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湖南人有多爱吃粉,常德粉王今年已点了300多碗

 湖湘地理 2023-07-23 发布于湖南
湖南米粉
米粉如胎记

在湖南,甚少有一种食物能像米粉那样,如“胎记”一般,打着深深的地域烙印。进入冬月,气温骤降,我就特别想念泛着红油的米粉。我是地道的邵阳人,在选择吃什么上“胆大妄为”,极具包容性,唯独在吃粉这个问题上,表现了少见的偏执,用“狭隘”来形容也不为过。

我能接受的米粉,在形状上必须是我熟悉的粗圆粉,它呈现出来的样子必须是骨头汤和泡油熬煮过的红汤,能闻见带着老山界辣椒的焦香味。红汤打底,白色的粗圆粉浸在汤里,再在粉上铺上大片牛肉或者油豆腐、木耳,搁一点葱花,滴一两滴山胡椒油,经过这般层层铺垫后,我才动筷。

湖南21.18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上,米粉的分布像星辰。地理环境不同,交通通达度不等,风物不同,文化各异,米粉也呈现不同的个性。长株潭地区的人更喜欢带清汤和不那么辣的扁粉;常德人以更劲道的圆粉为傲;衡阳人推崇当地的鱼粉;邵阳人则离不开泛着红油如乌冬面一般的粗粉;怀化人更喜好粗粉和鸭肉的碰撞;湘西米粉讲究码子的酸辣;郴州人除了热爱红汤的鱼粉,小肠粉、杀猪粉等都是他们的心头好……在湖南,只要在米粉前冠以地域,就是一种迥然不同的米粉文化。

湖南各地米粉评价与自我评价

长沙米粉

外地人:没辣椒,你是不是湖南米粉?

本地人:除了我们都是乡里滴

常德米粉

外地人:七圆滴七扁滴

本地人:津市米粉不是常德米粉

湘潭米粉

外地人:这不就是一碗长沙粉吗?

本地人:要不你再试试湘乡炒码粉?

株洲米粉

外地人:只知道攸县米粉

本地人:我们也吃攸县米粉

衡阳米粉

外地人:pia淡的

本地人:销魂

邵阳米粉

外地人:湖南人的乌冬面

本地人:我笑阳的最好吃

郴州米粉

外地人:让人辣到昏迷

本地人:世间绝无仅有的小肠粉

怀化米粉

外地人:我们不是去吃粉是吃鸭子的

本地人:你们那叫粉丝我们的才叫粉

永州米粉

外地人:桂林卤粉的华丽整形

本地人:堪称“早餐公主”

娄底米粉

外地人:搜索“娄底米粉”出来的只有“青树坪米粉”

本地人:没有山胡椒油的都不算米粉

益阳米粉

外地人:益阳我们只知道麻辣烫

本地人:益阳米粉的魅力只有益阳人知道

岳阳米粉

外地人:岳阳我们只知道岳阳烧烤

本地人:我们还有岳阳楼

张家界米粉

外地人:旅游餐

本地人:慈利米粉天下无敌,不接受反驳

吉首米粉

外地人:吉首在哪儿?

本地人:湘西米粉敢称第二谁敢称第一?

衡阳卤粉

吃粉,是湖南人的一场“大考”。站定,在圆和扁、粗和细、干和湿以及众多码子中选择,实在是一道并不轻松的灵魂拷问。好在湖南的粉民大多是技术流,往往遵循自己惯常的食味,吃到自己中意的那碗米粉后,擦擦嘴角的油渍,打着饱嗝离去。

“十问”米粉

在一碗粉里发现湖南

1
七圆滴,七扁滴?

煮粉,热气腾腾,没吃都很温暖

“七圆滴七扁滴”,二十多年前常德米粉进入长沙,店老板不经意的一句话成为流行语,深入人心。

米粉的圆扁最明显的不同是在工艺上。扁粉强调蒸和切,讲究刀工的细腻;圆粉强调打团和压榨成形。除了工艺,米粉的圆扁之分还体现在食味上。扁粉以湿粉为主,更容易入味,它一般跟清汤底搭配。圆粉,部分是湿粉,部分作为干粉。圆粉比扁粉更难入味,所以做汤粉时,汤底多用红汤,再配上口味略重的码子。

吃粉也可以吃出贫富差别。湖南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处在云贵高原向江南丘陵、南岭山脉、江汉平原过渡地带,东、南、西面环山,北边临江濒湖,呈马蹄形。在“马蹄形”里,地貌复杂多样。特殊的地理环境孕育出不同的风物和饮食习俗。历史上湘北地区经济更发达,人们食不厌精,更偏好扁粉。而东西南三面,地处山地丘陵,经济稍弱,口味偏重,更喜欢圆粉。

2
粗的还是细的?

株洲炒码粉

湖南米粉不仅有圆扁之分,在圆粉里还有粗细之分。粗细有细、中细、中粗、粗、特粗,真让人大开眼界。这些尺寸不一的米粉,都有其专属口感。

怀化安江粉最粗。它形状如筷子,Q弹油亮,水煮不糊干炒不断。这种粗粉在当地非常流行,它不用汤来配,而是干挑。油泼辣子拌在雪白莹润的粗粉上,热腾腾的鸭子浇头一扣,再放入少许葱末,最后再配上酸萝卜条或海带丝、西红柿、鱼腥草、熟花生米等,麻辣鲜香滋味无穷。吃的时候,筷子搅拌均匀,你只管夹住米粉一头,用筷子轻轻一送,嘴一嗍,米粉就滑入唇齿之间。

邵阳粉,用的是粗圆粉

第二粗是邵阳米粉。正宗的邵阳米粉直径在1/8~3/16cm之间,因米粉洁白细滑,还被称为“湖南乌冬面”。邵阳米粉在当地是用红油汤打底,再码上筋道十足的大片牛肉,或者吸收汤汁的油豆腐,撒上葱花,放些自制酸萝卜,最后浇上一勺牛骨汤,嗍一口,浑身汗孔打开,那种酣畅,让人回味无穷。

在米粉上变化花样,湖南人最擅长。他们细致入微的功夫不仅使米粉不断变粗,还让米粉日渐变细。流行于湘乡的银丝粉就是这种细米粉,它色白如银,状细如丝,在米粉界虽没名气,但自成一格。细米粉还要算上攸县米粉,它的工艺跟圆粉制作工艺一样,只是在挤压成型时米粉更细。攸县米粉的前身是元末明初的米斋,跟道教提倡素食有关。

3
谁是码子界的No.1?

竹塘西路易裕和的米粉码子,品种多样

在米粉店常听到食客为哪个码子更好吃而争论,最后都是以互相品尝对方碗里的码子而告终。湖南米粉码子界的“扛把子”到底是牛肉码子还是肉丝码子?好像很难分个伯仲。

为了避免无谓的“嘴仗”,我一连走了近二十家米粉店,得到的答案:一半以上表示牛肉码子卖得更多。“我们这里平均每天卖出5000碗粉,大概一千多碗是肉丝粉,800碗左右是牛肉码子的粉。”天心区竹塘西路易裕和的老板易军介绍,肉丝是长沙米粉的经典搭配,人们更容易接受它。

圆粉、 红汤、牛肉码、卤蛋是常德粉的特色,光看着就让人食欲大振

若从烹饪和食味角度来看,牛肉肉质本身更筋道,要让其入味,不管用什么烹饪手段都颇费精力,调用的食材更多,但这样精心炮制的牛肉更有韧性,更有味道。而猪肉易得,又很常见,它肉质较松,口感上没有牛肉那般惊艳。而牛肉跟米粉搭配时,更适合搭配同样筋道的圆粉,弹牙的牛肉码在红汤米粉上,让人食欲大振,嚼劲十足。而肉丝粉更适合扁粉或者口味清淡的米粉,这样两者相宜,互不冲突。至于牛肉码子和肉丝码子谁是No.1,你们说了算。

4
清汤还是红汤?

衡阳市区一米粉店加工的鱼粉

汤底是米粉的灵魂。在米粉派系林立的湖南,汤底千差万别。它们分“清汤派”“红汤派”,同派之间又因食材不一,分出更多小派来。

“清汤派”米粉以长沙、湘潭、益阳、岳阳、衡阳等地米粉为代表。长沙米粉清汤汤底是精华。有经验的师傅们选择筒子骨熬制原汤,熬煮过程中加提鲜的豆豉、提香的胡椒、调百味的甘草和盐,这些味道相融,提炼出一锅配米粉的好汤。

“红汤派”简直一地一特色。常德米粉的红汤用红油牛骨汤;邵阳米粉的红汤又称泡油,用油煎熬隆回辣椒,再用骨头熬煮的原汤和泡油调制而成;郴州栖凤渡鱼粉那碗红油汤则选取当地河鲢鱼煲制,鲜美清爽的鱼汤煮好,辣椒粉入油爆香,佐以当地豆膏(酱料)、茶油入汤继续熬煮,直到汤由奶白色转成火红色,这锅红汤辣到让人昏迷。

新化向东街的米粉红汤用新鲜猪的筒子骨,辅以八角桂皮等多种香料武火煮沸,文火慢炖至汤汁变奶白,再用当地独门秘方制作红油,骨头汤和红油调配,红通通火辣辣;娄底青树坪米粉的红汤跟向东街的制作又有区别,骨头熬汤,放入一些大料、桂皮之类的香料熬煮汤后,将骨头和汤分离,再利用肉臊子来制作红汤底;湘西米粉的红汤底,除了惯常的骨头熬制汤头外,还会配上酸辣来为汤底增色增味。

5
有汤还是没汤?

竹塘西路易裕和,肉丝是长沙米粉的经典搭配

在湖南,只要给出一碗光头粉,就能调摆出各种花样。如果喜欢汤粉,在选择汤底时可以用清汤或者红汤,清汤中又可以选择鸡汤、猪骨汤或者牛骨汤。如果不想吃汤粉,也可以选择干挑或者卤粉。干挑,则用漏勺将米粉放入滚水中汆一下,捞出后加上重油、重口味的码子。

如不干拌,还可以选择卤。同样将米粉放入沸水中汆一下,立马捞出,再淋上精心熬制的卤汁,选择切得薄薄的大片牛肉或者卤猪耳朵、卤豆腐等,撒上葱花,再放几颗花椒,能吃辣再加上一两勺辣椒油,卤粉香味扑鼻,让人直吞口水。若这些吃法都不喜欢,还可以选择炒。干米粉用温水泡软,滤干水粉,放油盐酱醋,再放上青菜、豆芽,加一两勺剁辣椒,敲一个鸡蛋,放点葱花,香喷喷的炒米粉就做好了。

怀化鸭子粉

这些米粉的吃法只是有汤没汤的分别,看似随个人口味而定,实则不然。新鲜的米粉大多为湿粉,它以扁粉(切粉)和老料米粉为主。新鲜米粉更适合汤粉,它跟汤调配,米香更浓郁。干米粉的米香稍逊色于新鲜米粉,又加上它以圆粉为主,用汤来配,很难调出味道,它反而更适合无汤的做法。而喜欢吃无汤米粉的人群,其饮食习惯更接近靠山而居的人群。这些区域大多吃干圆粉,通常用温水将米粉泡发,不调汤,用口味较重的配料来让米粉提味。

6
米粉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吃完粉后,再打会牌,喝杯茶,悠闲早晨吃粉时光

北方人来湖南看着“粉面”摸不着头脑,粉面店难道不是粮油店吗?粉和面本是南北最为标志性的饮食分歧,可在湖南人看来,它们都是早餐的代名词,而标有“粉面”二字的早餐店,卖米粉居多。

从字面上看,“粉”是大米分开后的物质,《说文解字》中对“粉”的解释:傅面者也。《康熙字典》里,“粉”的解释为“分也,研米使分散”。这些解释中都未提及我们现在食用的线条状米粉。

线条状米粉在早期的烹饪书《食次》中,记为“粲”。《食次》成书于南北朝甚至更早,它被认为是《隋书》中所记的《食馔次第法》。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还提到“环饼”的做法,它跟“乱积”的做法极为相似,只是要做成环状。“环饼”和“粲”口味偏甜,还能做寒食节的点心,并非日常的吃食。而他详细介绍的“粉饼”的食用方法是浇拌肉汁或者肉酱食用,跟炸酱面的吃法相似。这应该是我国米粉、米线的萌芽。米粉的原料是米,用米做出来的食物在韧性上是欠缺的,为何却一定要与面条保持一致,呈长条状?这不禁让人产生联想:米粉的出现是不是受北方饮食风格的影响?

7
粉啥时成湖南国民主食的?

范女士给女儿喂米粉,长沙米粉的口味已深深的刻在小姑娘的味蕾里

吃米粉不像吃米饭,它甚少在家中煮食。作为一种“麻烦”的食物,它从米粉本身制作到熬汤、炒或炖码子再到调料,每一道工序都繁琐复杂。它能成为大众普及的吃食,一定是在稻米产量有盈余,人们不再为果腹发愁时。

在湖南,关于米粉的最早传闻是郴州栖凤渡鱼粉,跟三国时期的庞统有关。但史料中并没有确切的时间记载。清末民初,湖南地区米粉的记载才渐渐多起来。这时,一些交通发达、经济繁荣的城市开设米粉店,为生计发愁的小贩也开始挑担子卖米粉。

以前长沙人早餐不流行吃粉,米粉真正流行于湖南是1978年改革开放后。这期间全国各地人口流动频繁,可交换的物产丰富,加上湖南的稻米产量在全国靠前,作为稻米衍生品的米粉成为商品,在市面上流行。这时湖南各地米粉都打上当地食味的烙印,成为地域鲜明的吃食。

8
为何武汉吃热干面长沙却吃粉?

有水稻的地方就有米粉。作为米食区重要的标志,米粉的流行程度在各地不同。同为中部省会城市,气候和地理环境相似,但为什么武汉人更热衷热干面,而长沙人更爱嗍粉?

以秦岭、淮河为界,北麦南稻的格局造成了“南粉北面”不同的饮食结构。它产生的原因跟城市本身息息相关。武汉地处“九省通衢”,南来北往的文化在此交融,而该城市原本的饮食结构也因贸易往来和外来人口流动被打破。种种冲击之下,它的饮食出现了面条和米粉并重的局面。

而长沙在地理位置上,处在湘江下游和长浏盆地西缘,其境内陆势起伏较大,虽然湘江穿城而过,但比不上武汉的四通八达。长沙也是较早通商开埠的城市,只是外来文化进入长沙后,它的本土文化更为强势,保留当地特色更多。

9
为什么湖南人吃粉用“嗍”?

极少再有“嗍粉”这样的词能这么形象地表达湖南人吃粉的瞬间了。一碗热气升腾的米粉端上桌,用筷子夹着一头送至嘴边,吸溜进去,大声地“嗍嗍嗍”,滚烫的酸甜苦辣入胃,直至微微冒汗,打着饱嗝。当这一连串“嗍粉”动作完成,湖南人充实的一天才算启动了。

“嗍”这个动作很微妙,它发音时嘴巴自然微张成圆形,恰巧就是吃米粉的嘴型。一碗滚烫的米粉带着热辣入口,“嗍”得越大声越不会被烫,越有劲头。但“嗍粉”于湖南人而言是个时髦词,这个词在长沙流行,仅仅是这二三十年的事。

“现在说'嗍粉’的只有年轻人,我所接触的人都不这样说,都是说'呷粉’的。”湖南文史专家陈先枢说。语言也有地域性。“嗍粉”首先流行于长沙,但一直没有撼动本地人的“呷粉”。他们认为“呷粉”比“嗍粉”更能表达对这座城市的热爱。

10
为什么湖南人越来越爱吃米粉?

一碗汤鲜、码子浓的米粉,如快餐里的饭加荤菜、素菜和汤。在生活节奏加快的今天,走进米粉店,只需要花很少的钱,几分钟不到就可以填饱饥饿的肠胃。人们不再纠结一天中必须吃米饭才算吃过主食这样的问题。米粉也不单纯只是人们的小食或者饥饿之余的“补救”餐食,而是早餐、中餐乃至一日三餐,甚至连夜宵也要算米粉一份。

一碗长沙沙粉慰籍灵魂

我们从长沙米粉经销协会获取了一份数据:2011年,长沙人大概每天消耗30万斤米粉,而2019年,长沙人每天要消耗60万斤米粉。“这只是17家米粉生产厂的数据。”该协会秘书长彭遥义说。作为湖南省会的长沙,在过去的十个月里,在美团外卖平台上的日均消耗米粉单量达到6万单左右。而在常德,截止到11月27日,已经有人在今年点出309单米粉的记录,几乎每天要点一碗米粉。

这些数据只是湖南人吃粉的一角。他们吃米粉更喜欢走进米粉小店,哪怕是简陋的“苍蝇小馆”。在热闹的地方嗍粉,才是最恰当的姿态。

吃粉,喜欢就去,管它呢。

END

文字 | 伍婷婷

摄影 | 卢七星 李林东 伍婷婷等

微信编辑 | 伍婷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