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议杜甫“安史之乱”时期的诗歌内容

 凤凰山居士 2023-07-21 发布于江西


摘要:在“安史之乱”时期,杜甫在诗歌里充分表达了自己的主张,以强烈的透视现实的能力,关注民生,深切同情人民疾苦,以诗反映穷兵黩武的黑暗现实,反映赋役压迫人民生活;关注国运,深刻反映时代面貌,以诗歌反映国家多舛的命运,表达对祖国真挚热爱;关注政治,深挚表达美好理想,揭露统治者阶级压迫剥削。因此他写的诗成为了这个错综复杂、变化多端的时代的一面镜子。

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歌创作真实地反映了当日的时代面貌,历来被称之为“诗史”。他的创作方法是继往开来、金声而玉振,故被前人尊称为“诗圣”。杜甫出生在一个“奉儒守官”的家庭。從小好学聪颖,接受的是儒家传统教育和盛唐文化的熏陶。童年时代,他长期居住在文化兴盛的洛阳,受过比较系统的诗歌训练。青壮年时代,正逢海内生平、社会富庶、国势强盛的“开元盛世”,这给予了他很大的激励,有一股锐意而对未来的前程充满信心。他先后三次漫游了祖国各地,广泛地接触了社会各阶层,开阔了视野。天宝十五载(755),安史之乱爆发,当时杜甫正在奉先县探家,次年历经千辛万苦,与难民为伍携家逃到鄜州羌村。不久又只身北上肃宗设在灵武的行在,中途被暗示叛军俘获,押送长安,过了一段陷贼生活。直到至德二年(757)他才逃出长安,“麻鞋见天子”(《述怀》)授左拾遗。但后来因为房琯辩护,旋被解职。之后就过着几近流浪的生活,目睹了在最高统治者的扩边政策下,农业经济、人民生命财产所遭受的严重破坏,由此对人民的苦难表示深深地同情,深刻地认识了现实社会。这些坎坷的境遇和动荡战乱的现实社会生活成为了杜甫诗歌的源泉。正如冯至说的:“他面对许多残酷的事实,既不惶惑,也不逃避,而给予严肃的正视。他既有热情的关怀,也能作冷静的观察,洞悉时代的症结和问题所在。”(1)杜甫背负着对国家和民族任务的沉重责任,忠实描绘时代的面貌和自己内心的感受,使他的诗歌内容充分体现出关注民生、关注国运和政治、反对不义战争的现实主义思想。本文只就杜甫在“安史之乱”时期的诗歌思想内容浅谈个人所见。

一、关注民生,深切同情人民疾苦

杜甫的一生是逐步走向民众,走向社会底层的一生,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忧国忧民。特殊的生活道路和儒家的民本思想,是他终身关注人民生活,同情人民的疾苦,在他的诗歌里忠实地反映了广大人民被残酷压榨、暴虐奴役的痛苦以及他们对这种处境的不满幸,表达广大人民的内心愿望,充分地显现出当时黑暗、战乱的时代特点。

(一)以诗反映穷兵黩武的黑暗现实

杜甫亲身所遭遇的战争,以安史之乱最为剧烈而且也较长。他看到的是“万人尚流冗,举目惟蒿莱。至今大河北,化作虎与豺”(《夏日叹》)的惨状,因此他将自己身经目击的情景生动地记录了下来,深刻反映了当时统治阶级穷兵黩武的黑暗现实。

著名的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傅庚生在《杜诗散绎》中曾经这样评价杜甫:“他出身于一个日趋没落的官僚地主家庭,在朝廷上又没有什么'靠山,自己又秉持着骨鲠的与世不偶的性格,通过生活经历再日益扩充了他的人道主义思想,同时从被压迫的在社会底层的人民来考虑问题。”(2)这种关注人民现实生活的思想在杜甫的诗中比比皆是。如安史之乱前,他就有揭露不义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的《兵车行》,控诉了唐玄宗长期以来的穷兵黩武,连年征战。诗中一句“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深刻的揭露了战争给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的社会现实。杜甫大胆地把矛头指向最高统治者,从心底迸发出来的强烈抗议,充分地表达了诗人深不可遏的悲愤之情,具有深刻的现实思想内容。

(二)以诗反映赋役压迫人民生活

战乱使杜甫走进了流亡队伍,统治阶级的生活骄奢,战乱中的人民被赋役压迫的疾苦,诗人报国之心几遭挫败,又加上生活上颠沛流离与贫苦,使杜甫逐渐走向人民,深刻地认识了现实社会,使他的诗歌创作达到现实主义的高峰,充满突出的爱国思想和悲叹黎元之情。

在西蜀和荆楚的长期忧患岁月中,更直接地接触到苦难的人民,他念念不忘“苍生未苏息,胡马半乾坤”(《建都十二韵》),时时忧虑“人今罢病虎纵横”(《愁》)。他这时反映人民受赋役压迫的诗歌的思想深度有了明显的提高。他忠实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后在地方军阀势力互相残杀,和吐蕃、回纥侵扰的情况下,朝廷更加重了对人民的勒索、搜刮。这时,人民被抢夺一空,已经是“欲须供给家无粟”(《黄河二首》)了,甚至出现了“空村唯见鸟,落日未逢人”(《东屯北崦》)的凄惨景象。

乾元三年(760)的春天,杜甫求亲告友才在成都浣花溪边盖起了一座茅屋,总是有一个栖身之地。不料八月的一场大风大雨撕破了茅屋,给生活窘迫家庭带来了严重的威胁,他由此而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名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天灾人祸、忧愁交织,他希望战乱早点平息,政治上的黑暗早点过去。诗人最后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理想呼声,通过自身的痛苦,联想到了苦难中的人民,从而提升了使人民“俱欢颜”的理想,表现了诗人对人民的关心和热爱之情。这些难能可贵的思想,这种苦身利人的精神,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如白居易在《新制布裘》说“安得万里裘,盖裹周四垠。稳暖皆如我,天下无寒人”,正是受了杜甫这种精神的影响。

二、关注国运,深刻反映时代面貌

杜甫的脉搏是和国家命运一起跳动的。他的喜怒哀乐是以国家的盛衰存亡为转移的,因之在他的诗歌中突出地关注国家命运、全面地反映了时代这一重大主题。这样的主题主要体现在他的众多战争诗歌中。

(一)以诗歌反映国家多舛的命运

杜甫对战争的态度是因战争的性质不同而不同,正如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学者曹慕樊评价的那样:“杜甫对战争的态度有四种观点,一是对外国的侵略战争是极端反对;二是对国家内部的分裂割据战争,他是站在国家统一的立场上,坚持'武定祸乱的;三是对农民起义,他是站在地主阶级的立场上,主张镇压;四是对封建阶级内部的互相火拼,他是站在同情人民的立场上,坚决加以抨击”。(3)古典文学专家傅庚生也这样评价杜甫:“认识到当时封建王朝对外族的侵略战争,牺牲最大,给社会留下的创伤最惨痛,也是最大的不平,于是他的人道主义表现为非战思想”。(4)可见,杜甫的对战争观点是非战思想,体现了其积极的一面。

安史之乱的几个重大战役,如潼关之役、陈陶斜之役、相州之役,杜甫都有诗反映,并表现出他对战略方面的正确看法。如“三吏”“三别”就是最有代表性的作品,这组诗揭露了叛乱战争给国家和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这六首诗不是单纯地反映了人民的痛苦,而是更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矛盾。冯至评价说“这种矛盾并不像长安时期的诗里所说的杜甫个人入仕与归隐两种心情的冲突,而是在封建社会里一个爱人民、爱祖国的诗人在人民与统治者中间感到的剧烈冲突。”(5)这组诗揭露了叛乱战争给国家和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这组诗完全是人民的诗,是人民在艰难困苦之中求生不得、求死未忍的诗,每个字都是以血泪写下的。故从白居易开始就不断被人称赞为“诗的模范”,它继承了《诗经》和汉乐府的传统,影响着后代许多进步诗人。

(二)以诗歌表达对祖国真挚热爱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是杜诗的创作基点。杜甫一生行事和他的诗作都证明着他关心人民的热情在任何处境下都从未冷却,这种对国家对人民怀着深厚的感情,在许多诗中都有所体现。如在《春望》中诗人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悲叹国家的残破,伤心地对着三春花鸟而泪珠四溅。可是七年以后当他在梓州听到安史叛乱已告平息时,诗人又为国家的中兴而激动得泪满衣裳:“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种手舞足蹈、欣喜若狂的神态,千载而下,犹宛然如在眼前。这两首诗,虽一喜一悲,但都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炽热的感情以及对人民生活的极大关注。

三、关注政治,深挚表达美好理想

杜甫在安史之乱时期所写的诗歌不仅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表达他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关怀与同情,而且还揭露了唐王朝统治阶级在政治上的腐朽、生活上的奢侈和道德上的败坏,谴责了他们祸国殃民的种种罪恶,同时他还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和社会理想,用这种政治主张和社会理想批判统治集团,并传达出广大人民的愿望。

(一)以诗歌抒写心中美好的愿望

杜甫一生始终痛苦地思索着国家衰败的症结所在,探求着摆脱内外交困局势的途径。他殷切地希望恢复唐王朝建国之初那种欣欣向荣的景象,希望重见“开元全盛日”那种“叔孙礼乐萧何律”、“公私仓廪俱丰实”“男耕女桑不相失”(《忆昔》)的政治休明、经济繁荣、社会安定的世道。他反对侵略战争,主张统治集团提高道德修养,做到上下节俭,百官廉洁,减轻赋税和劳役。

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七月,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便去投奔肃宗皇帝,途中被叛军俘虏,带到长安,因为他的官位卑微,未被囚禁,但困居长安九个多月。春天又来到了长安城。对祖国有着无限深情的杜甫,多么希望自己的国家也出现一个春天的局面!然而,祖国的春天一去不复返了!现实让他睹物神伤,高度凝练地写出了名篇《春望》。在四十个字里熔铸了诗人看到长安被叛军攻破后,遭到了惊人的破坏:叛军焚烧宫室,杀戮人民和唐朝官员的家属,人民朝不保夕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国破山河在”,只有山河依旧,世事已全非,昔日繁华的都城,已被践踏得满目疮痍,所以诗人黯然流泪。诗中一“破”一“深”令人触目惊心,全诗沉着蕴藉真挚,它形象地表现诗人“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北征》)的爱国感情。

(二)以诗歌揭露统治者阶级压迫剥削

杜甫曾希望“君如尧舜”的幻想最终还是破灭了。身经各种战乱和看到的灾祸,他更进一步地看到了人民的疾苦。在安禄山势力猖獗的时候,他冒死从沦陷的长安投奔行在,参加抗战政府,表现了他的爱国、爱人民的精神。因此唐代文学研究学者金启华在《杜甫诗论丛》中对杜甫这样评价:“他的诗,表现了重大的具有时代意义的主题,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充满了同情当时人民生活疾苦的感情。他是个'政治诗人,他的诗是政治诗。”(6)

杜甫虽然出身于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家庭里,但他却能由怎样炫耀自己的家族到转为爱祖国,从抒写个人的情感转到反映人民的生活,他超越了他的阶级局限性,能走到人民中体验到被统治阶级压迫和剥削的人民生活,体味人民的疾苦。他用诗歌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时代面貌,无情而严肃地批判和暴露了封建社会里残酷剥削和黑暗统治的丑恶。

杜甫诗歌内容极其丰富,被前人评为“地负海涵,包罗万汇”(胡应麟评语),是很确切的。他善于用高度概括的艺术手法反映丰富多彩现实生活、揭示生活的本质,他的诗歌,具有鲜明的爱憎,是时代的一面镜子。他写他的时代和他自己的生活都是蘸着血泪,沉郁顿挫隐含着悲哀,但字里行间却是他那百折不回的乐观精神让千百年来的读者精神焕发,意气高昂。杜甫一生关怀国运,蒿目民难。他的诗继承了《诗经》、魏汉乐府及初唐陈子昂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又经过自己毕生努力,拓宽和加深了现实主意诗歌的题材和反映现实的深度和广度,使诗歌艺术和风格、技巧更加丰富多彩,对后世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

注释:

冯至:《杜甫传》,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1月,第一版,第184页

傅庚生:《杜诗散绎》,陕西人民出版社,1979年4月,第一版,第123页

曹慕樊:《杜诗杂说》,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5月,第一版,第49页

傅庚生:《杜诗散绎》,陕西人民出版社,1979年4月,第一版,第167页

冯至:《杜甫传》,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1月,第一版,第75页

金启华:《杜甫诗论丛》,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1月,第一版,第111页

参考文献:

[1]傅庚生.杜诗散绎[M].陕西人民出版社,1979年4月.第一版.

[2]張燕瑾.唐诗选析[M].天津人民出版社,1979年11月.第一版.

[3]曹慕樊.杜诗杂说[M].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5月.第一版.

[4]陈贻焮.杜甫评传上、下卷[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8月.第一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