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律师随记—有理还败诉的原因

 东山高山图书馆 2023-07-23 发布于四川
图片

笔者之前接待了很多当事人的咨询,这中间有些人觉得自己明明很有道理最后却败诉,然后开始抱怨司法不公等等,但笔者仔细看完他们的判决书,发现大部分还是他们自己的原因。

一、没有诉讼思维

诉讼需要有诉讼的思维,诉讼思维有别于平时沟通交流,但是很多当事人并不知道,也并不重视,想到啥就说啥,想做啥就做啥,没有围绕自己的诉求去讲去行动,稍有不慎还有可能被对方抓住漏洞,那么就会相当被动。诉讼中的表达更多的是在规则下和程序内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而且机会往往只有一次,也就是开庭的时候,不能您开庭没想到说啥,突然想到了您明天再去讲。所以诉讼前就要想好怎么讲:哪些需要讲?哪些不需要讲?哪些不能讲?哪些要变通着讲?

二、缺乏证据意识

很多时候打官司就是打证据,有些当事人冒然地去诉讼,没有提前做好证据准备,也不知道怎么收集各类证据,到开庭了还是没有证据,就是一个劲地说自己多么有理,法官不在案发现场,没办法通过您的单方陈述就去支持您,所以败诉也就十分正常。具体怎么收集证据可以参考笔者之前的文章:律师随记—如何准备证据材料律师随记—如何进行录音取证

三、寄希望于关系

很多当事人遇到纠纷第一时间就到处找关系,认为找到关系才能高枕无忧,寄希望于通过关系运作胜诉,但是在诉讼中您所谓的关系很多时候并不一定帮得上什么忙,可能在中间还要花很多冤枉钱,走很多冤枉路,错过很多关键的节点,让案件最终走向无法挽救的地步,而且有些当事人找了关系后觉得律师也没啥用,也不请律师或者不听律师专业的意见,程序也不重视,证据也不收集,那么最终败诉也是很正常的。

况且就算您找关系,一审有点作用胜诉了,但如果证据不扎实,程序有问题,还有二审和再审,最终可能还是会败诉,最重要的是还存在巨大的法律风险,甚至还有可能要承担刑事责任。

四、过于自信

有些当事人,遇到纠纷之后,就自己在网上查一些法律规定和法律文章,看完觉得自己搞懂了,然后就自己去法院诉讼,如果是简单的案件可能还问题不大,但是如果案件复杂,那么本来应该胜诉的案件,就有可能败得一塌糊涂。因为并不是看了这些就代表您真的会打官司了,法律是个很复杂的学问,里面有很多法理和技巧,如果真的那么容易还需要律师干什么呢。

还有一些当事人比较聪明,遇到法律问题后,线上线下地到处咨询律师,而且他们往往选择免费咨询。他们咨询很多律师之后,以为已经可以自己去打了,结果败诉。那又是什么原因呢,其实律师在代理复杂案件过程中是需要随机应变的,需要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和走向进行诉讼策略的调整,而您获得的咨询本就没办法覆盖整个诉讼过程,况且您还是免费咨询,可能有些律师就随便讲几句,甚至您可能得到的还是错误的指引。

这里面很多人到最后也不会分析自己败诉的原因,只是迁怒于法院或律师,抱怨司法不公等等。

以上是笔者的一点心得,后面将继续和大家分享,喜欢的话可以点下赞和关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