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数据为基础的时代背后,哪些因素在起关键作用?丨 章苏阳独家

 孟玄同 2023-07-24 发布于四川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通用技术,而是否应用这些通用技术,是一家企业能不能一直往前走的关键因素。应用了,就会比竞争者有更大的概率冲出来;没有应用,可能就会在时代浪潮中被甩掉。

从 1994 年加入 IDG 资本到 2016 年离开,章苏阳与熊晓鸽、周全一起投资并见证了 450 余家创业公司成长,超过 100 家被投企业成功上市或并购。在 IDG 资本退休后,他创立了火山石投资,聚焦中国互联网创新、泛智能技术和新医疗健康领域。

近 30 年成功或失败的经历,造就了他今天的判断力。他所投资的「代表作」包括携程、如家、汉庭、康辉医疗等知名企业。

近期,在沙丘投研院课堂上,他从战略和战术的层面,分享了近年来通用技术平台的演变,以及 VC 对创业公司的评判等创投干货。

战略层面:新通用技术已经到来

在经济学中,我们对经济周期大概有三种预测方法:

经济周期的三个理论

1. 长期预测模型:康波定律(50-60 年周期)

从蒸汽机发明到蒸汽火车,基本上用了 50 年;从蒸汽火车到了电气火车,也用了 50 年。所以,康波模型是有道理的。

Hilbert, M. (2020).

2. 中期预测模型:朱格拉定律(8-10 年周期)

朱格拉定律最适合技术的迭代趋势。

1989-1998 传统 IT、通讯

1989-1998 年,基本上是通讯和基础的计算机信息处理。上世纪 90 年代,如果你们公司用了微机管理,大家会感觉这是一件很牛的事。

1998-2007 PC 互联网时代(BAT)

1998 年,PC 互联网进入整个社会,改变了所有人的行为。当年好多人对互联网充满着善意的憧憬,感觉找到了一个自由的空间。

现在的很多互联网公司,正因为当年抓住了 PC 互联网的发展,所以成为了今天非常大的垄断平台,比如 BAT(百度、阿里、腾讯)。如今,阿里 + 腾讯已经占据了我们生活的 72%。

我们当时投了腾讯和百度,但是没能投进阿里。1999 年 12 月,我和马云在北京见面,我们希望能投 300 万美金进去,但是马云没有接受。中国有句古话叫「志存高远」,当时 IDG 资本不像现在这么有名,所以马云选择了软银、高盛这些更知名的投资机构。虽说没投进阿里是一件憾事,但也不能所有的优秀公司都被我们投中。

2007-2017 移动互联网(BAT+TMD)

从 2007 年开始,我们逐步进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

身处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几乎「无密可保」:比如通过你吃饭时间长短,可以判断你的个人性格和工作性质;通过交通工具和上班距离,可以判断你的收入高低;通过你点的外卖,可以判断你有没有钱以及饮食是否健康,如果不健康,系统会马上向你推荐保险广告——所以,移动互联网对整个商业模式进行了一个大的颠覆,就是所有的营销完全针对个人。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也涌现出了一大批卓越的企业,比如 TMD(头条、美团、滴滴)。当然,BAT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依然很强,他们对未来的预测是很准的,而且在管理上也能拿得住,这是很不容易的。

2017-2027 以数据驱动为特征的新时代

到了 2016 年底,移动互联网的东西基本上已经干完了,大家突然感到很彷徨,不知道接下来要干什么了。

2017 年,整个投资界就变成了一件事,就是关于两辆自行车的故事(摩拜&ofo)。

一直到了 2017 年的下半年,基本上大家都明确了,原来这个天变了。在 2016 年以前,中国的互联网就是一本追求流量的历史。到了 2017 年,已经变成了从追求流量到追求数据的时代。

3. 短期预测模型:基钦定理(3 年左右周期)

以 PC 互联网时代为例,基本上是有三年左右的周期的。

1998-2002 解决信息不对称

1998 年前后,大家要获得一个信息是很难的,能够看的东西非常有限,而且特别滞后,基本上都是昨天发生的。

但是到 1999~2000 年,一件事情发生之后,几乎一小时的时间大家就能知道了。美国「9·11」事件,我是 27 分钟以后看到的,这在以前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儿。

2003-2006 解决交易不对称

2003 年以前,产品流通是通过一级批发、二级批发、三级批发的,渠道里面有很多的节点。从 2003 年开始,我们直接互联网面对,跳过了这些环节来进行。比如阿里、携程,都是在这个时候快速发展起来的。

2006-2008 互联网次生代 Web2.0

2006 年以后,出现了互联网的一些次生代的东西,比如博客、视频网站等。到2007 年,互联网金融也逐步上来了。

基钦周期(Kitchin Cycle)

综上,经济周期 3 年左右会有一个小变,8-10 年会有一个大变,到 50 年就是翻天覆地的更大变化。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通用技术,而是否应用这些通用技术,是一家企业能不能一直往前走的关键因素。应用了,就会比竞争者有更大的概率冲出来;没有应用,可能就会在时代浪潮中被甩掉。

新通用技术时代的到来

为什么现在进入一个以数据为基础的时代呢?这跟一个大的演进是不可分割的。

1. 数据的持续增长

这个世界上只有一样东西是只涨不跌的,就是数据。

到今天为止,数据的发展这个量的增加,用数学的语言描述的话,它的二阶导数为正。在去年,大概是 2.1 年左右,数据会翻一倍。今年,我估计 2 年左右数据就会翻倍,所以发展非常快。

2. 硬件的发展

1992 年,我在邮电部的一个直属厂做技术副厂长。

当时我们买了三台微型计算机(宏碁电脑),25000 块钱一台,我们还专门弄了一间空调房,把电脑给保护起来。当年买的设备叫奔腾 286,现在大家还是延续了 286 的基本结构,但是现在英特尔的芯片处理能力是当年 286 的 2 万多倍。

3. 软件的发展

其实在以前,就有智能计算、神经网络的理论,只不过当年也没多少数据,你有理论也没用。

为什么现在人工智能的东西能够起来,就是因为数据极大量的提高,到了 2016 年的时候,变成了一个重要的转接点,所以这些软件就逐步派上用场了。

现在,软件到了登峰造极的水平。

比如 GTP-3,已经比当年 AlphaGo 打败李世石又高级了很多。AlphaGo 虽能轻松击败人类,但也只限于围棋等专精领域,无法「触类旁通」;而 GPT-3 除了文本联想、翻译、写诗,还能画画、做财务报表、编程,「一个模型就可以做所有事」。通用,就是 GPT-3 的革命性。

谷歌大脑(Google Brain)就更厉害了,它里面的可调参数超过 1000 亿个。当可调参数超过 1000 亿的话,几乎什么东西都可以描述,因为你所有的东西都是靠参数点来描述的。

4、人类的认知

人们终于发现:这个世界上绝大部分与人的行为有关的认知只是在置信概率以上的判断,不需要精确计算。

来源:Google Brain官网

战术层面:VC 评判创业公司的考虑

这个世界上,为什么人类跑赢了其他的物种,成为了地球的主宰?

《人类简史》提出了一个观点,就是人有一个别的动物没有的特点:「能够相信目前不存在的东西」,而且在这种不存在的理论或者思想下团结起来,以组织的力量来对自然进行抗争。

看人:五步识人法

1. 遵循商业规律

事实证明,穷人或富人、内向或外向、精明或朴实的人都有创业成功的,所以这些不是我们要考虑的因素。我们比较在意的是,这个人是否有基本的商业道德。

什么是基本的商业道德?

就是你是否能够为你所承诺的东西尽最大的努力。

做不到这一点,再好的项目我们也不投。

2. 坚持和耐力

我们做一件事情,坚持一年,大部分人都可以做到;坚持三年,这个数量立马减到了 20%;坚持七年以上,也就不到 5%。

我们很怕「连续创业者」。他连续创的业越多,我们越怕,因为他有可能是狗熊掰玉米,一件事情做了一两年没做好,又换了一件事情做了一两年还是没做好,结果没有一个做大的。

3. 创造力

所谓创造力,主要就是看创业者是否具备为企业找到新突破点的能力。

在创业过程中,有很多东西是思想层面的,你是否能够很好地拥抱新鲜事物,这一点很重要。

4. 逻辑性

在我们接触的人当中,有适当逻辑的人占 30%。我们发现,有逻辑的人要比没有逻辑或者逻辑差的人,做事的成功率成倍地增加。

所以,逻辑感很重要。逻辑判断的时候一定是要有变量的变化的时候。这样,你能够在各种各样变量的产生过程中,找到一个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逻辑学非常重要的一点。

5. 身体健康和情绪稳定

当年没有手机的时候,很多事情都很慢;移动互联网时代,你几乎无处可逃。所以,现在的创业者整体身体状态没有那么好,当然大家会比原来更重视身体健康问题。

现在,抑郁症和焦虑症的人特别多,如果创业者有一些身体或心理问题的话,对企业发展势必会有影响。

如何区分焦虑症和抑郁症?

教大家一个简单的方法,怕死的是焦虑症,不怕死的是抑郁症。

章苏阳导师(右二)与黄埔 9 期学员交流讨论

看公司:欣赏「学习型企业」

1. 业务模式

业务模式主要涉及到战略。在国外,在互联网出现以前,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很激烈了。这些通过几十年竞争冲出来的企业,大部分都是有战略思维的好企业。一旦有新鲜事物出现,它们马上就能应用,进而又增加了企业的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

在中国,我们对战略的研究是不够的。举个例子:

我们经常会收到一些可行性报告,他说自己这个产品很好,哪怕全国人民当中有 1% 的人用这个产品,每个产品就赚 1 块钱,他就能赚 1400 万。

你乍一想,好像很有道理。如果你再深一点考虑,为什么那么好的产品就 1% 的人用呢?这代表这个产品并不好,他的战略思考不对。

2. 公司架构

关于股权构架,在做中期以前的项目时,我们基本上要求创始人要占绝大部分股份;C 轮以后,我们建议创始人和公司的团队在 50% 以上。

假如公司赚了一块钱,投资人分到 8 毛钱,创始人只拿 2 毛钱,他心理会不平衡,就有可能在外面再搞一摊什么东西。所以,要想保证企业长治久安,一定要让创业者赚钱最多。

对于管理架构,你要让大家产生一种「不是工作的工作」的感觉。

现在,流水线上的工人越来越少。有些汽车制造厂,花 12 万年薪都招不到汽车装配线上的工人,因为大家不愿意被生产线牵着走。很多人宁可拿 5 万块钱年薪,选择卖衣服的工作,卖衣服不是分分钟都有客人的,他有很多自由支配的时间。

所以,现在的管理架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你怎么让更年轻的人感觉到他是参与了这个工作,这一点很重要。

3. 企业的学习能力

企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是学习能力的竞争,只要我的学习能力强,哪怕现在比你差,我将来总有一天会超过你。

当一个企业的大部分人都变成了有学习能力的人,那么这个企业就变成了一个学习型的企业。

如果大家都能贡献一些最新最好最有真知灼见的意见,再加上企业相对民主的决策,这个企业的发展方向就能够把握得更精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