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稻盛和夫母亲的教诲改变我的一生》

 一只特立的兔子 2023-07-22 发布于广东

这几天把《稻盛和夫母亲的教诲改变我的一生》看完,书很薄,文字通俗易懂,睡前看几页,没想到二月份看完三本书,还真能看完。

整个二月我的生活是激荡起伏的。从高位到中位到低位。

还好,看书这一项还是完成了。

《稻盛和夫母亲的教诲改变我的一生》这本书,给我最大的体会就是手中的钱居然会失效。

听说过,但真的发生在熟悉人身上还没了解过。

战争爆发前,在我们家经济尚有富余时,附近有好几家待售的空房子,母亲向父亲建议一定要买下来。

母亲的建议现金留一半,一半用来购买房产,出租补贴家用。

但父亲对此坚决反对:“说什么呢?房屋什么的靠不住的,最重要的是手里有钱!”还摆出了自己的一贯观点,“存钱能产生利息,但房子和土地都是产生不了利息的。过多少年也不会变多一点。

然而,曾如此被父亲看重的钱,在战后却因为始料未及的恶性通货膨胀而转瞬化为废纸一般。

雪上加霜的,是所谓的“新日元封锁”。政府发行新的日元,按照人均多少的形式发行新的纸币,旧钱币一下子变得毫无用处。

长年视若珍宝的东西变得一文不值,这让笃信“金钱最靠的住”的附近心灰意冷。

“看吧,我早就说过!如果当时买了房屋,现在多少也能补贴一点家用。都怪你,当时我怎么劝也不同意买。”

我现在还记得母亲冲父亲抱怨的样子。那时,父亲总是沉默地听着母亲的这些数落。

看书真的可以治愈,最近我很难过想到自己处境够悲惨,然而参加比惨大赛,发现我连报名资格都没有。

书中稻盛和夫说到,这一下父亲就一振不起,母亲靠卖之前华丽的和服置换现金,再到黑市去购买旧布,卖给穷人,变换金钱。而父亲就在家制作盐,卖盐。

原本这样的家庭,稻盛和夫就长进,没有,和有钱的同学一起玩,玩物丧志,成绩也不好。

还是母亲和稻盛和夫谈谈,之后学习,一边学习,一边想办法弄钱,去卖纸袋,他做销售,父亲重头开始手工制作。

家庭一开始的收入来源就是来源于制作纸袋,只是因为战后炸毁了机器,重新回到手工时代。

兄弟姐妹7人,还有爷爷奶奶,年纪尚小的小叔子。那时候的生活也是很难的。

看名人传记,就知道,只能是做生意才有出路,靠双职工打工,真的就是解决了温饱。

看这本书,让我很多意识发生了改变,

“不贷款主义”乃父亲的遗传,因为父亲不贷款,所以稻盛和夫在开创事业之初,是坚决不借钱的,唯独的一次。

劝母亲不要一次买太多。

现在需要多少就买多少。

很适合我们普通人的生活。

这段时间,我也在思考,作为两个娃的母亲,我如何在逆境中给两个孩子树立我现在的状态,毕竟她们还很小,路还很长,如果她们的母亲都很悲观,她们以后也是很难过的。

人生,困境是时常存在的。但终究能熬过去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