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现代诗要与散文划清界线

 文锦书屋susped 2023-07-21 发布于广东

       时下,许多国人热衷于写诗,而且写诗,可以让作者的思想得到升华。这自然是好事。从表面上看,中国的诗坛似乎呈现了空前的繁荣。但在其繁华的表象后面,却隐藏着诗歌质量下降的问题。有不少人致力于诗歌的写作与发展的,也有不少的人是凑热闹的。新诗写作从形式和结构上看约束较少,得到广大诗人的青睐,但也给一些伪诗人以可乘之机,拿着一些分了行的文字招摇过市。使得新诗写作的门槛看起来似乎很低。一时间,大有全民皆能写诗的趋势。我在阅读一些现代诗歌时,发现一个问题,就是某些作者创作的诗,特别是一些长诗,让人感觉到象是散文,大有界线不清之疑。

       不同文体有不同的托物壮怀方式。诗歌和散文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两种不同的体裁。 诗是诗,散文是散文。两个是不一样的。虽然它们都具有表情达意的功能,但是却有着不同的艺术特征。诗歌创作的最高境界是:能更好地发挥社会作用,做到雅俗共赏、启迪世人。诗的艺术,比散文小说更单纯简约美丽至真纯情。 从创作的思维方式来看,诗歌讲究跳跃性,有句子内语言的跳跃,有意象的跳跃,还有诗歌结构的跳跃。现代诗也叫“白话诗”,是与古体诗相对而言。不拘一格,它不受格律的限制;诗的节数、行数、字数、音韵等方面都比较自由,但它要求有鲜明的节奏。而散文则是线性思维,它依照我们生活的思维习惯或表达感悟或述说心情或摹物写景。诗歌的创作还依赖于灵感,强调灵光乍现。只是现代许多散文诗。是在散文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

       在现代诗的创作过程中,存在着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自由散漫,五花八门。许多人出口就是一首诗。或是打油诗,或是口语诗,或是拖泥带水,噜噜苏苏,如水横溢,漫无边际。主题不明确,有许多诗甚至让人读后都不知道作者写的是什么?大有西方印象派油画家的风格,抽象得分不清东西南北。似乎只有这样,才能显示自己“高超的写作才能”。诗之所以为诗,其前提条件是内容要丰富充实,情感真挚,但表现艺术的讲求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条件。诗歌讲究意境,讲究语言的韵律和律动以及语言自身的声律之美。诗要精炼,在造句下字方面要下苦功,使它富有节奏感,读起来铿锵动人,让人激情澎湃,让人心旷神怡,更让人热血沸腾。要它不蔓不枝,看起来光彩悦目。韵律、跳跃、节奏以及意象是诗歌的主要特征,也是诗歌区别于其他体裁的具体形式。一首诗歌可以有一个大的主题,但是可以有几个或多个不同的意象;它的写作并不需要严格遵守上下连贯,即保持跳跃性;古典诗歌以及早期的新诗都讲究押韵,注重诗歌的韵律和节奏,这与诗词的可歌唱性是密不可分的。诗歌是格式化的,古典诗词讲究五言绝句或五言律诗,七言绝句或七言律诗,字数与平仄都有严格要求。而且诗歌特别是古典诗词是押韵的,根据汉语的读音分为十六(新韵是十四)个韵部,写诗词要从韵书中找韵脚,不同部的韵不能相押。现代诗要求有鲜明的节奏,即随着感情的起伏变化而体现出来的鲜明的自然节奏,自由地押韵。

       现代诗的创作,不论用什么形式去写,有一点必须把握住,就是不能让它太象散文,甚少象诗。特别是那些散文诗,有的散文诗越来越象散文,让人难以分辨。之所以出现这种结果,是因为没有区别开现代诗与散文的表现技巧,没有真找到创作诗歌的灵感。同时,一种以长为胜,以多为好的“诗风”也助长了这种倾向。黑格尔谈到诗人的创作说"诗人就象一个断了线的风筝,违反清醒的按部就班的知解力,趁着沉醉状态的灵感在高空飞转,仿佛被一种力量控制住,不由自主地被它的一股热风卷着走。"可见灵感对诗人创作的重要。一些诗人尝试写作现代诗时,一些内在韵律和节奏感较强,但语言和形式上并不押韵的诗歌作品,并大获成功。这种形式引领当今诗歌写作的主流。近些年来,产生优秀的长诗不多,比较少。其实,真正的优秀长诗并不散漫。但短诗长写,敷衍成篇,假诗之名以行的东西仍然存在。这样的作品,说它是诗诗味较少,说它是散文,又分行。主要是缺乏生活经验,没有浓郁的情感,只能在文字上卖弄一番。文学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如果创作者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感情丰满,即使表现力比较普通,也不至于太散漫。因为生活阅历丰富,创作起来自然概括性就比较强,而不会顺笔写来,漫无边际,诗歌不象诗歌,散文不象散文。

       散文作为一大文种,讲究行散而神聚。它的语言上下连贯,可以天南地北,直抒胸臆。在抒情方面,是散文的一大优势。散文往往求全,完整叙述事物过程。诗和散文诗则取其一点、一线、一角,以点代面,以一当十,作简约性勾勒;散文多取块状结构,洋洋洒洒,铺叙成篇,每有冗长拖拉、烦琐罗嗦之弊。散文则讲究整体的布局和周章的结构安排,看似用心良苦其实有时也是作者的无心为之,正所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不刻意不矫揉造作,不为赋新词强说愁。散文则不依赖于突如其来的灵感而更注重生活阅历的积累,散文更讲究细节的感人,更讲究通篇的令人感动和使人动容。从散文的发展趋势看,逐步走向分化,已经形成了各种独立的新的文体,议论性散文,演化为杂文;叙事性散文,派生出报告文学。散文力求写景如在眼前,写情沁人心脾。作者借助想象与联想,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实而虚的依次写来,可以融情于景、寄情于事、寓情于物、托物言志,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实现物我的统一,展现出更深远的思想,使读者领会更深的道理。

       现代诗与散文划不清界限,除了表现形式的问题之外,还与其内容也有一定的关系。只有不断地深入生活,深入基层,取得丰富多采的生活经验,不断地磨练自己的写作技巧,使它能够如裕地把所感受到的东西恰到好处地表现出来,这样的诗,就算是有“散文诗”的特点,也不会被人们认为其与散文界线不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