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多想一想,或许能更明白

 小挢流水人家 2023-07-22 发布于山东
Image
现在大学生找工作难,这个难只是阶段性的,是短时间内的。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并未改变,退休的多,新参加工作的少,这才是今后职场的大趋势。从大趋势看,未来普遍性的就业难题不会存在。只是现在比较特殊,大趋势的前面来了个反常的小趋势,要解决这个小趋势带来的难题,主要得靠时间一点点消化。
做培训,做演讲,结束后,很多人喜欢在PPT片子上打几个字,“谢谢聆听”。须不知这几个字大缪,看似谦恭,实则倨傲。“聆听”是敬辞,主语只能是听讲人自己,表示对培训老师和演讲者的尊敬,如聆听教诲。培训老师自己在台上讲课,又怎么能要求学员非得“聆听”呢?
一个堂堂的大机构,发了一纸文件,规定单位简称就是单位全称。这纸文件看得大家莫名其妙,纷纷猜测此中必有缘故。我觉得大家想多了,事情应该没那么复杂。大概就是这家单位不想继续使用以前的简称了,于是发个文把这个诉求说清楚,只可惜拟文件的人文字功底弱了点,没能把单位的意图准确、无歧义地表达出来。
现在出生的孩子少了,这对教育口的影响不容小觑。以大学为例,现在大学每年的招生规模已超过了每年新生儿的规模。这意味着,今后大学会没有足额的生源。大学办学理念有无可能调整呢?譬如,普通大学开放校门,让老年人上大学,让有学习意愿的老年人自由上学。再如,研究生招生,可让老年学生自由申报,学校根据老年学生的既往学业成绩与研究能力择优录取,宽进严出。
报考大学文科专业的事实:中文系的毕业生文章并不必然比理工科的毕业生写得好;学国际贸易、市场营销、企业管理之类的专业,工作中和不学的人相比,基本显不出优势来;在普通学校学会计专业,学法律专业,和在名校学会计专业,学法律专业,学成后,专业水平并无什么区别。大部分文科专业,即便不上大学,自学亦可成才。
对专业这个词的认知,我们要有所改变。职场上的专业和大学设置的专业,是两码事,二者不能完全混为一谈。职场上的专业指的是从事某一项工作时,需具备某种独到技能,只有具备这种技能的人,才做得了这项工作。大学设置的专业则是根据教学内容界定的,大学里的专业并不必然就是职场需要的专业。职场上的专业与工作方法、工作技能直接对应,职场上的专业是有就业壁垒的,专业是专业人才的保护罩。大学设置的某些专业似乎没有就业壁垒,学这些专业一不专于某项工作,二无从业经验积累,这样的专业或许将之称作通用知识学习更为恰当。
最难写好的文章是诗,诗的语言要含蓄,要凝练,要有文采,还要有韵律美。其次难写的文章是小说,小说是综合性最强的文体。小说需要构建一个故事做内核,并辅之以流畅洗练的文字装饰这个故事,力争让人有兴趣读下去。再次难写的文章是散文,散文的文字要优美、隽永,情感要真挚浓郁,以情动人,先打动作者再打动读者。论文和公文相对好写。论文写作是八股文样式的,它只需条理清晰即可。公文的写作基本是套路化的,提炼思想、拔高层次,再搞出逻辑与架构,多用些排比句,公文就会显得庄重和有气势。
开征房地产税的呼声一直都有,也在搞试点。有个担心,房地产税会不会转嫁到新购房人或租房人的头上,如果出现这样的局面,房地产税就可能继续推高房价。我倒觉得可以开征另一个税——加入外籍财产税,对那些加入外国国籍的富人征收一定比例的财产税。征这样的税,不会增加普通人的税负,还有助于促进税负公平,同时还能遏制财富外流。
企业扩张时,企业家要有闯劲。什么叫胆子大,抓住了机遇?什么叫无视风险,一意孤行?关键在于企业家对行业发展的态势是否做出了准确判断。一个新兴的行业,一段时间内产品是短缺的,这个时候企业大干快上就会赢得先机,高负债、高杠杆、高周转会让企业赚得盆满钵满。可过了这段窗口期,这个行业的市场会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企业涉身其间,接下来势必要参与红海竞争。这时企业家如果延续“三高”做法,依旧大肆扩张,他的企业就很可能在竞争中最先倒地。此一时,彼一时,企业家要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因势利导,不拘一格,市场变,经营策略亦变。
现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已少不了工业品的投入。种田离不开农药、化肥等农资产品,这些农资产品就属于工业品。农资产品的价格水涨船高,农产品的价格提高了,农资产品的价格也会相应提高。除此之外,随着农业机械大量投入农业生产,农业对工业的依赖进一步增强。农业机械同样会不断涨价,它们的折旧成本也会蚕食掉种田的增量收益。说起来挺让人心酸的,小农经济似乎无力对抗工业品对农业利润的挤占。
2023年7月21日于北京丰台

Image

Image

财税课2023

聚焦实务 立足疑难 训战结合

Imag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