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亩产万斤的红薯,大饥荒可救了不少人,为啥不能成为主粮的替代品?

 新用户9573cHHO 2023-07-21 发布于浙江

一杯奶茶,温暖了整个冬天,你考上了清华,他考上了北大,我烤上了地瓜,烤地瓜、烤地瓜,又香又甜的烤地瓜。

冬日里的烤红薯能替代西方奶茶“捧在手心的温暖”,你的奶茶有我的红薯。好吃不贵,香喷喷的。

红薯又叫番薯或者地瓜,四川等地也有叫“红苕”的,是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属于异花授粉,原产于美洲大陆,在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后,开始向全世界安家落户。

人们常把中国引进番薯第一人叫“陈益”,广东虎门北栅人,1582年从越南冒死带回薯种。

还有在1593年的福建长乐人,“陈振龙”同其子“陈经纶”偷渡带回薯种,甘薯因来自域外,闽地人因此称之为“番薯”。

“偷”回来的红薯,对我国的重大意义,明朝中后期通过福建、广东、云南三条路路线传入我国各个省市村落。

红薯有着适应力强,无地不宜的优良特性,产量奇高,“一亩数十石,胜种谷二十倍”。

加之“润泽可食,或煮或磨成粉,生食如葛,熟食如蜜,味似荸荠”,所以能够很快向内陆传播。

在十七世纪初,江南水患极为严重,五谷不收,饥民流离。乾隆时期,各地直隶都是由官方提倡栽种。

自此由皇上“敕直省广劝栽植”,朝野上下积极推动,番薯的种植很快在全国兴起,并成为仅次于小麦、稻米、玉米的第四大粮食作物。

1733年番薯传入四川,1735年传入云南,1752年传入贵州,直到番薯的踪迹遍布全国各地。

很多外来物种传入我国,极大补充了当时的粮食生产短板,而辣椒的传入,更是丰富了人们除了盐和糖的味蕾。

据野史数据来看,这些外来作物引进中国后,再加上当时的相关扶持推动政策,仅仅用了100多年,人口就从明末的7000万,到了乾隆年间已有3亿人,奠定了近代中国的人口基础。

红薯传入我国之后,因它好种易活,产量奇高,又因几个朝代的广泛推广改良,直到近代,亩产均在6000斤到6000斤左右,高产之时可达万斤。

红薯产量这么高,究竟是什么原因,致使红薯不能成为主粮呢?

答案可能会颠覆你的常理认知,可不仅仅是因为红薯吃多了会成为行走的喷气机,还有红薯那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我们这儿的老人说,“一斤山芋二斤屎,回头看看还不止”

红薯在农村里最大的作用就是拿来喂猪,几毛钱一斤,后来发展成了烤红薯,做成各种美食糕点小吃,还可以酿酒、加工成粉条、淀粉制品等等。

在大饥荒的期间,没有什么食物比红薯更充饥,在古代可是赈灾首选,所以在清朝,乾隆举国推广。

不过红薯可不只是拿来喂猪的,也不仅仅只是拿来烤红薯,它的价值也是蛮多的。

比如烤红薯18元一斤,烤土豆片一块钱一片,炸洋芋8块钱一小碗,红薯原材料成本不到一块钱一斤。

红薯进了城就是高价了,想想大米小麦才多少钱一斤,精益求精的今天,高品质的红薯价格自然翻了百倍。

大部分种植的红薯,其口感可没有烤地瓜那么甜,甚至还没有土豆好吃,这类红薯品种,只能拿来喂猪和家禽。

从营养价值来说,红薯比不上土豆、玉米、小麦、稻米。尤其是蛋白质不足5%,长期作为主食会导致营养不良,吃的多拉的多,身体被掏空了一样。

老一辈的苦命人,对红薯那是记忆犹新,那个清贫的年代,没啥条件,几斤红薯兑上半斤不到的米,一大家子人口也多,一人一碗红薯稀饭,扛上一天饥饿。

直到今天,儿女们想吃点红薯,老人们都会感叹道“这辈子,吃得够多了”。那么没有米的时候,为啥不能光煮红薯吃呢?

现代科学微观技术对人体理解得透透的,人体活动所需的热量,70%是由体内糖类供给营养,也就是碳水化合物。

红薯虽然能够短时间充饥,但红薯转为糖类物质很缓慢,人体得不到足够多的碳水化合物,所以才会感觉到很快就饿了。

红薯含有较高淀粉物质,会与口腔中的酶产生反应形成液态口水,那么吃多了肯定会大量分泌口水,也就是老人常说的清口水,这样就会有特别想吃肉的知觉。

如果空腹吃多了,也会在胃里持续发酵,形成很多胃酸,腹部就容易产生胀气,只有通过放屁缓解胃里的胀气,其味道可难闻了。

如果红薯成了主粮,不用说,人人都是行走的涡轮增压喷气机。

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院士,及多位科学家,把我们中国人的饭碗,牢牢地抓在了自己的手里,粮食问题不再是短板。

由于生活越来越好,米面油肉已经不愁吃喝了,选择的种类多了,谁还会稀罕将口感不咋地的红薯作为主食呢?

就好比在四川农村,虽然红薯稀饭依旧是百姓的时常早餐,但绝不是以前那样的清汤寡水,红薯已是蜻蜓点水罢了。

自家种的红薯,基本上都拿去喂猪了,可能吃的红薯尖都比吃的红薯还多。

总而言之,红薯如今不再是作为主粮的原因,不是吃多了会放臭屁,也不是烤地瓜太贵吃不起,而是我们的生活太好了。

中国人也就是近代三四十年才吃得饱,不再需要红薯来充饥了,高品质的红薯,已然成了辅食,价格也是翻了百倍。

想当年,红薯干、蒸红薯、煮红薯、烤红薯,各种吃法都试遍了,地瓜是顿顿必备,今天地瓜,明天地瓜,后天还是地瓜。

虽然地瓜不缺管饱,但真的是吃够了,连吃一周就得冒清口水,怎么办?能保证饿不死人,不吃就得挨饿。

喜欢这篇文章,请您点个赞和在看哦!

交个朋友,微信号:daozhidao8888

点击下方关注公众号,持续更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