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产肝癌一线疗法“双艾”出海!FDA已接受申请,开始审查!

 基因药物汇 2023-07-20 发布于北京

提到肝癌的一线治疗,大家可能会首先想到阿特珠单抗与贝伐珠单抗的“A+T”组合。这对组合被称为肝癌一线治疗“十余年一遇”的重大突破,为肝癌一线治疗疗效带来了巨大的提升。

而相似的组合,国产药当中也有一对,就是今年年初在国内获批的阿帕替尼(艾坦)与卡瑞利珠单抗(艾瑞卡)的“双艾”组合。近期,“双艾”组合又向美国FDA提交了上市申请,用于肝细胞癌的一线治疗。且FDA已经接受申请,开始审查!

缓解率提升接近四倍!国产“双艾”组合实力强劲

“双艾”组合疗法即卡瑞利珠单抗(艾瑞卡,国产PD-1抑制剂)阿帕替尼(艾坦,国产抗血管生成抑制剂)的药物组合。在SHR-1210-Ⅲ-310试验当中,研究者评估了“双艾”方案一线治疗不可切除的肝细胞癌患者的疗效。

与“双艾”方案对照的是当前临床上的标准一线治疗药物索拉非尼。结果显示,“双艾”方案显著延长了患者的总生存期与无进展生存期,并大幅提高了缓解率。

根据此前公布的数据,接受“双艾”方案治疗的患者,中位总生存期为22.1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5.6个月,均明显超过了索拉非尼治疗患者的15.2个月和3.7个月。“双艾”方案整体缓解率为25.4%,索拉非尼仅为5.9%。

接受“双艾”方案治疗的患者,12个月生存率为76.5%,18个月生存率为60.9%,均超过了索拉非尼治疗患者的60.8%和45.2%。

靶点“黄金搭档”,为肝癌带来新希望

早在2020年,肝癌的免疫治疗就迎来了一个“黄金时代”。其中,阿特珠单抗与贝伐珠单抗的“A+T”组合,被称为肝癌一线治疗“十余年一遇”的重大突破。临床试验IMbrave150试验当中,同样在一线治疗环境下,“A+T”方案与索拉非尼方案进行对比,中位总生存期(19.2个月 vs 13.4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6.9个月 vs 4.3个月)、整体缓解率(30% vs 11%)、疾病控制率(74% vs 55%)都有很大优势。

2021版的NCCN肝胆肿瘤指南已经将“A+T”列为晚期肝细胞癌一线治疗的首选方案,这证明“免疫+靶向”的治疗模式是目前肝癌患者初治时的“最优解”。

但彼时,“A+T”方案同样也以其每年15.9万美元的高昂治疗费用,让许多患者望而却步。好在如今,“双艾”组合这两款国产药物同样在肝癌领域取得了巨大突破,患者们等到了国产的“免疫+抗血管”方案

国内同类药物临床试验的布局也证实了这类组合方案的实力。举例来说,已经被证实在肝转移病灶治疗当中有卓越且超越以往的疗效的国产PD-1抑制剂AK105,也在进行着联合安罗替尼的临床试验,对照当前国内的标准一线方案索拉非尼。希望尝试这一方案临床试验的患者可以参考文末海报当中的方式,提交病历资料,进行申请。

我们非常期待并关注这些国产药物、国产方案的发展,希望这些中国药,能够为中国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本文内容仅可作为参考,不能作为用药依据,请在医学专业人士的指导下选择治疗方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