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单2《地下》地铁奇遇

 一只特立的兔子 2023-07-22 发布于广东

《地下》这本书,没有任何外人的宣传,是我偶然在图书馆翻到的。看了介绍才知道,2019年看的长篇小说《1Q84》来源于此。

《地下》(Underground)是村上春树早在1997年出版的长篇纪实文学作品,但不怎么多人看也没多少人知道,直到《1Q84》2009年出版,相隔12年,小说反而引人注意,而纪实文学没几个人看。

其实,我也很辛苦的看完的,真心不容易,太压抑,我一度不想看下去,但为了继续充当村上春树的忠粉,支持下自己的偶像,我看了其他书再回来看完的。

1995年对于日本来说是极为糟糕的年份。

1月17日发生7.2级神户大地震(日本称“阪神大震灾”),三十万人无家可归,死亡人数最后超过6400人,《每日新闻》形容说“状况简直同刚刚战败无异”。

以为这就是最大的灾难了吗?不,还有的。

此后不到两个月又发生沙林毒气事件。

3月20日清晨,十名奥姆教信徒两人一组分成五路,其中五名钻进三条线路的地铁车厢,在上班高峰期时间用打磨锋利的伞杆尖端捅破装有液体沙林毒气的塑料袋。

毒气在密封的车厢和停车的月台上弥漫开来,受害者超过五千人(官方正式宣布3800人),其中死亡12人,更多的人苦于后遗症,有的终身致残。

沙林毒气是一种液体,所闻到的人,纷纷倒下,很像电影情节,但就是现实生活存在的,我看书的时候就在想,感谢深圳地铁每次过安检都是如此仔细,带的水必须喝一口才能通行,虽然麻烦,但更多的是在保护我们自己。

奥姆真教恰恰出现在1984年,最初仅有三名成员,在涩谷租用一个公寓套间,作为“奥姆神仙会”开始活动。提出的构想是:创造衣食住全部基于基本的所谓“幸福生活”,建立教育,医疗和就业机构,进而“转生”进入高层次世界。十一年后制造了这起震惊整个日本的恐怖事件。

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2019年国内发生的一件事,当时我写过文章的,一男一女拐带别人家的女孩,一起坠落水中,纷纷死去,进入另一个世界,死之前,男女没有在世上留下一分钱,只有对家人的欠债。当时我一个很好的朋友就说“细思极恐”,国内或许也存在这种“极乐世界”真教。

感谢连岳,这一年多来的敦敦教导,让我可以很清醒面对身边的一切。知道生活是苦的,学习是苦的,所以要在苦中作乐。

书中采访了60位受害者,每个人都是很普通的人,我们都可以在其中看到自己的影子,不管是早一点还是晚一点,碰巧就遇上了这起事件。也就是说不管是早一点赶上地铁还是晚一点赶上地铁,终究是逃不过的。

这本书让我很压抑,觉得太难了,虽然事情发生在1995年,25年前的事情,但日本那个1995年,和我们现在无异,1995年的时候,中国还没有电脑的普及,25年后,人手一部手机,有朋友说,我们是在弯道超车。世界只会越来越好。

书的后面章节,来自于村上春树个人的观点,本书更多的是采访受害者,篇幅很长,全书428页,是密密集集的文字,很难看下去。毕竟这是发生在别人的事,读者看是如此,村上春树长达一年的时间的采访,着实是很累的。

为了写《奇鸟行状录》那部小说,以前我就1939年的“诺罕门战役”做过周密的调查,越差资料越为当时帝国陆军运营体制的粗疏和愚蠢而震惊,几乎瞠目结舌。这种不必要的悲剧为什么会在历史中被视而不见呢?

一句话,诺罕门战败的原因没有被陆军领导层进行有效分析(分析固然在一定程度上做了,但那是相当随意的),其真正的教训根本没在后来发挥作用。陆军仅仅更换了几个关东参谋,而将关于局部战争的所有情报扣在内部不放。两年后(1941年)日本闯入第二次世界大战在那里以更为巨大的规模将诺罕门那样的愚蠢行径和悲剧重演一遍。

不知道为什么我想摘抄这段话,或许在我的生活中,总有很多的错误一而再的发生,而我的处理方式也没有发生改变。

《1Q84》村上多次提及物语,当时我看的时候不懂,在《地下》我找到了答案,

是的,假如你失去了自我,你也就失去了自己这一贯的物语。

物语当然是“故事”。“故事”不是逻辑不是伦理也不是哲学,那是你持续做的梦。你可能没有意识到,但你是在不间断地梦见那个“故事”的,一如呼吸。在那个“故事”里,你是有两幅面孔的存在,你是主体,又是客体,你是综合,又是部分,你是实体,又是影子,你是制造物语的厂家(marker),又是体验物事的选手(player),我们通过多多少少拥有这种多重物语性而得以在这个世界上治疗作为个体的孤独。

但是,你(或者别人,任何人)必须拥有固有的自我这个东西才能制造出固有的物语,如同车必须有发动机才能制造出来。这和没有物理性实体就没有影子是同一回事。然后,现在你把自我转让给了某个其他人,你在那里如何是好?

刚才的文字有点难,需要多次品味才能明白其中的道理。

书中60位人物,每个人都值得我们去看看,看书的好处就是别人经历的事,我们不用去经历就可以的得知。

每个人都是我们身边的普通人,上班族,创业者,父母,孩子,老婆,老公,公公,婆婆,每个人都是在努力的生活,即使微不足道,但也在这个世界上活出自己的样子。

他们没有错,但他们碰巧遇上了,有的甚至丧命了,很多的地铁人员丧命了,普通人也丧命了,采访的最后一位是和田荣二的夫人,和田嘉子,一个特别疼爱老婆的人,从小不需要父母操心,家庭和睦,就等几天孩子就要出生了,结果却在地铁站遭遇“沙林毒气”丧命。

《地下》可以看到村上对自己的认知:“何况我本来就不擅长讲话,有时甚至无法用口头把自己所思所想很好地表达出来。”

村上说他写这本书的原因,是想深入了解日本这个国家。

我欣赏连岳和村上春树的原因,更多的是他们会看到普通人的一面,很多时候,很多写作人看不到劳苦大众,一味的追捧富人,有地位的人,忽略了占据百分比最大的那一批任务,例如我这种。但一个真正能写出好的生活文字的人,一定不是高高在上的。

但愿我也如此。

接下来会看《奇鸟行状录》和《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