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故宫大事件(清朝篇一)

 新用户28391442 2023-07-24 发布于北京
故宫大事件(清朝篇一)

【辛酉政变】

  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攻进北京,焚烧圆明园。咸丰皇帝带同皇后钮钴禄氏、贵妃叶赫那拉氏及皇子载淳等仓惶逃往热河避暑山庄。咸丰十一年(1861年)七月,咸丰皇帝病死于避暑山庄“烟波致爽”殿。咸丰帝临终前遗诏立6岁的载淳为皇太子,任命载垣八大臣辅政,同时规定分赐皇太后及皇帝的“同道堂”、“御赏”玺为下达圣谕的符信,一切军政事务由辅政大臣处理。但叶赫那拉氏权欲薰心,一心掌握清朝的大权。首先,她以圣母皇太后的身份和其掌管的“同道堂”印章,取得了皇太后干预朝政的权力,其次,她和恭亲王奕訢等勾结,依靠外国侵略者的支持,预谋除去辅政大臣,最后达到掌管清朝大权、实行垂帘听政的目的。咸丰十一年,叶赫那拉氏利用咸丰梓宫运回北京的时日,于九月三十日发动政变,逼令载垣、端华自杀,将肃顺斩首,其他辅政大臣被革职查办。东西两太后(即慈安、慈禧)于十一月一日在宫内养心殿“东暖阁”实行垂帘听政。从此,慈禧掌握清朝统治大权达48年之久。因咸丰十一年(1861年)是农历辛酉年,因此,此次政变称为“辛酉政变”。

故宫大事件(清朝篇一)

【垂帘听政】

  垂帘听政是晚清政治中太后预政的特殊现象,皇帝年幼即位的产物。分别出现在同治、光绪两朝。
  咸丰十一年(1861年),咸丰帝奕詝去世,6岁的独子载淳嗣位,临终前咸丰任命
载垣八大臣辅政。鉴于康熙初年曾出现辅政大臣鳌拜专权的先例,咸丰帝采取了对辅政大臣牵制之策,即把他的“同道堂”、“御赏”玺两方分别赐予载淳及皇太后钮祜禄氏,以二玺代替硃笔,辅政大臣所拟上谕必须加盖这两方印章才能奏效。
  然而,载淳年幼,“同道堂”印就落到其生母慈禧皇太后手中,这为素有政治权欲的慈禧临朝预政提供了契机。她拉拢慈安皇太后,联合恭
亲王奕訢,于咸丰帝死后不久发动了宫廷政变,将辅政大臣斩首抄家,解职戍边,彻底肃清了她的政敌集团。
  在给载淳举行了不具实际意义的登极典礼后,两宫皇太后就立即以皇帝的名义发出上谕,令大臣汇编以往各代皇太后临朝预政事迹,赐以美名曰《治平宝鉴》,作为垂帘听政的历史依据。随后于咸丰十一年十一月初一日,她们携载淳于
养心殿暖阁正式垂帘听政,设两太后宝座于皇帝宝座之后,中间以八扇黄屏风隔开。为使此举更具合法性,恭亲王等人还制定了《垂帘章程》。至同治十二年(1873年),载淳已成年,两宫皇太后被迫撤帘归政。
  但同治帝亲政不及两年就因病而死。因无子嗣位,慈禧玩弄政治手段,精心设计择立同治帝年幼的叔伯兄弟载湉继位,使两宫皇太后二次垂帘终又得逞。至光绪七年(1881年)慈安皇太后暴死,只剩慈禧一人垂帘听政。光绪帝成年亲政后,因支持
戊戌变法而遭慈禧等顽固派的忌恨,他们发动戊戌政变,解除了光绪帝的皇权,慈禧再次临朝10年,却又美其名曰“慈恩训政”,直至去世。慈禧通过垂帘听政之途,操纵同治、光绪两朝皇帝,掌握清代朝政达48年之久。

【签订《南京条约》】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六月,鸦片战争已经进行了将近两年。英国远征军在广东沿海、江浙海口的袭击并没有彻底打垮清王朝的抵抗意志,争战的迁延使英国远征军陷入了泥潭。为了尽快摧毁大清臣民的抵抗意志,结束这场战争,英军计划利用优势的海军力量侵入长江一线,阻断南方漕粮的北上运输线,迫使清廷接受英国提出的筹码,于是英国远征军在六月十四日进攻镇江。在经历了血腥厮杀之后,英军占领了镇江,稍俟休整,继续溯江而上,直指南京。此时两江总督牛鉴已经丧失了抵抗信念,将战略重点从部署防守转到向英军求和。
  道光帝委派的钦差大臣
耆英伊里布此时正追随在英军军舰后面妥协求和,从宁波、乍浦、吴淞一直追到镇江。在镇江开战前,耆英、伊里布仓促间向英国全权代表璞鼎查(Henry Pottinger)递交了私人信函,但充满乞和字眼的文字中并没有能够满足英军胃口的任何允诺,自然也就无法阻拦英军发动的镇江攻城战。镇江被攻下后,璞鼎查给耆英、伊里布复照,声称耆英、伊里布应该带赎城款到南京等待赎城。正当耆英、伊里布左右为难之际,收到了道光帝的谕旨,授予耆英、伊里布“便宜行事”的权力。原来,璞鼎查率军逼近南京时,自感守城有责的牛鉴在两日之内连续给璞鼎查发去6道照会,讨价还价,并在飞书请耆英、伊里布快速到南京解救危机的同时,八百里加急上奏道光帝,告知危情。镇江城破后滞留无锡的耆英、伊里布缓缓地挪到南京,在收到道光帝的授权后随即展开求和活动。
  伊里布的家仆张喜充当了重要的角色,他首先代表伊里布与璞鼎查的代表马儒汉在南京城外下关的静海寺就英方的开价进行了初步的商讨。不久,原吉林副
都统、四等侍卫咸龄,署江宁布政使、江苏巡按黄恩彤参与进来,与马儒汉重开谈判。 七月十五日,耆英、伊里布登上英舰拜访璞鼎查。二十一日璞鼎查率人进入南京城,正式交付签约文本。本来耆英提议立即签字,以便使英军尽快离开南京,但璞鼎查还需要一个隆重的签约仪式,炫耀武力。七月二十四日在南京江面的英国军舰上,耆英、伊里布在条约文本上盖用关防并亲笔画押。9天后,道光帝愤懑之中夹带着无奈的授权谕旨才到达南京,然而他的臣子早已代他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

故宫大事件(清朝篇一)

【和珅专权】

  和珅(1750-1799年),原名善保,字致斋,钮祜禄氏,满洲正红旗人,乾隆时期的宠臣。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由文生员承袭三等轻车都尉世职,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授三等侍卫,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正月任户部侍郎,十二月总管内务府官兵事务,赐紫禁城骑马,全家被抬入正黄旗。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至嘉庆三年(1798年),和珅升迁的速度更是惊人,从一个户部侍郎升任军机大臣、御前大臣、
领侍卫内大臣大学士,他不仅担任户部尚书,兼任过崇文门税务总督,长期掌管户部府库,掌握着清朝经济大权,还担任过吏部、兵部尚书,京师步军统领(即九门提督),有时甚至兼管三部事,同时还充任《四库全书》等多部书的总裁。
  和珅一生中提升之神速、管事范围之广、权力之大,在清代历史上极为罕见。
乾隆皇帝宠信并重用和珅的原因有二:一是和珅确实才华出众,例如精通满、汉、蒙、藏四种文字;二是和珅善于揣摩乾隆皇帝的习性和脾气,连皇帝的心思他都能琢磨个八九不离十。对于乾隆皇帝来说,任用和珅可谓得心应手。
  正是在乾隆的宠信、重用之下,和珅成为其心腹大臣,甚至成了专横跋扈的“二皇帝”。和珅培植党羽,结党营私,其关系网迅速膨胀,党羽遍布全国各地。和珅的弟弟
和琳本只是笔帖式,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后,因和珅的关系,官位竟升至内阁学士工部尚书、兵部尚书、四川总督。和珅集团的骨干苏陵阿由于和珅的特别关照,很快从内阁中书被提拔为兵部侍郎、户部尚书、两江总督、东阁大学士兼刑部尚书等。地方上,如山东巡抚伊江阿,河南巡抚景安,两淮盐政使征瑞,都是和珅安插的亲信。
  和珅长期集军、政、财大权于一身,并在乾隆皇帝晚年体衰之际趁机实行专权乱政,连诸皇子对他也敬畏三分。特别是乾隆退位做了
太上皇之后,和珅更是有“挟太上皇以号令皇帝之势”。例如,对川楚军情秘而不报;任意撤去天津运司武鸿;擅改朝廷成规,不准蒙古王公来京觐见皇帝。由于长期把持户部、内务府三库等财政部门,和珅实际上把全国的财政大权长期集中在自己手中,同时利用为皇帝筹款之机大肆掠财。和珅集团的成员也个个都是贪污能手,乾隆晚期出现的贪污之风与和珅专权乱政不无关系。
  在和珅的眼中只有乾隆皇帝,他不但不把群臣放在眼里,即使对刚即位的嘉庆皇帝也大为不敬,引起嘉庆的极大不满。嘉庆三年(1799年),乾隆皇帝死后不久,嘉庆皇帝立即将和珅下刑部大狱。不久和珅即被宣布20条大罪,被赐死,结束了他20多年的专权局面。民间传说,和珅被查抄出的家财达白银八亿两,而当时大清国库年收入也不过白银七千万两。所以,老百姓称之为“和珅跌倒,嘉庆吃饱”。

【伪签《穿鼻草约》】

  林则徐主持虎门销烟以后,英国从华获取巨额经济利益的“贸易”邪路被封堵,于是挑起对华战争。道光二十年(1840年)五月二十三日,英国远征军北上进攻厦门,被闽浙总督邓廷桢指挥清军击退。英军继续北上,乘浙江沿海防务空虚之机攻占定海(今浙江舟山)。七月底,英国军舰出现在天津海口,震动清廷朝野。英军在照会中声称在广东受到林则徐的不公正待遇,要求道光帝主持公道,同时提出鸦片贸易合法化、割让一块土地供英国商人居住、赔偿烟价等无理要求。道光帝认定这是英国人在告“御状”,进而以天朝上国皇帝的自大心理决定为洋人伸冤。他罢免了林则徐,派直隶总督琦善到大沽口与英国人商谈退兵。谈判间琦善曾表示烟价所值不多,只要英军调头南返,清朝方面一定会让义律(Charles Elliot)脸面上过得去。英国舰队在得到琦善同意赔偿的口头承诺后返航南下。
  琦善退敌有功,遂被道光帝任命为钦差大臣,被派往广东与义律继续进行谈判。道光二十年(1840年)十一月初六日,琦善到达广东,立即照会义律展开谈判。交涉之初,琦善只同意赔偿烟价500万元,英方的其它要求一概拒绝,而义律很不满足,这距离
巴麦尊政府的开价甚远。双方在一个多月的交涉中往来照会15封。义律感到时间拼耗不起,于是照会琦善要“依兵法办行”。道光二十年(1841年)十二月十五日,英军突然攻占虎门口的沙角、大角,大败清军。
  清军的溃败使琦善明白了自己并没有可以依仗的武力后盾,他的交涉步调从此不再是天朝臣子特有的慢条斯理而显得惊慌失措。4天后,琦善无视自己有限的授权,照会义律作出重大让步:代替义律上奏,恳请皇帝允许给英国人在口外外洋寄居地一处;代替上奏请求皇帝批准广州开港贸易,作为交换条件英军归还定海。
  义律得到琦善的照会之后,明知琦善的承诺需要得到道光帝的批准才能有效,但他擅自根据琦善的承诺宣布已经与琦善达成四点协议一《穿鼻草约》,并在十二月二十八日公开宣示:割让香港,赔偿烟价600万元,中英之间平等处理外交,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正月初六日恢复在广州的中英贸易。随后英海军司令伯麦率军强行占领香港,声称“文据在案”,要求岛上的清军撤离。
  《穿鼻草约》不是一个正式的条约协议,它是英国方面的代表义律篡
改琦善的本意而捏造出来的,因此不具备法律效力。英国殖民者利用中国封建疆吏对近代条约知识的缺乏,从而蒙骗清廷。
  义律公布伪造的《穿鼻草约》后,道光帝异常震怒,下令逮问琦善,枷号京城治罪。

【皇太极入关奔袭战略】

  清太祖努尔哈赤与明朝征战多年,在宁远城(今辽宁省兴城市)遭到明督师袁崇焕所领明军的顽强反击,后金军备受重创。战无不胜的努尔哈赤至此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失利,且最终因伤而命丧黄泉。其继承人皇太极登基不久即对宁远城实施报复性进攻,但复遭惨败。于是,皇太极调整了对明战争的策略,利用骑兵对明内陆实行飘忽不定的奔袭战,掠夺人口、牲畜、粮食、金银、布帛,破坏城邑,耗其国力。皇太极在天聪二年(1628年,崇祯元年)迫使察哈尔蒙古从西喇木伦河退出后经这一通道,绕过山海关,从长城的不同关隘攻入明朝内陆。
  天聪三年(1629年,崇祯二年),后金军首次分路从龙井关、大安口等处突入塞内,直趋北京,蓟辽督师袁崇焕率军驰援京师。后金军迫于明军火炮的威力无法强攻,于是运用反间计除掉其心腹大患袁崇焕。挥军东退时,后金军又攻占永平(今河北卢龙)等四城,留兵驻守,以作为日后入关击明的根据地,但由于留守的二
贝勒阿敏失误,四城得而复失。
  天聪八年(1634年,崇祯七年),皇太极号令后金军奔袭宣府、
大同。兵锋所指以宣、大为中心,波及今河北西北部、山西北部和中部。在50余日内攻陷明朝大小城堡50余座,杀掠无数。
  崇德元年(1636年,崇祯九年)八月,清军突入居庸关,但未围困京城,而是绕京畿攻掠一周。回师时,所获人畜财物用了4天时间才全部通过边口。
  崇德三年(1638年,崇祯十一年)八月至次年三月,皇太极又
指挥了清入关前最大规模的一次奔袭战,兵分左右两翼,分别于墙子岭与青山关毁边墙突入口内,绕过北京南下,攻克城池53座,归降城池8座,俘获包括亲王郡王、将军在内的人口40多万,使明朝北方惨遭蹂躏。
  为了加速明朝国力的衰疲,清军在取得
松锦大捷后于崇德七年(1642年)又对明进行了一次奔袭战,攻克3府18州67县,计88城,人口36万多,牲畜32万多,金银珠宝无数。
  清军频繁的入关奔袭战削弱了明朝的实力,使后金的财富总量迅速增加,增强了后金与明作战的经济实力。

【鲁王监国】

  清顺治二年(1645年)闰六月二十八日,在浙江余姚﹑会稽﹑鄞县等地抗清义军及故明官吏缙绅的扶持下,明鲁王朱以海监国于绍兴。
  朱以海,明太祖
朱元璋十世孙,鲁王朱寿镛第五子,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二月嗣王位。
  鲁王政权建立后,控制着浙东绍兴﹑宁波﹑温州﹑合州等地,拥有
浙中义师及原明总兵方国安王之仁部。凭借钱塘江天险,几方面力量曾会兵合攻杭州。此时的鲁王政权虽然有一定的军事力量,但政权腐败,且热衷于与隆武政权争夺皇统,双方视如水火,对清军的进攻并没有全力防御。顺治三年(1646年)六月初,清军渡钱塘江,迅速攻占绍兴,荆国公方国安虽拥兵十万,但不战而溃,朱以海被迫出海至舟山。顺治八年(1651年),舟山失守,清军迅速平定浙东,鲁王大臣张国维﹑朱大典﹑孙嘉绩﹑王之仁等先后死,方国安﹑马士英﹑阮大铖等降清。朱以海逃往金门,投依郑成功,于清康熙元年(1662年)九月十七日在金门去世。他的王妃陈氏与遗腹子朱弘桓等则在辽藩宁靖王朱术桂保护下渡海到台湾,投奔郑氏政权。直到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满清政府收复台湾,明朝皇族的抗清斗争才彻底终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