块形成和发展。

如西医提倡运用“他汀”类降脂药稳定、缩小斑块,就是一种创举,也是改变“斑块不可逆转”观念的实例。

但是由于他汀类降脂药对肝脏和横纹肌的副作用而限制了其治疗剂量和疗程,在临床上出现典型斑块缩小、消失的病例并不多,因而从事这方面研究的同志是低调对待斑块逆转的,而多数非本专业的西医同行则仍然持“动脉硬化不可逆转”的观念。正因如此,在心脑血管病患者中,多数持“动脉硬化不可逆转、不可治疗、只可预防”的观念,所以在人群中,对“逆转斑块”持消积治疗的态度居大多数也就不足为怪了。

而在中医学派中,对待“动脉硬化、斑块”疾病的治疗也有二种观念:部分中医人员运用“调理治病”的观念进行“辩证施治”,部分中医人员致力于研究中药促进斑块的转化、消除。值得鼓舞的是近年来,不论中医还是西医在斑块转化的研究上,其气氛已逐渐变浓,并呈现出可喜的苗头。

本人经十多年运用中药治疗动脉硬化引起的心、脑、下肢血管病的临床实践证明,动脉硬化斑块是可以转化的,可以逆转的。其转化的大体规律是:软斑块→复合斑块→钙化斑块→斑块缩小→斑块消失。当然因病、因人、因药物配方不同,治疗效果有一定差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