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抗美援朝时期,志愿军连长被迫与朝鲜女儿分别48年,晚年还经常念叨

 草草菇凉 2023-07-19 发布于四川

抗美援朝时期,志愿军连长黄万丰被迫与朝鲜女儿分别48年,晚年遗憾地说道:“后悔没带她回国,现在只想再见她一面!”

1952年10月4日,抗美援朝战争结束了,我国志愿军经过两年的战争洗礼,终于可以带着一身荣耀凯旋。但有人却闷闷不乐。

据战地记者报道,此人正是长津湖战役中的一等功臣,第二十七军一连连长黄万丰,由他率领的一连,在到达朝鲜的首场战役中就大获全胜。

在之后的每一场战争中,黄万丰带领他的战士们取得了一次又一次胜利。

终于,在战争结束后,黄万丰被授予一等功!黄万丰的队友们都十分替他高兴,可他却一个人坐在台阶上,闷闷不乐,眼神里充满了纠结和不舍。



记者不明白,被授予一等功应该是开心的事情,为什么黄万丰却闷闷不乐,了解情况之后,才恍然大悟。

事情要从两年前说起,在取得第一场胜利之后,黄万丰内心非常欣喜,带着自己的士兵在战场上收集物资,美军遗留下来的罐头、枪支弹药,对当时的我军来说都是极其丰厚的储备。

在收集物资时,黄万丰在被炸碎的厂房下发现了一个女孩,大概两三岁,她的妈妈把她护在身下,免于炮火的攻击,但自己却由于失血过多而亡。

临死前,她将女孩的手放在了黄万丰手里。

就这样,黄万丰带着女孩回了部队,给她取名娇静子。

那年,黄万丰也只是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部队里都是和他差不多的士兵们,他们都是第一次照顾小姑娘,小小的娇静子就在部队里长到了五岁。

黄万丰非常疼爱女儿,虽然部队条件艰苦,但是他总是能想尽办法给女儿找来一些小玩具逗她开心。

每次上战场,黄万丰都额外拼命,当别人问起他时,他说:“为了我的祖国,为了我的女儿,我得再快些,再拼命些。”

每当结束一场战斗后,黄万丰带着满身的血迹和泥土归队,第一件事就是去找娇静子,娇静子显然已经把黄万丰当成了自己的亲生父亲。

在得知爸爸要回到中国时,小小的娇静子用她稚嫩的童声问爸爸:“阿布吉,你也会带我一起走的,对吗?”

看着娇静子那双水灵灵的大眼睛中盛满了期待,可黄万丰什么话都说不出来。
因为,就在不久前,下达了归国政策,其中一条规定是这样:任何的我国人民志愿军战士,都不可以将朝鲜人民带回我国,仅此两句话就彻底粉碎了黄万丰想带娇静子回中国的希望。

他在听到这条指令后,急急忙忙地冲进指导员办公室,他想请求上级批准,让他将娇静子带回中国。

但指导员告诉他,这是违反规定的,娇静子虽然和黄万丰朝夕相处两年多,二人也早就把彼此当成唯一的亲人,可是静子终究是朝鲜人。

战争结束后,考虑到静子的父母已经去世,朝鲜政府会专门开设一个福利机构来收留这些在战争中失去父母的孩子,指导员让黄万丰放心,娇静子在朝鲜同样会生活得很好。

可黄万丰脑子里都是要与静子分开的画面,他甚至想将娇静子偷回中国,可这样是违反军令的,他不光是娇静子的父亲,同样也是一名中国解放军战士,他不能那么做。

经过一番痛苦地思索后,黄万丰还是决定将女儿留在朝鲜境内。部队下达指令,10月15日,中国志愿军全数退出朝鲜境内。

于是,10月14日,成了黄万丰和娇静子待在一起的最后一个晚上。

这天晚上,黄万丰拿出自己几乎全部的食杂费给小静子买了两个鸡蛋和两身新衣服,因为他说过,等战争结束后,要让小静子穿上新衣服,要让小静子吃上她从来没吃过的鸡蛋。

小静子那时只有五岁,可孩子的心思极其敏感,

她知道,从她的爸爸给她买鸡蛋开始,她就要和爸爸说再见了,可她还是想再问问爸爸,为什么不能带她一起走:“阿布吉,静子也想跟你一起去中国。”

听到这,黄万丰的泪水再也忍不住了,他紧紧抱住娇静子,在这一个晚上,黄万丰一直守在娇静子的身边,一直没有离开过。

第二天一早,他轻手轻脚地离开了娇静子的床边,在心里默默地跟她说了一声再见。

黄万丰回到部队,浑浑噩噩地收拾好了行李,坐上了回国的列车,看着窗外倒退的风景,他终于忍不住嚎啕大哭了起来。

这个英勇无畏的战士,在面对各种困难危险时都未曾掉过一滴眼泪,和女儿的分别却让他不能自已。
回到国内之后,黄万丰荣获一等功,并且还获得了二级战斗英雄的称号。

后来经过电视台的报道,人们才知道这位英雄心中竟还藏着这样温馨的故事。

尽管回国后黄万丰从未放弃过寻找娇静子,但朝鲜在战争后大规模地安顿了一批又一批孩童,想找到娇静子如同海底捞针般困难。

说起娇静子,已经七十三岁的黄万丰依旧会泪流满面,那一段故事,一直到今天还会时常在梦中想起。



一 END 一





点个在看你最好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