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焦点解决短程治疗在困境青少年个案服务中的运用 | 社工课

 社工客 2023-07-22 发布于广东

一位妈妈前来求助,说起她家一个不太爱说话的孩子,因为失业和失恋的双重打击,近两年几乎没有主动走出过家门。

在妈妈的身上我看到了急迫、焦虑和无助,我在倾听的过程中,脑子里面一直在思考:我能做些什么?

什么是SFPT

焦点解决短程治疗(Solution Focused Brief Therapy,SFBT),侧重服务对象所拥有的的资源和优势,较侧重关注问题本身的传统个案手法,它更加侧重如何解决问题。

常用的方法有奇迹问题、问题应对、例外、称赞、关系问句和使用量表。



技巧使用

一)一般化。

“其实,人生中会遇到很多怪兽,大多数人都会经历过工作、感情不太顺利的时候,这个时候我们感觉到难受,是很正常的……”;

这是在第一次见面时,我尝试使用的方法。

我的目的就是向他传递:你很正常,你的状况很正常,你的问题正常……。

同时,我也结合优势视角的彩虹屁,跟他梳理了他的成长经历和自身优势,告诉他其实你很优秀,你有不错的外貌、学历、工作经历等,你所经历的这一切都是有成长意义的,总而言之,你很强大,问题很小。

借此让服务对象接纳自己的现状和问题,降低服务对象对未来的担忧和恐惧。

(二)应付问句。


“听你分享,刚开始的时候,有一段时间你连自己的房门都没有出。你是如何做到没有让这个情况恶化,勇敢尝试走出房门和爸妈一桌吃饭的。”

在沙漠中饥渴的人看到半杯水,悲观的人会说只剩半瓶水了,乐观的人会说我们还有半瓶水。

每个服务对象现在的困境,一定存在着一些不成功的改变历程。

应付问句能很好的找到服务对象的改变成效和给予服务对象改变的勇气,你看你多厉害!居然没有让情况变的更加糟糕。

你看你多勇敢!经历了这么多次失败的尝试,你依然有勇气为解决问题而努力。

(三)例外问句。

“有没有你觉得很想出去走走的时候,那个时候发生了什么?”

这是第四次跟进服务对象中的片段。

爸爸抢着说还是有的,有几次周边新开了餐厅,他愿意走出去,点菜、接待都没有任何问题。

我问:“还有吗?”妈妈补充了一下,旅游、电影等例外的情况。我曾经在杨家正教授的《迎刃而解》这本书中,看到例外问句治疗尿床的案例,觉得很神奇,如同此刻。

我问回案主,如果爸妈带你出去吃饭、看电影、旅游你会愿意出去吗?他回复愿意。

于是,我顺势给他们布置了家庭作用,让他们制定集会计划。

(四)奇迹问句。

我问“如果奇迹发生,你穿越时空来到了5年后,你看到了未来的自己。这个时候,你已经足够强大,过上了理想中的生活,你看了什么样的场景?你的生活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服务对象回答:“我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有一个非常温柔的妻子,生了两个孩子,我们偶尔会去旅旅游,家里还养了一条金毛……”

我回答:“真是一种令人向往的日子,我刚在你的描述中听到了工作、爱情、孩子、狗狗等,我们来规划一下,如何才能一步步实现梦想好吗?

在本次面谈结束的时候,服务对象说:“我好像没有那么迷茫了。

(五)关系问句。


“如果,此刻你战胜了这个怪兽,谁是第一个你想告诉的人?”

服务对象回答“我的妈妈,她为我付出了很多。”

“当你妈妈看到了你的改变,她会说些什么?”

人是“社会人”,关系问句能够增加服务对象改变的内驱动力,也能够让服务对象站在自我外去思考。

反思

在这个个案中,我按照降低服务对象的改变焦虑——探索服务对象自我尝试和成功经验——以奇迹和关系作为内驱的顺序,依托服务对象自身的力量战胜困扰着他的怪兽。

我们都知道,很多问题是跟环境相关、跟童年经历相关……

在寻求起源的时候,容易陷进“无穷尽的追问中”。

而SFBT不再纠结过去的经历,不问问题缘由,只有尊重、接纳和如何做。

我想起了一句老话,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常想一二。

如果把案主用刻度问句来打比方,他们处于黑暗中的时间可能占比80%,但是SFBT能够找到他们20%的例外,通过不断强化和“如若有效,宜乎多做”,为案主带去燎原的光明。

它关注如何解决问题
而不是发现问题的原因
强调每个人都是解决自己问题的专家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的基本理论
应用方法与技巧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技巧与运用》
限时5折
扫码拿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