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种行为为啥在贾府大行其道?秦可卿袭人皆因此被高看,受重用

 云卷云舒说文史 2023-07-21 发布于吉林

《红楼梦》中有一个谜一样的人物,她就是宁国府贾珍的儿媳,贾蓉的媳妇,小名唤作可儿的秦可卿。秦可卿上能通天,下能落地。来历不明,背景深厚,虽然在《红楼梦》开篇不久就早早逝去,但却引出很多情节,成为整部《红楼梦》中颇为关键的人物。

《红楼梦》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境 警幻仙曲演红楼梦”。宁国府中梅花开得绚烂,贾珍的媳妇尤氏为表孝心,备了宴席,邀请荣国府诸夫人过府赏梅。随行的宝玉喝了点酒,有了困意,便到贾蓉媳妇秦可卿的卧室睡了一觉。

这一觉可不简单,宝玉竟然做了一个不同寻常的梦。梦到了太虚幻境,看到了“十二金钗正册”、“十二金钗副册”等不可泄露的天机,还梦到了警幻仙姑的妹妹,而这个警幻之妹,竟然长得就是秦可卿的模样。

天上的秦可卿如虚如幻,地上的秦可卿同样让人疑窦百生。贾家位列四王八公,门第何等显赫。宁国府贾敬、贾珍、贾蓉更是三代单传,中国联姻自古以来讲究门当户对,但到了秦可卿这,所有规矩一律可以更改。

《红楼梦》中记载,秦可卿的父亲秦业是工部“营缮郎”,与夫人婚后多年无子。秦可卿是秦业从育婴堂抱来的女孩。这女孩好模样、好品格。因为秦业与贾政有旧,所以一路绿灯嫁到了宁国府。秦可卿的到来,得到了荣宁二府所有长辈和同辈的认可和喜爱。秦可卿的能量不可谓不大,为人处世不可谓不通晓。

秦可卿出身虽然不高,但按贾母在清虚观打醮时,对给宝玉提亲的张道士说,只要女孩容貌好,性格好,家里没钱也没关系这一点看,在子女的婚姻关系中,门当户对不是贾家的硬指标。所以容貌与性格俱佳的秦可卿,才能嫁给贾家三世单传的贾蓉。

秦可卿固然是人中翘楚,让人疑惑的是,如此好品格的秦可卿,对自己的出身之地秦家,却忘恩负义到了让人匪夷所思的地步。

贾母让张道士为宝玉打听着合适的婚配对象时,说过家穷没关系,不过帮她娘家几两银子。由此可见,贾家的规矩也是要提携亲戚的。

贾家联姻可以不在乎门第,但也不会让亲家过得太寒酸,丢贾家的人。可秦可卿出嫁后,对秦家却弃之如旧履。

秦可卿对秦家最大的回馈,就是让弟弟秦钟入了贾家的私塾。养父秦业为了给儿子凑几十两银子的拜师费,竟然要费尽心思。而秦可卿对此却置若罔闻。

贾家连八竿子打不着的,刘姥姥这样的所谓亲戚来打秋风,都会好赖出手20两银子。但秦可卿对娘家的不闻不问,在贾家却似乎成了理所当然的事,贾家诸长辈也对此毫无微词。

和秦可卿一样做派的,还有宝玉房中的丫头袭人。贾母将袭人给宝玉的时候,书中就介绍过,袭人这个人是有些痴根子的。服侍贾母的时候,心中就只有一个贾母;后来给了宝玉,袭人的心中便只有宝玉一人。

不念过往,不计旧恩,只看眼前,这种形事做派,秦可卿和袭人何其相似?贾家对袭人的“痴”,大加赞赏;对秦可卿的负恩,也视而不见。贾家的道德标准真是让人看不懂。

秦可卿从小被秦业从育婴堂抱回家,从小到大,秦业夫妇对她也是悉心照顾,着意抚养的。没出嫁前的秦可卿也是父亲膝下爱女,千娇百宠。但嫁到了贾府后,秦可卿的心中就似乎只有贾家,而没有秦家了。

自己出嫁后,父亲和弟弟的生活怎样?她不在意。虽说“扶弟魔”是女孩儿不该有的观念,但秦可卿的做法未免过于决绝。

四王八公,位极人臣家的亲家,家里竟然寒酸到连儿子20多两的学费都拿不出来。秦可卿把“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这个古老的观念,贯彻得无与伦比。

秦可卿对自己的母家如此冷酷,但对贾家却殚精竭虑、一腔热血。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秦可卿在贾家能够得到上至贾母,下至仆妇都将她视为可人,仅有容貌是不够的。为了得到贾家人的欢心,秦可卿一定做了很多功课。

秦可卿弥留之际,想的也依然是贾家。回归警幻仙子处复命前,给荣国府的管家,她的闺蜜王熙凤托梦,提醒王熙凤居安思危。秦可卿嘱咐王熙凤在祖坟周围多置田庄、房舍、地亩,作为贾家日后保全之需。

秦钟对秦可卿的死亡毫无悲戚之意,在为秦可卿送葬的途中,还和小尼姑调情。这固然说明了秦钟为人的不堪,但也从一个侧面,昭示了秦可卿、秦钟姐弟感情的淡薄。

秦家的这个养女,虽然顶着秦家的名,受着秦家的恩惠,但对秦家却毫无反哺之意,一心迎和婆家,秦可卿此举算得上忘恩负义。

忘恩负义在讲究孝行天下的时代,本是大逆不道。但贾家从上至下却视为理所当然。虽然对秦可卿的做法,贾家没有人人称道,但从贾家对同样只认眼前不看过往的袭人的重用,可以判断秦可卿的做法,符合贾家的用人标准、道德理念。

行不端,坐不正,不思感恩,轻慢过往则不能长远。这是否也是贾家从兴旺走向没落的原因之一呢?将忘恩负义当成优秀品质,贾府的道德标准真是让看不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