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治胃先治肝!一张真实的方子,养胃护肝,巧治萎缩性胃炎

 文库asd 2023-07-22 发布于黑龙江

一位48岁女患者,三年来屡屡发作胃痛,但都是自己强忍过去。近期又胃痛加重,疼痛连及胸胁,终于是觉得不能不治了,到医院做胃镜检查,提示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效果不佳,后又到前来就诊希望中医调理。

自述三年来,只要一生气,就一准胃疼,最近这疼痛感又加剧了,总觉得胃里火辣辣的,有种火烧的灼痛感,还会有反酸的感觉,夜里多梦、睡眠质量差,性格较以往更是急躁了许多。

刻诊:脉象弦细、舌苔薄少,舌质偏红,患者形体偏瘦。

从这个患者的情况中,我们能看出她的关键病机是“火”,一个是胃火,一个是肝火。

患者疼痛时胃部有火烧的灼热感、火辣辣地疼,就是因为这个胃火,而这个胃火之所以会烧起来,就是因为肝火!

那肝火是什么?

这就要说患者最初胃痛时的关键导火索——生气。

肝是人体重要的疏泄机关,与情志状态密切相关。而怒则气上,肝气就会横逆、郁滞,使人两胁下发生疼痛,或者憋闷等不适之感。

这位患者每次胃痛发作也都是在生气之时,且多疼及胸胁处,这就离不开肝胆的肝气郁滞、不畅的问题。再加之肝郁化火,肝火内乱,患者性情会愈加急躁、影响夜晚睡眠质量。

肝为木,脾胃为土,树木起火,土地也难逃炙烤。

那么面对这种问题的解决方法就是:疏肝理气、滋肝养阴,清内热、灭肝火。

见方:生地黄30克,枸杞子20克,北沙参15克,麦冬15克,川楝子10克,炒白芍30克,百合30克,乌药6克,石斛15克,牡丹皮10克,延胡索10克,炙甘草5克,海螵蛸10克,蒲公英30克。

在这个配伍中,生地黄、枸杞子、沙参、麦冬,是滋补肝肾、养阴生津、清热凉血;川楝子能调理肝脏气机郁滞的问题、有行气止痛之效。

这第一组是专攻滋肝阴、理肝气的,接下来就需要解决胃热、胃痛的问题了。

石斛是生津、滋阴清热之品,搭配牡丹皮可以清热凉血;延胡索理气止痛;海螵蛸则用于止酸、止痛,改善患者吞酸之象;蒲公英清热解毒,是治疗胃热痛的常用药;再乌药进一步梳理胃部气机。

最后,再用白芍搭配百合,不仅能辅助清肝火、平肝阳的功效,配合炙甘草共同止痛,而且百合还能安神。

综合来看,即使是胃痛的问题,在治疗时也不能只专注于胃部的状态,更多的而是身体整体状态的混乱,因此也需要从整体观出发,疏通身体的状态,这也是中医辨证的关键所在。

如有需要,请及时就医,以免贻误病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