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 理 咨 询 师 如 何 保 持 心 理 健 康

 渡心人 2023-07-23 发布于陕西

心理咨询师这个职业更像是没有太多限制的行业,更加像一个自由职业者。就是起初,做咨询并没有那么愉快。常常需要反思、斟酌,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我认识的一位督导老师,非常喜欢哲学。有一次,他给一位大学哲学老师做咨询;这位大学哲学老师谁都不服,有点看透这个世界的一切,也就是有点儿抑郁。大学老师就是喜欢讨论哲学,那位督导老师与这位大学老师相谈甚欢,他们一起从黑格尔到拉康,从莱布尼茨到马克思,总之,讨论了几次后,大学老师内心很认可,从而放下内心的戒备和怀疑。这位大学老师用哲学来伪装自己的生活,他自己并不快乐。他也想从那种抑郁、失落中走出来,但总觉得没有人能够成为他的“拐棍”,直到碰到那位弄哲学的督导老师。

还有一次,我记得那位督导老师称他们几个人边吃饭边谈论弗洛伊德的性本能和力比多等话题,饭店的服务员听到这些话,感觉有点不好意思的走出去了。这也是很多普通人听到一些人很严肃的讨论“性本能”等话题,会有点害羞和差异的感觉。

开通公众号,让我内心更加看到心理咨询行业的需求性以及目前心理行业的乱象丛生。也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不断思考、输出自己的内心想法。那些浏览比较高的文章,很多都是我一气呵成的。我也常常写一写无病呻吟的文章,也许那就是生活的全部。我不太可能写出惊世骇俗的文章。

只是想在世界的一角,发出自己的声音,寻找气味相投的朋友。我不喜欢抽烟、喝酒、赌钱、买彩票、踢足球、看电视等活动,所以有时候会显得有点另类。我也嗨皮孤独和不被理解,虽然喝不了酒,我也会喝一些,一块儿高兴,不破坏那种氛围;大家都抽烟时,为了避免抽二手烟的心理,我也会抽几根烟。我也会在无聊的时候看看肥皂剧、买几个彩票玩玩。

其实每个人都是复杂的,就像《柒个我》中的主人公那样复杂,每个人内心会有不同的“自己”,需要不同时间出来。我们既需要独立自我有需要融合在一起。

写这些,我就是想分享一些我自己保持心理平衡的秘密,其实很简单就是:少一些绝对的信念和信条。我知道抽烟危害健康,并且我没有烟瘾,但是我身边人都抽烟时,我也会抽几根。我一年抽烟也没有一盒烟,我会避免吸二手烟,实在难以避免,我就自己抽。我不爱喝酒,喝酒之后脸色马上红,我也会尽量少喝点酒,而不是滴酒不沾。

也许在完美主义的人看来,我的这种方式其实在“妥协”或者“投降”。我也是在部分失去“自己”。那么到底哪个我才是真正的我呢?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活得愉快,一般会像太极八卦一样,达到阴阳平衡。也就是中国人的“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