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76年,一老人在博物馆看到一物红了眼眶,伸手想摸却被制止

 草草菇凉 2023-07-19 发布于四川

“我当年背着136斤的机器走完了长征,现在连摸都不能摸了吗?”1976年,一老人在博物馆看到一物红了眼眶,伸手想摸却被制止。
 
老人名叫谢宝金,身长足有一米九。44年前,谢宝金遇到了一个改变其一生的人——毛泽民。
 
1932年,毛泽民作为中华钨矿公司的总经理,来到江西一矿场内,看着大家在忙碌地干着手里头的活儿。
 
他停下来走到一个工人身边,问道:“谢宝金在哪?”矿工向他指了个方向,他一眼就瞧见了那个身长大汉。
 
随后,毛泽民忙拉着谢宝金往厂外走去,并且笑着说道:“走,我们找个地方好好聊聊,可算找到你了。”
 
当时,毛泽民听别人提起过这一带有个“能人”。从小力气就大,一人能身扛300多斤的物品,且此人极为忠厚爱国。
 
眼下,我军正急需人才,毛泽民此行也是想请谢宝金加入,充实我军队伍。而谢宝金没有过多言语,当下就表示决定加入红军。
 
这一年,谢宝金33岁。
 
在队伍里,他主要的职责就是守好咱们的发电机,这也是当时谢宝金队伍里唯一的一台发电机,没有了它,发报机就无法工作,队伍之间的通讯也将失联。
 
因此,长征路上,部队里派了足足128人保护所有的通讯设备,其中就包括那台发电机。
 
战友们一路抬着发电机走,但极其艰苦的长征路途上,许多战友都不幸倒在了路途上,128人的队伍也仅仅剩下了3人,许多设备也损失惨重。
 
刚开始要几人才能抬着走的发电机,现在却只能由谢宝金一人独自扛着前行。机器重达136斤,不能遇水,不能磕碰。
 
遇到沼泽地时,谢宝金想了很久,决定还是要带着发电机走,即使面临负重容易深陷沼泽的风险。
 
他随地取材,制作了一个类似竹排的板子,将发电机放在上面,拖着走向了凶险的草地。许是劳动人民的智慧,他成功了。
 
过雪山时,面对着极端恶劣的天气和陡峭的地势,众战士连自己的生命安全都尚不能保证,而谢宝金只是深吸了一口气,背着机器就跟上了队伍。
 
饥饿、寒冷、疲劳侵蚀着每一个行走的战士,包括谢宝金。可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谢宝金一人背着机器闯过了绵延的雪山,又背到了延安。
 
新中国建立不久后,他不幸染上了肺结核病,因此提出了转业回乡。此后的岁月里,老人一直过着平静朴实的日子,也不曾向周围人提起自己曾经的事迹。
 
直到1976年,谢宝金因肺病复发,去到北京治疗。这才走进了北京中国军事博物馆,看到了自己曾经用生命守护的发电机,不禁落泪,想要伸手摸摸。
 
博物馆的物品一般不能触摸,老人此举无疑遭到了工作人员的制止,而遭到制止的老人忍不住感慨到:“当年我背着它走完了长征,如今却是连摸都不能摸了。”
 
在一段回头看去,直到今天都觉得悲壮惨烈到不忍直视的历史时期,我们整个民族经历了太多的苦难,也涌现了太多的英雄。
 
能够幸存下来的英雄,亲眼见证和平时代的盛世与繁华,更是难能可贵。
 
正所谓睹物思人,他们思的,却是许许多多的战友和那段难忘历史时期,有太多的感慨,有太多的怀念,也有太多的追思。
 
英雄不老,信念长存!

一 END 一


点个在看你最好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