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个小镇位列湘西四大古镇之首,却少有人知道

 湖湘地理 2023-07-23 发布于湖南

 



小满节气,浦市外的稻田内农民正在插秧

占地3平方公里的浦市,曾是沅水流域的商贸重镇一,

有四大古镇之首的称号


2020.NO.18

编者按
四季的笔画
中国的小镇,多有一颗文艺的灵魂。贾樟柯的镜头下,小镇是一个意味深长的静物:幽深的小巷,斑驳的墙壁,带着忧伤的诗意。
我们看到的湖南小镇,却是流动和热气腾腾的。流行歌曲夹着熟食的味道,小镇离人间烟火最近。
小镇是独特的单元,城市和乡村,过去和现在,相生相成。小镇的生活,过得郑重,都市丢失的季节感,在小镇都可拾起。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小镇,保持着古老的时间法则和生活仪式。曾在一个春天的小镇里,注视着旅馆窗外,看枝叶渐渐繁盛,轰然之间满城春色。
只有在小镇,我们才有心境,一点点拆开四季的笔画。古人将一年分成了二十四个节气,生活有了段落,每个日子就都过成了期待。小镇岁时记,我们选取了二十四个湖南小镇去匹配二十四个节气。小镇和节气,都来自中国辽远的时光,都有顺时而为的风度,它们很搭。
胭脂用尽了,桃花就开了。自然有物候,小镇也有自己的物候。在小镇,时间不是时钟上冰冷的数字,它藏在温暖的生活里,等着我们去叫醒。以节气,去句读小镇的年华,就是在最恰当的季节里,将散落在小镇里的美好编成花束。
小镇的岁时记,将从小满的湘西浦市镇开始。我们发现,小满是一年的黄金分割点。小得盈满,小满是最具哲学气质的一个节气。一切刚刚好,这是中国人和自然的心心相印。天地有节。我们有幸,惊见它的美。
浦市人敬土地,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现存40多座土地堂,傩舞是本地人对土地孕万物的一种酬谢


  小满
小满那天,我们去了湘西浦市。浦市,沅水上游的一个码头,不是很偏僻,也不是很出名。它在历史上很富裕,是湘西四大古镇之首。在沈从文的笔下,那里的山水处处是宋人画本,登岸满眼是诗,一种纯粹的诗。一个有诗人天分的人物,凡是在合适的时节,踏上浦市,都将生出许多诗意来。小满,小得盈满,也最能代表浦市人的气质。它包含着对生活的满足,更包含着对生活的节制。浦市人敬畏土地,他们对土地的感情,固执而深情。活得洒脱,也活得认真,这就是浦市人。土地的性格,也是如此吧。
沅江西岸的古镇

一个早熟的古镇
5月20日,太阳到了黄经60度,小满节气,江河日渐丰盈起来。夏天已匆匆赶来,沅水边上的稻田装满了水,人们正忙着插秧。插下了秧苗,就插下了希望。在这个迈向成熟的季节,浦市的大街小巷都被新鲜上市的物产塞满着。
浦市农历逢2逢7赶集,毛桃、枇杷、李子都熟了,拿到街上卖
沈从文曾在《湘行散记》中写浦市:“本地市面则出炮仗,出纸张,出肥人,出肥猪。河面既异常宽平,码头又干净整齐。”从哪里看去,都像宋人的一幅山水画。湘川黔边境的朱砂、水银、苎麻、五倍子、生熟药材,更远省份来的淮盐、布匹、花纱,都在浦市沿河的码头上装载下货。
浦市是沅水边的最大大码头之一,历史上古镇规模据说是洪江古城的十倍
那时的浦市应该是这样一个场景:江西商人驾驶着满载瓷器的商船经沅水而上,行抵浦市,停靠在江西码头。清点整理好货物后,商人们走上码头的石台阶,此时万寿宫(江西会馆)门前已有人在此等候,为老友接风。双方照面互相作揖,让入内庭。拜祭完主屋内的福主真君后,一同到偏厅里喝茶听戏。一直闲扯到晚上,告别老友,顶着月色,在闪着灯光的石板路上,左右穿梭,回到自己多年经商,辛苦打拼才修建起来的深宅大院,与一家老小共享天伦。
白墙黑瓦构成的窨子屋是浦市古宅的特色,外表朴实,内部却十分奢华

沅水、码头、会馆、戏台、家宅,由此构成了浦市商人的生活线索。而通过沅水,这条线索又被扩大,与外界相连,融入整个中国的版图之中。
这可也算是一幅山水人物画。只是这画中人,忙碌的是走船带货,而不仅仅是溪中行旅。在合适的时间抵达合适的地方,所触及的那一点微末力量,在心中涌动,便能成就一番翻江倒海般的念头来,诗便是一种。
浦市历史上茶馆众多,现在的大码头茶馆、太平街茶馆依然人来人往

浦市对人的赋魅,不仅仅是这里独到的美景,还有美丽的传说,与丰富多彩的生活。沈从文16岁,血气方刚时,只知道与同乡小子鬼混,才加入地方军队,打浦市过,上了岸,就为一位女人而打动,由此有了翠翠的构想。
2000多年前,更有屈子大夫,沿沅水而下洞庭,曾经眺望过这里的湖光山色,触动内心的诗情。浦市早就有了,甚至比屈子还早4000年。
浦市下湾遗址出土的6500年前的白陶

早在65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浦市所在的沅水西岸,就有了高度发达的文化。他们制作的白陶,雕刻着凤鸟的图案。其精美的造型与复杂的工艺,可以与被誉为中国礼制起源地的大汶口文化时期的黑陶相媲美。如此早熟的古镇在中国版图上是少见的。
浦市镇吉家三重院天井

一些数字也足以证明它昔日的辉煌。《泸溪县志》记载,在清末民初,这个占地3平方公里的古镇上,曾有3条商贸主街,45条巷弄,20多座货运码头,13省会馆,12座书院,53家茶馆,90多个作坊,7个钱庄,3个镖局……也怪不得,康熙年间的人物,曾官至直隶巡道的徐炯奉旨前往云南考察灾情时经过浦市,在《使滇日记》中感叹道:“洪江,烟火万家,称为巨镇”,“浦市称巨镇,尘舍稠密,十倍于洪江”。
徐炯所言可能夸大,但绝不是错觉。
浦市镇万荷园

小巷拐角处多有土地堂

虽然繁华一时,浦市留下的历史记载却非常少。以至于一些历史学家讨论它时,不得不借助于当地的家谱与传说。但一些东西还是顽强地保存下来,并以鲜活的方式融入新的生活场景之中。
浦市民宅青莲世第,现在是湘西版画院

例如,浦市人对于土地的敬重。据统计,清末民初,方圆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分布着90多座土地堂,72座道观寺庙。如今走在浦市,大街小巷内凡遇拐角处,多有座土地堂,粗略估计尚存40余座,是名副其实的庙乡。
土地堂的设置有保一方平安的意图。和蔼可亲的土地公公,传统形象是一位“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福主。支撑这种信仰的,是人们对于父母亲朋的友爱。如此朴实无华的想法,最经得起风吹日晒。
抬黑龙是浦市土生土长的民间信仰

除了土地庙,浦市还有很多本地信仰活动,如抬黑龙菩萨。黑龙菩萨,本地人又称黔王,其来历,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其原型是唐代安史之乱时的名将南霁云。另一种认为黑龙菩萨是明代朱元璋义子沐英。两种各有其支持者。相同的是黑龙菩萨的形象,面部黝黑,面带笑意,一手拿扇,另一手拿着毛巾,坐在一顶大轿上。每年农历三月三、六月六,浦市人就抬着轿子巡街,一直要走四五公里的路程,所经之大街小巷,人群无不放鞭相迎,祈求赐福,场面十分热闹。
浦市镇龙舟节,沈从文曾经赞许浦市水手们的竞争热情

还有一种活动更为惊险,就是划龙舟。沈从文在《湘行散记》中有记述:“(浦市)这些人每到大端阳时节,都得下河玩一整天的龙船,平常日子却各个按照一种分定,很简单地把日子过下去。”浦市人划龙舟由来已久,劲头也十分热烈。在沈从文看来,这种毫无世俗好处的竞赛,到底是为了追求哪种性命之理呢?
也许正是这一看似对生命之外的追求,才可以让人在荒唐之上建立起某种意义来,某种比任何哲理都配活着的理由。码头与庙乡,分别成就了浦市的两种身份。前者是它的物质载体,后者是它的灵魂容器。


鸣谢:泸溪县委宣传部          
          浦市镇经开区管委会

+
触摸大地之美

文字:钱烨

摄影:金林 泸溪县委宣传部供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