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逆散加减治疗胆结石

 德寿堂图书馆 2023-07-20 发布于黑龙江

四逆散加减治疗胆结石

周某,女,67岁,2020年5月24日初诊。

主诉:右胁下疼痛3天

现证见:右胁下疼痛,拒按,喜呕,四五天未大便,舌苔黄燥如砂纸。曾患有泥沙样胆结石半年。

方证辨证:此为大柴胡汤证,宜大柴胡汤。其方如下:

针刺右侧胆囊穴,右侧太冲穴,留针30分钟。

吴茱萸30川楝子30,研细末,醋调外敷患处。

黄芩10枳实10大黄6(后下)白芍30

柴胡24大枣4枚半夏12 生姜5片

结果:

2020年5月26日二诊,服用上方2付后,诸症有所减轻,大便已溏,变为四逆散证,宜四逆散加减,其方如下:柴胡10甘草6白芍12枳实10

木香10元胡10香附10郁金10

川楝子6

2020年5月29日三诊,服用上方3付后,右胁下疼痛消失,现症见:胃胀,纳差,喜呕,口渴,此为小柴胡汤证,宜小柴胡汤,给予小柴胡颗粒1盒,一次1袋,一日三次。

2020年6月5日四诊,服用上方诸症减轻,现症见:口渴思饮,舌苔白厚,胃胀,胸胁苦满,下肢水肿,按之凹陷,此为柴胡疏肝散与当归芍药散合病证,宜柴胡疏肝散与当归芍药散合方加减,其方如下:

陈皮10川芎10柴胡10芍药10

香附10枳壳10甘草6当归10

猪苓10茯苓12泽泻15

2020年6月10日五诊,服用上方3付后,诸症明显减轻。考虑到胆结石容易复发,嘱其清淡饮食,保持大便通畅,并用中药代茶饮以善后,其方如下:金钱草12陈皮6

2020年7月15日电话随访,1月后体检,B超显示胆囊未见异常,诸症已!

按语:此案患者,为笔者之亲戚,笔者呼之为大妈,记得那天是星期日,笔者正好在家休假,忽见大妈来电,告诉笔者胆结石发作,异常痛苦,家人让住院而自己不愿住院,故问笔者有何良方可治,笔者没有急于回答,答应携带针具前往其家一看究竟。但见其人仰卧于床上,呈半坐位,以手扶右胸,表情痛苦,呻吟不止,如前现症所见。

见症如此,笔者因其病位在右胸胁下,故其病当为少阳病,其方当在柴胡剂中求之。纵观本案治疗的全过程也确实如此,一诊用大柴胡汤,二诊用四逆散,三诊用小柴胡汤,四诊用柴胡疏肝散,这就是仲景所言“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含义,这就是中医辨证的精神,所以“效不更方”是有前提的,前提是病机不变,其方不变;若病机改变,其方随之而变。在《伤寒杂病论》中,处处如此,如用了麻黄汤后病不解,可用桂枝汤,因为病机变了,前者津液没有损失,后者津液有所损失,这时讲“效不更方”是不对的;用了桂枝汤后病不解,还可用桂枝汤,不可用麻黄汤,是因为病机不变,这时讲“效不更方”是对的。所以所谓的“效不更方”是有条件的。

一诊时,从患者“右胁下疼痛,拒按,喜呕”可知为柴胡证,小柴胡汤证的舌苔是“舌上白苔”,见S230“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可与小柴胡汤”,舌上白苔是热而不实的苔,而本案患者的情形很像230条,但是舌苔是黄燥如砂纸,笔者用棉签刮之还沙沙作响如同砂纸摩擦的声音,这种舌苔是热而结实的苔,是可下的一种指征,虽然230条冠以“阳明病”,其实是少阳与阳明合病,舌苔白用小柴胡汤,舌苔黄用大柴胡汤。之所以白芍加量,是因为疼痛较重,白芍有缓急止痛的功效;另外还因为患者四五天不大便,而且舌苔黄燥,白芍重用有通便的功能,有“小大黄”之称,与大黄相须为用,可助大黄通便。故与大柴胡汤2剂后,诸症有所减轻。

二诊时,患者舌苔黄色已退,大便变溏,这时就不能再用大柴胡汤了,呕逆不是太明显,胡希恕先生讲“形似大柴胡汤证,不呕不可下者,可用四逆散”,故此为四逆散证,当用四逆散加味,因为四逆散止痛的力量不强,故加香附、郁金、木香、元胡和川楝子增强行气活血止痛的力量,其中后二味是金铃子散,此为曾培杰先生的经验,笔者采取拿来主义而用之,果然效如浮鼓,可知先生所言不虚也。

三诊因为患者不想服用汤药,笔者根据现症“胃胀,纳差,喜呕,口渴”,再加上病位在胸胁部,故判断为“小柴胡汤证”,宜用小柴胡颗粒。服后纳差好转,喜呕消失,仍胃胀、胸胁苦满,舌苔白厚,口渴思饮,下肢水肿,按之凹陷,这是四诊,从“胸胁苦满、胃胀,不呕,不可下”可知此为气(滞)病,当为柴胡疏肝散证,即四逆散加了一些理气的药,因为患者胀重满重;下肢水肿,按之凹陷,这是水病,故加当归芍药散活血利水;因为水肿而且口渴,这是猪苓药证,故改白术为猪苓,可利水止渴,另外白术温燥也不用于热证,如猪苓汤就不用白术。纵观全方,可行气活血利水,然患者血病不甚明显,用柴胡疏肝散与猪苓汤合方较之前方更为恰当,此为笔者之小遗憾也!

五诊时,诸症明显减轻,考虑到泥沙样胆结石容易排出,也容易复发,故代之以茶饮,徐徐驱病外出,故在胆结石的专方—五金方(金钱草、海金沙、郁金、鸡内金、金铃子)中择其君药金钱草代茶饮,考虑到其性寒,久服不利于胃,故加少量陈皮以佐之,有的加生姜,名曰生姜金钱草茶饮,有的用金钱草汤煮粳米粥,不管用陈皮、生姜和粳米,其意都是为了护胃,这些与伤寒论都是一脉相承的,加陈皮正是师其意而不用其方,也是伤寒大家许叔微惯用之法。服至一月余,B超检查无异常,可谓临床治愈,方敢用“诸症已”作结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