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寿是吃出来的!老年人想健康长寿,要养成这几个饮食好习惯

 奇妙本草 2023-07-23 发布于湖南

有些老年人,吃得很少,每天一天几口米粥一个鸡蛋,就是一餐了,其实这样的分量还真是过度少了,无论是热量还是营养的摄入都不够,长寿这个说不一定,和遗传因素其实有莫大的联系,但要说真的能让老人身体健康那不敢苟同。



我们的确见过不少山村的长寿老人,他们的村庄也可能很贫穷,每天还任然食不果腹,但还得从其他问题上来分析,比如山村的空气清新,重金属污染少,人们的心肺都比城市人群更健康,山村人群更多的是自给自足,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每天的运动量也大,体质基础较好,山村生活也没有太多担忧和顾虑,心态好,情绪佳,其实这些都是是给长寿加分的,或许让他们能饱餐,获得更均衡的营养,他们还能更长寿。

社会上还有不少老人可能因为营养不良导致各种疾病,早逝,我们自然也不能去以偏概全,而且,老人营养不良的情况常有发生,经常在孤寡老人,留守老人,养老院部分老人身上有体现,如果你身边的老人总是吃得很少,你劝他他还反过来说人老了,吃不了太多,也不需要吃太多的时候,你也要清醒,人老了也是需要充足营养和能量的,虽然不用吃得每餐丰盛,但也不能过少。

老年朋友们的确不需求太多的营养和能量,随着年龄的增加,我们的新陈代谢能力下降了,老人腿脚不灵便,运动能力、心肺能力也下降了,运动量较少。部分老人肠胃功能也减退了,食欲不振,不想吃饭,但这些不代表他们吃得越少越好,正常的营养和能量摄入是应当去满足的!一定要劝说自己不吃饭的长辈摄入充足的营养和能量。


鉴于老年特殊人群,饮食上我们应当遵从几个原则,养成这些饮食好习惯:少食多餐细软,预防营养缺乏;充足饮水,积极参加户外活动;摄入充足食物,多陪伴进餐;多采用蒸、煮、炖、烩、焖、烧等方式,细软更利于消化,避免油炸、腌制、烟熏类食物;不要追求“素食”,老年人群也应当保证充足的优质蛋白,每日一杯奶、适当豆制品、适当鱼虾类,保证荤素搭配;充足水果摄入,补充钙、铁、锌等容易缺乏的微量元素。老年朋友也应当警察体检,注意BMI(体质指数)最好不要低于20。

正常来说,老人的早餐可包括一杯牛奶、一个鸡蛋,适当主食类(比如半截玉米、一个或半个馒头、一碗杂粮粥)、适当果蔬。午餐和晚餐也应当有一碗或大半碗主食类(2两左右),小盘荤素菜。


但为什么现代推崇的是“少吃长寿”?

其实不是少吃而长寿,只是现代在“吃”上的状态有些过分,我们生活条件好了,大家基本能够丰衣足食,更开始了奢侈地生活,每天大鱼大肉,大口喝酒,摄入的热量超标,肥胖人群越来越多,肥胖会引起多种慢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因此,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心脑血管疾病,比如三高、高尿酸、心梗、冠心病、脑梗、动脉粥样硬化等等。

恰好,粗茶淡饭,每天吃得不多的人,热量低,油脂少,他们就很难患上这些“富贵病”,自然心脑血管疾病少了,晚年就没那么多事情折腾了。但是过度饮食会导致疾病,不代表吃得越少就越健康,如前文所说,合理的营养和能量我们还是应当保证的。

摄影:肥猫猫  
摄影:肥猫猫  
作者:只有营养师知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