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好心情心理疏导:放下,你就快乐了

 好心情心理门诊 2023-07-21 发布于北京

人,总是喜欢跟自己较劲,跟他人较劲,放不下执念,也过不好一生。

断了联系的朋友、有点瑕疵的作品、控制不了的事实、满足不了的贪念……

放下,从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而跟自己过不去,却总是生活常态。

拧巴的我,为什么总和自己和解不了?

当我们学会接纳自己的不完美之处时,我们才能真正追求内在的成长和个人满足。

但投射到现实生活中时,

接纳自己这件事,有时候却很难。

对自己的身材有着苛刻要求的文文,就总和自己的体重较劲。

身高一米六五,体重只有九十斤,但她依旧不满意。

减肥这件事,她不是一时兴起,而是断断续续,用了人生十几年的时间。媒体上鼓吹的女性身材焦虑,自打文文有爱美之心那天起,就深深刺痛着她每根神经。

对于她来说,忍了十几天的清汤寡水后,突然暴食,然后催吐,再次控制饮食,最后无限循环,司空见惯,生活常态,没有最瘦,只有更瘦。

她也时常自责,在追求身材极致完美这件事上,就是控制不住和自己较劲,自我PUA,总陷入习得性无助的状态。

道理都懂,但为啥接纳自己这件事,做起来却很难?人为什么总无法停止苛责自己?

有时,我们可能会使用防御机制来抵御对自己的真实感受和欲望的认知。所以,对一些人而言,拒绝和自我和解、和他人和解,其实也是在面对内心冲突和困扰时,采取的一种心理策略。其实,很多人对自我也没有一个清晰的认知。但殊不知,自我评价对自尊和自信程度的影响却是不容小觑,再加上我们总习惯和别人比较又比不过时,就会感到不足和自卑。

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当然也会有些不健全的人格。对一些有完美主义倾向的人而言,他们对自己的期望和标准可能很高,对任何不完美的事物都难以容忍。如果无法达到这些标准,就会陷入自我批评和贬低自己的牢笼。

放下,你就快乐了

你越在意什么,到最后越容易失去什么;你越焦虑什么,就越容易发生什么;你越抑郁,负面的东西就会越牵扯你的注意力。

其实最好的状态就是,尽管我与众不同,有缺陷,但我依然认可自己。

放下执念、得失、自我批评,让心归零。

懂得放下,你也就快乐了。

就像微笑型抑郁症的人群,会通过表面和常人无异的笑容面具,来假装自己的正常融入。但是内心,却早已千疮百孔,腐烂生根。焦虑和抑郁涉及的是更深层次的情感和思维过程,而不仅仅是表现在人前的外在行为。

心灵生病了,面具只会掩盖我们内在的困扰和挣扎,但却并不能真正帮助我们应对这些心灵困苦和肉体折磨。

这种伪装方式不会长久,只会带来更多的压力和痛苦,直到有一天,你的心弦会完全崩裂。

所以,内心真正接纳自己,才是彻头彻尾的放下。

而放下,第一步就是学会接纳。放过自己,也放过他人。

接纳自己,试图与内心和解;接纳外界,试图与世界和解。

心理治疗中,有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叫做接受认知行为疗法,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和改变负面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本质上也是如此。

那要怎么做,才能既不违背自己的内心,还能和「外界的评价和眼光」达成微妙的动态平衡?

第一,通过深入思考和自我内观,明确自己真正重视的事情和核心价值观。学会接受自己的缺点和不完美,并培养对自己的积极评价。慢慢地,即使面对外界的评价和眼光,你也能更好地保持内心的平衡和自信。

第二,自我觉察让自己不舒服的地方,给自己一个信号。也要知道自己的边界和不能妥协的底线在哪,知道何时说「是」,何时说「不行」。

第三,在尊重他人的前提下,用批判性思维审视外界评价和眼光的合理性和真实性,通过自我反思和分析来决定是否接受或采纳,坚持自己的观点和价值。

第四,弹性微调自己的心理系统,顺应自身处境的变化,给自己更多的可能性。当我们的大脑接收到外界不一致、混乱的信息时,心理系统可能会变得不稳定,容易焦虑抑郁。顺生命之势流动,真正的接纳才会发生。

第五,所以,在生活中,需要我们不断培养自己的心理韧性、重构不健康的思维模式,培养积极和灵活的思考方式,定期检视自己的心理期望和目标,使之与现实情况相符,然后设定合理和可实现的目标。

接纳,就是放下的智慧。

接纳是一种力量,也是一种勇气。

放不下过去,走不到未来;

放不下执念,走不出解脱;

放不下错误,走不向成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