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斯坦福大学人生设计课》 | 重新定义问题

 新用户69504EuS 2023-07-22 发布于云南

  斯  坦  福  大  学  

  人  生  设  计  课



斯坦福大学人生实验室的创始人比尔·博内特和戴夫·伊万斯告诉我们,在生活中,会有无数问题不停地出现,而我们极需对自己进行人生设计。

在设计人生的过程中,我们能够了解自己究竟想要什么、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如何拥有自己理想中的生活。

这不是一本鸡汤书,而是一本实操性的职业生涯指南,教会我们如何用设计学的理念和思维来规划人生。

这样的一些论调的,但因为这本书是我一个非常信任的朋友推荐的,所以我还是决定一探究竟。

读下来发现,这本书确实能给我们解决问题提供很多不错的思路。

书里所谈的设计思维和传统的规划思维有很大不同。

简单罗列几点:

  1. 不要坚持初心,而是重新定义问题。

  2. 不是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向,而是拥有很多个选择。

  3. 不要“做出决定,坚定执行”,而是“边走边看,低成本试错”。

就这几点是不是就和我们以往的认知有所不同?不同才好,不同我们才可以看见更多的不同的可能性。

这本书介绍了设计思维的5种基本心态。

分别是:好奇心、实践、重新定义、专注和深度合作。

它们如同5个设计工具,我们可以利用它们建造一切,包括我们热爱的生活。

5个工具的讲解贯穿书本始终,我接下来会简单罗列几点“重新定义”。因为我觉得这部分非常重要,却又容易被我们大多数人所忽视。

思维误区:我应该已经知道自己的目的地了。

重新定义:只有你了解了自己现在的位置,你才能知道如何到达目的地。

知道自己在哪里,并且对自己的情况进行评估,并对生活进行盘点,清楚的描述自己的现实情况。

来回答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你最近怎么样?”

我们可以从健康、工作、娱乐、爱等这几个方面进行全面的自我评估。

这样的评估看似不重要更不紧急,但是评估过后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我们每个人都该定期来做这样系统的自我评估。

思维误区:我应该知道前进的目标。

重新定义:我不可能一直知道自己前进的目标,但是我会清楚自己的方向是否正确。

知道自己前进的目标肯定是好事,但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困惑和不解不可怕,暂时没有目标也ok。

考虑目标之前,我们更应该确立自己的人生观工作观,并反思自己的人生观和工作观。

拥有了清晰完整的人生观和工作观,我们就有了生活的指南针,帮助我们找到“正北”的方向。它们会在我们偏离航线时提醒我们。

有了指南针,我们知道了前进的方向,根据这个大方向,我们再来确立那些小目标。

思维误区:工作不应该有乐趣,因此它才被称为“工作”。

重新定义:乐趣会指引你找到适合你的工作。

拥有一份自己感兴趣的工作,简直是人生的一大幸事,但是又有多少人能在工作中感受到乐趣,又有多少人仅仅是因为“生活所迫”。

但当被问:“那做什么能让你感受到乐趣?”,很多人只知道自己工作时无乐趣,但是内心里根本就没有所谓的乐趣可言。

说到底,其一:自己还是不够了解自己,其二:思考得太少,实践得也太少。

好奇心为什么如此重要,实践为什么如此重要,就是因为好奇心会促使我们去实践,而实践,是我们认识的基础,更是认知升级的基础。

思维误区:我陷入了困境。

重新定义:我从来不会被困住,因为我总能想出很多点子。

针对这一点,我实在是不能更加赞同。

反观在我自己的工作中,有时我也会“一根筋”,在某件事上“卡壳”了,总觉这真是一件棘手的事,好像如果不按自己所想的那般发展,这件事就真已进行不下去。

往往这个时候,待我如实向领导汇报了工作的进度及遇到的实际情况,我的领导让我最佩服的一点就是,他从来不会觉得我们真的已陷入了困境。

他传达给我的状态就是:这没什么,我们还可以这样考虑。

甚至无一例外都能提出一些全新的点子,在他的“刺激”下,我仿佛也打开了思考的大门,许多之前想不到的好点子也能够迸发出来。

真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于是我也在不断要求自己,遇到问题时先多维度的思考,多想想,再多想想。

思维误区:我必须找到一个正确的想法。

重新定义:我需要很多想法,这样就可以为我的未来探索出尽可能多的机会。

许多时候我们容易让自己陷入一种错觉,那就是生活中存在唯一正确的想法。

但我们真正需要的是很多很多的想法,也可以理解为,生活中有太多种可能性,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不断去探索和实践,并发现尽可能多的机会。

思维误区:我需要找到最佳的生活方式,然后制订计划,实现它。

重新定义:有无数美好的生活(和计划)等着我,我可以自主做出选择,打造我的人生路。

我曾觉得,我应该考入事业单位或是公务员体系,认为这才是我最佳的生活方式。

当然,我也曾为此制定过一些计划,计划实施得怎么样不说,反正考过,同时也没有考上过。

而在几年前,我已放弃了这样的想法和计划。

首先这不代表我认为考公务员或事业单位不好,所以放弃。而是,我更加认为,人生可以有很多种活法。

生活的最优解不是只有一个,而是有很多很多个,每一个都能让我们体验到快乐和幸福,我们还可以适当的时候自主做出选择和调整,以使之符合我们内心的小节奏。

现在就让我们来摆脱惯性思维,更不要思虑过度,要做的是立刻行动起来。

思维误区:要想幸福,我就不得不做出正确的选择。

重新定义:没有正确的选择——只有好的选择。

什么才是正确的选择?

分享“保险”,对很多人来说,这并不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但于我而言,这就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思维误区:我们以结果评判我们的人生。

重新定义:人生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

结果是啥,结果就是人终究会化为灰烬。

我们每一天真真实实的体验才是我们的人生,悲伤也好,快乐也罢。

人生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