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成功把孩子夸成了全班倒数”,一位母亲的自责,让人深思

 IF枕边育儿 2023-07-22 发布于山东

这几年,很多家长都提出要多给娃鼓励,信奉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现实生活中不仅小孩子喜欢听好话,大人也是如此。
娃渴望被家长和老师肯定,说一些赞赏的话语,让人听着特别舒服。鼓励式教育方式,也成为了一种流行的教育趋势。
事实并非如此,家长不能时时刻刻给孩子赞美。一位妈妈说,她把孩子夸成了全班倒数的学生,深感自责。这位妈妈表示,孩子开学测试的成绩出来之后,数学只得了60多分。之前娃还跟妈妈说,对这次考试特别有信心。问及分数低的原因,孩子说最后两道大题,自己没有看见。
妈妈虽然很生气,但是按捺着自己的情绪安慰娃说,我知道这不是你的真实成绩。语文和英语你的成绩一般,数学可是你最优秀的科目呀!没有想到孩子烦躁的把母亲推出房间:“你不要再说话了,我想一个人安静的待会”。
妈妈把孩子的卷子翻出来看了一下,发现最后那道题有擦掉的痕迹。这时,房间来传来孩子带着哭声的话语:“如果我本来就不是一个聪明的孩子,你还会这样爱我吗?”
看到这样的情形,母亲的心里很自责。这位妈妈表示,自己小时候在打击教育的环境里长大,别人一夸自己多优秀,爸爸妈妈赶紧就说:“哪有那么好啊!”因此,她的性格一直很自卑。
老一代人的教育方式确实是贬低型的,总是说自己家的娃如何不好。当她自己成为妈妈之后,就希望自己家的孩子积极阳光。想着要用夸奖和赞美的方式,让娃变得更加优秀自信。没有想到,孩子在夸奖中变得沾沾自喜,飘飘然起来,甚至不能接受自己比别人差。
家长可能满怀着爱意去夸奖自己家的娃,却因为方式不对,拖累了孩子。就像这位妈妈一样,过度的夸奖孩子,反而让娃考了全班倒数。
过度夸奖中长大的娃会有很多弊端,我们总是夸孩子,会让娃觉得理所当然。
他们过分的追求优越感,因为在泛滥的表扬声中,家长夸孩子已经夸的失去了原则。娃可能会为了维护自己的自尊心而说谎,他们只想在父母面前表现出自己优秀的那一面。
一旦光环失去了他们就会无所适从,比如说考试成绩差了,怕父母会责怪自己。
平日里总是报喜不报忧,这样的情况会影响到娃的心理健康。孩子在表扬声中变得飘飘然,非常在乎别人和自己说话的语气,生怕有一点点做不好。心理压力很大,性格也会变得暴躁不安。
孩子经不起一点点挫折和失败,一旦考试成绩下降了,他们就会有强烈的心理落差,甚至会一蹶不振,变得十分极端,性格也会变得输不起。
被夸多了的孩子,每天都沉浸在表扬的世界中。会自负的,认为自己很优秀,可能不需要努力,也能把事情做好。可能还会看不起比自己差的同学和朋友,虚荣心作怪的情况下,他们会变得不合群,很难融入集体中。
家长应该有原则的夸孩子,让娃客观的认识自己。那么,到底怎么夸赞呢?我总结分为三个步骤。
一步:适度夸赞娃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我们要适度夸奖孩子,可以用鼓励式的教育,但是要让娃正确客观的认识自己。比如说孩子的成绩有了进步,我们可以进行适度的夸奖,也要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家长心平气和的坐下来和孩子交流,告诉娃不能偏科,至于哪个学科不好,可以慢慢的去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针对自身的问题,找到正确的解决方式。

二步:夸奖要真诚有度


“满招损,谦受益”
当然这并不是说家长要打击孩子,表扬要掌握好尺度和界限。当孩子有了小小的进步,家长可以说,我看到你非常努力,取得了进步,我们要再接再厉,继续加油啊!虽然你现在很优秀,但是应该注意小细节,不要马虎,别犯一些不该犯的小错误。
真诚有度的夸奖孩子,才能够引导娃发挥最大的潜力。给孩子物质上的奖励也不要过度,这样容易让娃形成攀比心理,要求会越来越多。夸奖要恰到好处,不要脱离实际,夸大其词,让孩子感受到公平公正。
邻居说,自己家6岁的儿子现在变得很虚荣,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想得到大人的夸奖。连吃饭这么简单的事情,都要在家长的表扬下才能迅速吃完。
娃随手捡起了地上的垃圾,都会问:妈妈我是不是特别棒啊。孩子做什么事情都是想赢得夸奖,为了迎合别人。把原本应该做的事情变成了想让家长满意,这种夸奖让娃失去了自驱力,把别人的认可当成了自己的目标。
三步:表扬结果不如鼓励过程

家长要告诉孩子结果,虽然很重要,但是过程也一样重要,只要你用心做了。我们就用平常的心态去看待结果
专心致志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努力把过程做到最好,结果也不会太差。家长应该告诉孩子过程是非常有意义的,让娃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付诸努力。
枕边育儿寄语:

年龄小的娃,我们可以适度的夸奖。对于年龄大的孩子,夸奖要真诚而客观。夸奖孩子,也没有什么绝对的模式可去遵循。在夸奖孩子的过程中,父母要做到坦诚相待,让娃感觉到并不是你做的好的时候,我才肯定表扬你,而是无论你怎么样,我都会给予你支持。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