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说毛主席比所有人都更有资格当“头头”?

 光名4439 2023-07-20 发布于山西

为什么说毛主席比所有人都更有资格当“头头”?自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到9月12日俄界会议结束期间,毛主席处理了5件事情,这5件事情足以证明,他比所有人都更有资格当“头头”,因为他比所有人都看得更远!

《遵义会议》(油画)
《遵义会议》(油画)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召开了遵义会议,此次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对党和红军的领导,深得人心的毛主席获得了绝大多数人的支持和拥护,他们反映了广大红军指战员和战士们迫切要求毛主席重新回来领导红军的心声,因为红军自第五次反“围剿”以来屡次遭受严重失利,大家越来越认识到毛主席的路线才是正确的。

除了王稼祥和张闻天在会上对毛主席给予了斩钉截铁的支持,朱德的态度也非常鲜明和坚定,他说,要是再(跟着“左”倾错误领导)这么打下去,我们肯定是不再跟着走了;而周恩来则干脆明确推举今后由毛主席来领导红军的行动。

自第五次反“围剿”以来的沉痛教训证明,“左”倾错误领导人给不了红军正确的出路,周恩来也指不出红军新的出路,张闻天也不知道红军新的出路在哪里。只有毛主席从长征开始就一直在告诉大家,红军的路该怎么走,所以,红军重新回归到毛主席的领导这是历史的选择。

遵义会议的结果是毛主席被选为常委,作为军事上最高负责者周恩来在军事上的帮助者,这就在事实上确立了毛主席的军事指挥权。遵义会议结束后不久,张闻天替代博古成了党的总书记,这时,张闻天发自内心的愿望,提议由毛主席来当总书记,但被毛主席劝阻了。

很多人或许会很纳闷,在某种程度上,党权甚至比军权有更重大的意义,因为党是指挥枪的。此时的毛主席事实上还没有掌握军权,如果直接掌握了党权,不是更有利于对全党和红军的领导吗?更何况此次是张闻天主动提议而不是他自己争取的,他为什么要劝阻张闻天?

毛主席之所以劝阻张闻天,因为一是较少的人事变动可以安定人心,有利于大敌当前的红军集中力量共同对敌;二是不会让人产生红军政变夺权的感觉;三是此时毛主席刚刚逆势崛起,地位还不稳固,如果突然就做了党的总书记,容易树敌,成为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的主要攻击对象。

尤其是第三点原因,很快就在不久后和北大出身的“张才子”分裂主义斗争中被事实证明了,如果当时毛主席已经是党的总书记,北大出身的“张才子”就会把所有火力集中起来对付毛主席一个人,那将使得与北大出身的“张才子”分裂主义的斗争变得形势更为复杂、后果更为严重。这是证明毛主席比所有人都更有资格当“头头”的第一件事情。

红一、四方面军会师(油画)
红一、四方面军会师(油画)

1935年6月,毛主席率领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和北大出身的“张才子”的红四方面军会师后,北大出身的“张才子”目睹红一方面军的实力远远不如他的红四方面军,他认为这是他夺取红军最高领导权的天赐良机,野心急剧膨胀,就开始肆无忌惮地向中央索要权力,再演变成恶劣的分裂主义行径。

北大出身的“张才子”的分裂主义行径从一开始就在对会师后的红军“北上还是南下”的问题上表露出来。北大出身的“张才子”从刚开始的两河口会议就提出要南下,向四川、西康边境退却。但以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主张北进,在川陕甘边建立根据地,这一主张是基于一定的历史环境和党所面临的任务而确定的正确方针。

在两河口会议时,除了北大出身的“张才子”,都赞成党中央的主张,北大出身的“张才子”势单力孤,被迫同意接受党中央北进的主张。但此后,北大出身的“张才子”阳奉阴违,在行军中一直坚持要南下,甚至在红军分为右路军和左路军行动后,他还多次擅自命令右路军负责人陈昌浩和徐向前率部裹挟中央南下,做出明目张胆的分裂主义行径。

毛主席代表中央多次致电北大出身的“张才子”,明确提出,目前方针只有向北才是出路,向南则敌情、地形、居民、给养都对我极为不利,会使红军陷入空前未有的不利境地,所以,北上方针绝对不应该改变,左路军应该迅速靠拢右路军,跟着北上。

9月9日,北大出身的“张才子”再次秘密致电陈昌浩,要他挟持毛主席等率部南下。形势危急,无奈之下,毛主席果断采取措施于10日凌晨率红3军团等北上,速出甘南。徐向前错失跟随毛主席北上的机会,被迫跟着陈昌浩一起南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