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十四节气——大暑

 遇事明言 2023-07-23 发布于甘肃
赤日几时过,

清风无处寻。

-大暑-

自大暑来真畏暑

到微凉处便知凉

烈日当头似火燎

风也是热的

每个毛孔竭尽全力张开吞吐着大气

我们进入到一年最热的时节

是的,大暑来了

节气来源

  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也是夏季最后一个节气,于公历7月22日—24日交节。“暑”是炎热的意思,大暑,指炎热之极。大暑相对小暑,更加炎热,是一年中阳光最猛烈、最炎热的节气,“湿热交蒸”在此时到达顶点。大暑气候特征:高温酷热雷暴台风频繁。

  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段。大暑时节阳光猛烈、高温潮湿多雨,虽不免有湿热难熬之苦,却十分有利于农作物成长,农作物在此期间成长最快。

大暑三候

一候—腐草为萤

 大暑时,萤火虫卵化而出。古人认为,萤火虫乃腐草所变,萤火虫又名“烛宵”、“耀夜”,是大暑迎接立秋的诗意之虫。

二候—土润溽暑

《礼记·月令》中言“土润溽暑”,即土壤浸润,空气湿热。大暑来临,天气开始变得闷热,土地也很潮湿,是农作物疯长的时刻。

三候—大雨时行

      大暑前后,时常有大的雷雨会出现,这大雨使得暑湿减弱,天气开始向立秋过度。

大暑习俗

1.喝暑羊

 华北地区有在大暑这一天喝暑羊(即喝羊肉汤)的习俗。经过紧张的夏收劳动,人们非常疲倦,应该好好休息一下了。于是,全家聚在一起,每人吃一个香喷喷的新麦馍馍,喝一碗味道鲜美的羊肉汤。

2.吃仙草

 民谚有云“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会老”。广东很多地方在大暑时节有吃仙草的习俗。仙草,又名凉粉草,唇形科仙草属草本植物,是重要的药食两用植物资源。由于其神奇的消暑功效,有让人神清气爽的效果,被誉为仙草。茎叶晒干后可以做成烧仙草,广东一带叫凉粉,是一种消暑的甜品。

3.烧伏香

 伏香,大暑节气气温最高,农作物生长最快,常出现旱、涝、风灾,因此百姓烧香祈福,祈求风调雨顺,百谷丰登。还有一种说法接近于中医的灸,在伏天里用药香熏烤特定的穴位,可以治疗多种顽固的疾病。这不仅是人们美好的期愿,也是有一定的用处的。


4.晒伏姜

 大暑晒伏姜是通过将生姜与红糖混合搅拌,并装入容器封上纱布后,放于太阳下晾晒的风俗,源自于中国山西、河南等地。据说二者充分融合后食用,对老寒胃,伤风咳嗽等有奇效,并有温暖保健的功效。晒好以后的伏姜,每天早上给家人冲一杯,让家人在秋冬季节少受病痛的烦扰。


5.吃凤梨

 大暑期间,我国台湾有吃凤梨的习俗,民间百姓认为这个时节的凤梨最好吃。加上凤梨的闽南语发音和“旺来”相同,所以也被用来作为祈求平安吉祥、生意兴隆的象征。

注意事项

1.防中暑

 伏天乃四季中阳气鼎盛之际,一些体温调节功能较差的人,在高温环境中很容易中暑。因此,须注意不要在太阳下暴晒,烈日当顶时不宜出门,勿做剧烈的运动,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应少量、多次补充水分,可选择淡盐水、绿茶、绿豆汤及其他清凉饮料。如果有头晕、恶心、呕吐等先兆,说明你要中暑了,这时应速到通风阴凉处,解衣纳凉,或者饮用清凉水,并服用人丹。

2.防受凉

 在酷暑难当的夏天,人体毛孔开放,汗出不断,阳气大泄,卫外不固,风寒之邪极易乘虚而入。因此,伏天既要防“阳暑”,也要防“阴暑”。古人讲,“夏不欲穷凉”,过度贪凉可致“热伤风”,而慢性支气管炎、高血压、冠心病患者,受寒后常使病情加重。伏天不可贪凉饮冷和贪凉露宿以及过吹穿堂风。

3.防伤湿

   三伏正值古称长夏季节,此时降雨不断,水分上腾,潮湿充斥,空气湿度之大乃全年之最。湿易伤脾,且易与暑热相兼为患。湿热交蒸,常使人感到头昏身重、胸中烦闷不适、四肢无力、食欲不振;湿热下注,可致肠炎、痢疾等。此时要格外注意饮食,不宜大量食用生冷及油腻食物,可在粥食中加入扁豆、薏苡仁等健脾利湿之品,并注意饮食卫生,严防“病从口入”。

4.防“火”

  三伏天,外湿入内,使水湿困脾,引起脾胃升降,令人的消化功能产生障碍,而暑湿对脾非常不利,因此日常饮食中应适当多食祛暑化湿健脾的食物为宜,如冬瓜、黄瓜、绿豆、赤小豆、薏米等。三伏天饮食上还应注意多吃祛火的食物,如苦瓜、西红柿等性凉、清暑的蔬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