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小泉|参加江西省名师培养对象培训班的一些感想

 涓涓小泉 2023-07-23 发布于江西

一、为何参训

一是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导向,需要一大批教育教学骨干教师,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省教育厅委托北京师范大学与江西师范大学培养;学校负责来回路费。

 “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名师成长,有时也需要外力引导,相互激荡,促进内在力量的觉醒。

二、怎么参训

在班主任陶缘媛老师组织协调下,分三次集中培训,前后历时一个多月。培训内容主要有名师培训的时代背景,国家大政方针介绍,教育厅领导对于培训学员的期待,各学科的学术前沿、课程改革与教材编写相关情况介绍,还有一线教学的观摩、学习、跟岗,论文撰写与课题申报、结题等。

三、有何收获

从一名教书匠成长为教育家的自觉,即陈锁明教授讲座中所言的“行走在大先生的路上”。不断反思,总结,实践,再反思,再总结,再实践,凝炼教学主旨,打磨出自己专属的可执行的教育、教学理念。

以上是总的方向。

具体来说,在教学与教育实践的一系列先进理念的学习、吸收与转化,尚需时日。

尤其是写论文与做课题这一块,必须将我之前做研究生论文的一整套方法,再次捡起来。我这个人有个特点,就是不够自信。高考后,觉得高考分数不如人;研究生后毕业后,觉得自己论文不如人,于是,总是不去面对,最后一耽误就是很多年,等到再次觉醒,又错过好多年。自己的优势其实还是很明显的,自己经过的训练还是很规范的。我们完全不必要妄自菲薄,只需尽力做好自己便可以泰然处之。

四、未来实践

在教学、教育实践过程当中,我们还是有必要去做充分准备,成为一个有心人,好好整理,好好固化培训成果,以及未来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成果。

未来实践,不是飘于空中,而应扎根一线教学,厚积薄发,改变自己,改变身边的人,进而也改变这个社会,承担起“名师”示范引领的社会责任与担当“为党为人,为国育才”的时代使命,不负省教育厅与北师大的殷殷期盼。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王阳明

与诸君共勉。

小泉 2023713日星期四 雨 北京至婺源G301 高铁上

结业证书的封面

美丽的班主任陶缘媛老师

同寝室的万先进老师

一中同事刘人山老师

左三为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培训学院副院长、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培训学院副院长张行涛教授

再次感谢省厅的重视,学校领导的鼓励,北师大的精心组织,讲座嘉宾的无私奉献,200多位同学的陪伴。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