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60年,毛主席到上海视察,得知吴启瑞近况感慨:我要见见她!

 zzm1008图书馆 2023-07-21 发布于上海

前言

1950年,江苏一位中年妇女找到时任苏南区党委书记陈丕显同志,反映因为家庭生活困难,子女上学难的问题。

说完自己家的基本情况,那名妇女拿出一封信交给陈丕显。

陈丕显一看,那是毛主席亲手写的信。看完信后,这位在枪林弹雨中身经百战的老红军被深深感动。

随后,他动情的对那名妇女说:

“毛主席都为你'困难情形,甚为系念’,我们干部子弟班人数再多,再容纳不了,也要为你的孩子优先安排好!请主席放心,请你放心,请你的孩子们放心……”

那么,这位妇女究竟是谁?她和毛主席又是什么关系呢?

知人善教的好老师

1914年,毛主席来到湖南第一师范求学。当时的毛主席虽然只有20出头,但早已树立了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崇高志向,“身无半文,心忧天下”。

当时的毛主席认为,要挽救民族与国家的危亡,就要努力学好社会学科知识。

图片

陈丕显

因此,毛主席对历史、国文、地理等社会学科非常重视,学的非常刻苦,成绩非常突出。还练就了“倚马可待,立试万言”的本领。尤其是他那一手兰亭小楷与作文,博得了本校师生们的一致好评。

由于毛主席一心想着要改造社会、唤醒民众以挽救国家民族危亡,所以对自然学科并不感兴趣,也不会去钻研,这些课程的得分自然很低。

当时,毛主席反对将自然科学列为必修课,想要专修社会科学。

于是,有时候上数学课,毛主席就请“病假”,不去上课,跑到别的地方去看社会科学方面的书籍。

毛主席当时的数学老师名叫王立庵,毕业于求贤书院数学科,历任湖南高等工业学堂、事业学校、陆军学校等学校的老师,是当时“湖南著名的数学教学专家”。

图片

毛主席当年寝室床位

由于国文老师袁仲谦先生经常在王立庵面前念叨:“润之是我任教几十年来仅见的好学生……”

王立庵因此对毛主席有了不错的印象。

所以,虽然毛主席当时数学成绩不好,王立庵也没有嫌弃毛主席。但是时间一长,王立庵就发现了不对劲。他觉得,毛主席数学成绩不好不是因为逻辑思维不发达,而是不用心。

他发现,这个学生有时候会在数学课上看他喜欢的书籍,并没有认真听课,有时干脆不来,直接让同学代为请假。

一次,王立庵听到毛主席请病假,出于关心打算去看看。但他却得知毛主席去了自修室。

来到自修室后,王立庵发现毛主席正坐在靠窗的课桌上津津有味的看书,还时不时的做着笔记。

发现毛主席的“秘密”后,王立庵有些不悦,但很快又平复情绪,面带微笑的询问毛主席身体有没有好些。

图片

毛主席年轻时期

看到突然出现的老师,毛主席有些发窘,赶紧站起来,想要解释什么,王立庵马上用手示意不用说了。

王立庵上下打量毛主席一番后,觉得眼前这个学生能够独自专心在自修室看书,绝非是那种懒惰的学生。但同时,他对毛主席称病不去上课的做法又很疑惑。

于是,王立庵打算找个时间好好与毛主席谈谈。

星期天,毛主席如约来到王立庵的家里。经过这次深入交流,王立庵知道了毛主席的远大志向,也明白了毛主席为何不注重数学等科目。

经过一番思考,王立庵觉得像毛主席这种有凌云壮志的特殊学生,不能用寻常的教学模式限制他,应该因势利导,因人施教。否则,就是扼杀了一个人才。

图片

毛主席

随后,王立庵拍着毛主席的肩膀,语重心长的说:

“润之啊,我虽然是你的老师,但却没有真正了解你……有些课程对你来说,显然是不重要的,而专门研究社会科学,确实非常必要的。有什么难处,我当竭尽全力帮助你!”

听到这话,毛主席感动不已。

对于王立庵老师给予自己的帮助,往后几十年毛主席一直念念不忘。

抗日战争期间,毛主席在延安与老同学萧三叙旧的时候,还曾提出王立庵,称赞王立庵是个明白人,是个好人,是个知人善教的好老师!

1915年,湖南第一师范爆发了驱赶校长张干的学潮。愤怒之下,张干决定开除以毛主席为首的17名学生。

对此,王立庵与杨昌济等老师强烈反对,向校方施压,要求收回这个决定。

最终,张干被迫收回成命,改为给毛主席记大过。就这样,毛主席得以继续留在学校学习。

图片

张干

这年暑假,毛主席全身心投入到批判袁世凯为了当皇帝,接受日本企图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滔天卖国罪行,留在学校收集批判材料,撰写文章,上街游行演讲。

王立庵得知后,跑到学生宿舍,将毛主席叫到自己家里吃饭,还专门给毛主席腾出一间屋子,用于毛主席工作、生活。

就这样,毛主席与王立庵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此后,为了让毛主席转向钻研社会科学,王立庵还故意将毛主席的考试分数改成及格,想要减轻毛主席的心理负担。

1920年,在五四运动的影响下,以毛主席为首的新民学会发起筹办文化书社,王立庵筹集500块钱支持毛主席。

给毛主席写信求助

1921年,毛主席走上艰险的革命道路后,王立庵一直挂念着这个学生,并时常向家人提起他。而毛主席也从未忘记过老师王立庵,还曾多次跟别人说起王立庵。

图片

毛主席

解放后,毛主席四处打听老师王立庵的消息。当得知王立庵已经于1926年作古后,毛主席遗憾不已。此后,毛主席托人多番打听王立庵后人的情况,但却没有结果。

文章开头提到的那个中年妇女是王立庵的儿媳吴启瑞。

吴启瑞虽然没有看过毛主席,但是,早年她从公公婆婆以及丈夫的口中早已听说过毛主席的故事,内心产生了无限敬爱之情,平时还将这些当做教材,教育自己的八个孩子。

1948年年底,吴启瑞患有脑溢血的丈夫王人路在临终前叮嘱吴启瑞:

“天快亮了,毛泽东与父亲交厚,现在我不幸早猝,八个孩子就全靠你了,将来有危急之事,你可以去找毛大哥……”

王人路离世后,吴启瑞一个女同志要独自抚养八个孩子,谈何容易。

于是,孩子们便想到了父亲临终前对母亲的叮嘱,他们想让母亲给毛主席写一封信,好让毛主席拉他们一把。

图片

毛主席回信

起初,吴启瑞有些犹豫,觉得这样做不太好。

孩子们说:“爷爷奶奶那样关心、帮助过毛主席,毛主席一定不会忘的!只要毛主席一开口,有什么办不成的。”

吴启瑞开始做孩子的工作:

“不行,毛主席是国家主席,现在刚刚解放,百废待举,你们八个孩子吃饭问题,就叫我天天头痛,全国几亿人民都要吃饭,要是都给毛主席写信,那怎么行呢?”

孩子们不服气:

“你都没有给毛主席写信,怎么就知道不行呢?”

说到这里,吴启瑞觉得自己说服不了孩子们了,只好同意去试试。

于是,吴启瑞提笔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一是向毛主席致意,二是说明自己家庭生活的困难情况。

写完信后,吴启瑞专门对孩子们交代:

“毛主席每天都要处理很多国家大事,如果他没有时间回信,你们不能有任何意见,也不能跟任何人说起此事。”

图片

王立庵故居

与孩子们达成一致后,吴启瑞将信寄了出去。但很快她就开始后悔了。

吴启瑞觉得,自己困难,全国比自己更困难的人还有很多,公公虽然是毛主席的老师,但是毛主席从小到大有很多老师,这些老师都有后代,加起来该有多少人啊,要是大家都向他伸手,他能解决的了吗?

没多久,毛主席就收到了吴启瑞的信,并很快给吴启瑞回了一封信:

启瑞先生:

五月来信收到,困难情形,甚为系念。所请准予你的三个小孩加入苏南干部子弟班,减轻你的困难一事,请持此信与当地适当机关的同志商量一下,看是否可行。找什么人商量由你酌定,如有必要可去找苏南区党委书记陈丕显同志一商。我是没有不赞成的,就是不知道该子弟班有容纳较多的孩子之可能否?你是八个孩子的母亲,望加保重,并为我问候你的孩子们……

图片

毛主席与同学们的合影

看着毛主席回信中体现的关切之情,吴启瑞非常感动。这位在“儿多母苦”处境中磨炼的非常坚强的母亲,眼眶很快涌满泪水。

这位党和国家的主席,为她这样一位普通的小学教师的困难操心,并想办法帮助他们。吴启瑞被毛主席的赤诚所感动。

孩子们看到母亲感动的泪流满面的样子,激动的扑向母亲,流下了喜悦的泪水。

随后,吴启瑞拿着毛主席的回信去找陈丕显寻求帮助,这引起了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

没多久,他们就派人解决了吴启瑞孩子的入学问题,当地政府还依照有关政策给吴启瑞家里救济。

之后,吴启瑞再次写信给毛主席,汇报这些情况,并向毛主席表达感谢之情。

1960年,毛主席在上海考察期间,向别人询问吴启瑞近况后感慨:“我要见一见她!”

很快,相关负责人就找到了吴启瑞,并将她领到毛主席的跟前。

图片

毛主席

吴启瑞走进毛主席房间时,毛主席正坐在沙发上。看到吴启瑞进来,毛主席赶紧站起身来,走上前去,拉起吴启瑞的手,亲切的说道:

“吴老师你好!”

第一次见毛主席的吴启瑞激动不已。毛主席赶紧请她坐下来。

随后,毛主席与吴启瑞拉起了家常。说到老师王立庵,毛主席感叹道:“兹人已去,惆怅无已时!”

毛主席的情绪感染到了吴启瑞,她不由得想到了自己的丈夫王人路,哽咽着说道:

“人路啊人路,你的遗愿实现了,毛主席十年来一直关心着我们,今天,毛主席又在百忙之中接见了我,你也可以含笑九泉了……”

随后,毛主席询问了孩子们的情况,并鼓励吴启瑞一定要好好培养孩子们。

大约过了一个多小时,毛主席起身对吴启瑞说:

“我们去院子里散散步吧!”

图片

毛主席与吴启瑞合影

短暂的见面结束后,分别前毛主席专门让摄影师给他和吴启瑞照了两张合影,并叮嘱吴启瑞多保重,代替自己向家人问好。

回到家后,吴启瑞给毛主席写了感谢信,并给毛主席寄去自己与家人的合照。

很快,毛主席又给吴启瑞回了一封信,并送给吴启瑞一部《毛泽东选集》和在上海拍的五张照片。

次年年底,春节来临之际,毛主席又想到了吴启瑞,便指示秘书从自己的稿费中拿出1000元寄给吴启瑞,让她和孩子们过个好年。

不只是王立庵的家人,对于当初要将自己赶出学校的校长张干,毛主席也非常照顾。

新中国成立后,得知张干过得不好,身患重病整日卧床,一家老小全都指着他那微薄的工资过活,毛主席致信湖南省主席王首道,要酌情补贴。

很快,张干就收到了王首道送来的大米和钱,感动的泪流满面。

图片

张干

之后,毛主席还邀请张干到北京叙旧。后来张干病重,毛主席从稿费中拿出一些钱,让人给张干送去治病。

张干推脱不过,捧着毛主席让人送来的钱激动不已,将侄女喊到床边,叮嘱他们:“你们只有好好学习,拼命工作,才能对得起毛主席的关心啊!”

几年后张干去世。临终前,他将儿子叫到身边,虚弱的说道:“替我给毛主席写封信,谢谢他对我的照顾,我多么想再见他一面啊……”

毛主席重情重义,视金钱为身外之物。多年来,无论是自己过去的老师还是朋友,他们遇到困难后,都尽量帮助。不过,毛主席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坚守自己的底线,不会有求必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