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寻踪茶树“原住民”(二)|长沙国南部古地图,分布着江华苦茶

 湖湘地理 2023-07-23 发布于湖南

长沙国南部古地图和苦茶资源图,叠在一起

最早知道江华苦茶,竟然来自于马王堆汉墓出土墓葬物品的记录。

1号墓135号和3号墓上都有关于“一箱茶”的物品清单。究竟是什么样的茶呢?

晋代的郭璞后来解释:“槚,苦茶,树小如栀子,冬生(青),叶可作羹饮,今呼早采为茶,晚采为茗,蜀人名之苦茶”。

马王堆汉墓中的那一箱苦茶,作为祭祀之物,距今已有两千多年了。但西汉时期的长沙地区是不产这种茶的,它又是如何纳于王墓中的呢?据茶学专家刘宝祥先生考证,马王堆3号墓中发现的帛书《地形图》、《驻军图》隐藏着许多关于苦茶来历的蛛丝马迹。

《地形图》实际上是一幅吴氏(芮)长沙国南部地形图,其中标注的8个古县城都位于今湖南(道县、宁远、蓝山)、广东(连县)、广西(灌阳古城岗)等地;而《驻军图》绘制的是长沙国南部的一个局部地区,主区在今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的潇水上游,地图上甚至有一处标为“深平城”方形城廓符号,大致位置就在今江华县的沱江镇。

这两张古地图和后来考察发现的江华苦茶资源分布图,神奇地叠合在了一起。墓中古茶来历的逻辑链至此完整:马王堆3号墓主是轪侯利苍的儿子,他长年镇守长沙国的南疆,将江华特有的苦茶带回长沙,进献给了父王。


49日,天色仍然阴沉,江华县农业局高级农艺师李端生老师带着我们前往大锡乡——在江华县组织的两次苦茶普查中(1964年和2005),最南端的大锡,都是江华苦茶分布的重要区域。从分布图来看,以勾挂岭为界,大致可分为林东和林西区域,苦茶大部分都生长在南岭山脉逶迤的林东,那里紧邻广西,包括了大锡、未竹口、涛圩等一众苦茶产区。而大锡,算得上是距离县城沱江最远的一个乡,“当地人去趟广西连州要比去县城近得多”。

我们沿着潇水,往它的源头而去。这条《水经注》里形容的“清深”大河,因连日暴雨而变得浑黄。它的名字,也随着沿途地名转换而不断变化:从沱江镇到水口镇这一段称东河;水口镇到码市镇河段称冯河;只有从道县道江镇以下河段始称潇水。沿途皆随山形河流盘绕,随时都有塌方的可能,令人担忧。早年,李端生入山勘察也曾被困山中两天方才得出。


今年春雨绵长,潇水已不见“清深”。

大雨落下时,我们终于在大锡一家昏暗的小饭店从容坐下,喝了一杯茶。茶汤金黄,来不及细嗅,一口饮下,竟有黑茶的味道。

“这就是当地瑶家用苦茶做的传统茶。”李端生告诉我们,在江华山区,人们主要制作黑毛茶、红毛茶和白毛茶(绿茶)三种,大锡的黑毛茶主要是用烘干的工艺来做的,采回鲜叶,只炒一次,然后揉捻,再烘干,鲜叶采摘是连叶带梗,比较粗老。但瑶民不以为意,觉得此茶甚好,兼能药用,最为流传的一个验方是:感冒之后,用一撮苦茶与食盐炒至喳喳发响,以一碗开水冲之,用来擦洗身体,睡醒即愈。此外,积热腹泻时,连饮两碗浓苦茶,则解热消泻。

“罐罐茶”是瑶民待客之道,十分独特,先在炭火上烧热瓦罐,投入苦茶,焦香溢出时,倒进清水,水一烧开,迅即移开瓦罐,待罐中茶水沸腾止息,再分入茶盅请客人品尝。苦茶遇上好年成,他们一年可做2000斤干茶,无奈没有市场,只能低价售出。


江华码市镇龙湾村村支书祁满秀家用来烘茶叶的一只老焙笼。

许多人家里都保留着制茶的工具,在茅坪村村民罗老家中,厨房两口灶,其中一口灶上罩着一只熏得乌黑的竹茶焙,形如一顶尖尖帽子,四边凹下,中间凸起,灶内温度恰从中间升腾,不致烘焦了四边的茶叶。他家屋后的山上,零星分布着数棵老茶树,大的有碗口粗,树身上长满了青苔地衣。正察看着,又一阵雨来,雨滴从刚萌发的叶芽尖上滚落,一时古老与清新交织在山林。


龙湾村是个瑶族村,这里的苦茶树高达数米,树下常常架着梯子。4月10日,难得天气晴好,祁满秀上山采茶。 图/杨旭

苦茶种类繁多,刘宝祥先生将它们分为九类,各有特点。码市镇附近的龙湾村生长的苦茶之苦,倍于江华任何一地。村支书祁满秀把今年做的新茶泡了一杯,小心递给李端生,虽然喝了半辈子苦茶,他还是被那杯茶苦得皱起了眉头。

野生苦茶多生长在河流沿岸两边的山坡上,海拔4001000米左右,生长地往往山谷狭窄,河流弯曲,形成一个天然的“小盆地”,或处于半山腰的陡坡上,如果沿着河流逆流而上,越近源头,野茶分布越密集。龙湾村就比茅坪村在地理位置上更接近潇水源头。从饮茶的习惯上看确实可以证明这一点,居住在河流源头的瑶民会更加偏爱纯正的苦茶。


江华大锡乡的苦茶随处可见。 图/杨旭

茶商张瑞云说,江华苦茶的地域特征非常明显,他来大锡制茶不过两三年,如今,闭着眼睛也能从一百多种茶叶里闻出苦茶的味道。他喜欢这个三省交界远离喧闹的地方,喜欢这里空气湿度高达92%,“一年有一多半天气都在下雨”;闲下来的时候,他去大锡河里钓鱼,数悬挂在崖壁上的瀑布,辨认不同形态的苦茶树,再琢磨琢磨如何开发出口味更丰富的茶类。一方风土滋养了一种茶,也滋养了另一种茶的生活。


扫描二维码,加入湖湘地理·砚与茶部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