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附子 | 用量是关键

 雨夜听荷yu 2023-07-24 发布于四川
图片

在方剂中学中药系列

用的参考书是《王绵之方剂学讲稿》

今天汇总附子

附子的几个方剂,王老在剂量上讲得比较多

另外,附子可以有条件的被五味子代替

补阴补阳与附子

补阳,这里也是指的肾阳。补阳的药,首先就会考虑到附子、肉桂,都是用热药来补阳。但是在涉及到补肾阳的时候,就得考虑单靠桂、附之类的药足不是能够补肾阳。

从肾的特点来说,从肾阳的特点来说,单用桂、附是不行的,必须配补阴药。归纳起来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肾阳是要受肾阴制约的,即所谓火在水中。只有充足的肾阴制约了肾阳,这个阳才能安静地在下焦起到温化的作用,不致僭越。

单用桂、附这样的热药补阳,就会伤阴,补阳伤阴之后,没有阴的制约,就不能安居在下,就要妄动。

这样不但达不到补阳的目的,而且还造成了阴阳更虚的后果。一是因为补阳而灼耗了阴液;二是因为补阳必须补阴来保持二者的平衡。阳的特点是动,火性炎上,所以在用热药补阳时,一补首先是动,一动就向上。例如可见嗓子干,眼睛红,甚至鼻子出血。

另一个原因是。在阳虚时,阴水得不到肾阳的温化,这个阴不能起到正常的作用,所以在这个时候,邪水多,真阴少。因此在治疗中,在配伍原则当中,都应注意这个问题,有时在补阴、补阳时,也会用一些利小便的药作为佐使药,就是因为有一部分邪水,通过利的方法,使邪水得去,这样温化的功能容易恢复,真阴也就容易恢复。

另外重复提一下桂、附引火归原的问题。具体使用时是否用桂、附这两味药就能把虚火引下来呢?这不尽然。如果但用桂、附,适得其反,更需在补阴的基础上用桂、附,才能使在上的火重归于下。

附子用量问题

还有我们可以看一看药量的加减变化。首先我们可以看四逆汤和通脉四逆汤方。四逆汤“强入,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原方用量一倍)”,而通脉四逆的正常量,就是四逆汤的强入量,通脉四逆下面还有一个补注,干姜可以用到四两,这个说明,作为处方原来的意思,因证不同,而药量增加了。都是阴盛阳微,但是通脉四逆汤出现了一个不同的现象,脉细欲绝,不但下利,而且下利的是清谷。就是些没有完全消化的东西,同时还可以看到,身反不恶寒,这是一种假热,是一种格阳的现象,在这个时候,更急需回阳救逆,随着病证的急重,更急需加大量。

另外还要注意,它加大用的生附子就是用大附子一枚,没有再加量。四逆汤,强入服用附子大者一枚,因为附子在当时,都一个一个计算,有大有小,换句话说,四逆汤的附子少点没关系,通脉四逆的附子量要大一点,大到什么程度。接它当时的算,就是一枚。生附子辛热走窜,非常暴烈,所以宁可加干姜,这个问题,不但四逆汤里面要特别提,为什么用甘草,在干姜附子汤,都要着重讲。

那么,在配伍组合上没有变,原来的君药还是君药,臣药还是臣药,佐药还是佐药,就是从它用量的加减上变了量。

四逆汤

关于四逆汤的君药,历代注家有的认为以甘草为君,有的认为以附子为君,我看还是应该以附子为君。

因为本方主治的证候属阴寒里盛,而且到了阳气衰微的程度。以下虚则厥,阴盛则寒厥”。现在出现了四肢逆冷,明显是下焦阳虚而阴盛,应该以治疗主病的药物为君。附子温补命门,温壮肾阳,能够祛里寒,应该为君药。

在这个基础上,以干姜相配,脾肾并治,温补脾肾之阳。以甘草为佐药,有两个作用。一是通过甘缓,使姜、附相配不至于过分峻烈,制约温热药物的峻烈之性;另一方面也是用甘草的甘温益气作用,与干姜相配更好地温中益气健脾。

从药物的用量来看,也可以证明本方甘草不是四逆汤君药。《伤寒论》中的有许多方子都用甘草,凡是作为君药、作为主要药的,甘草的用量都大。都是用四两,而这个地方只用了二两。

这样分析就可以将两派的意见分析清楚了,特别是在临床上,见到四逆汤证,是先考虑附子还是先考虑甘草呢?分析透了四逆汤证,这个问题就搞清楚了。

下面通过几个方剂的比较说明用药的剂量与病机的关系。

首先比较四逆汤和干姜附子汤。干姜附子汤中的干姜是一两,附子是一枚,附子选择的是大的;四逆汤中用附子一枚,干姜一两半,强壮的人可以用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大附子的重量大约为一般附子的2倍。

从服法来看,干姜附子汤是一次服完,而四逆汤是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分温再服。实际上吃的附子量大约才半个,比干姜附子汤量小。从症状上也可以明显地看出来,干姜附子汤所治疗的证表现为昼日烦躁,夜里安静,不呕不渴,并没讲到四逆,也没讲到腹泻,是表证下之后,复发汗误治以后,见到昼日烦躁,重伤了阳气。

那么为什么“轻证”用了重药,而重证用的药却比较轻,而且还加上了甘草呢?这就涉及到一开始就提出的注意保护真阴的问题。

所谓“附子走而不守,干姜守而不走”,是说这两个药都是大热、辛散之品,但是附子与干姜相比较,一个走。一个守。生姜与干姜相比较时,是生姜走。干姜守

干姜就不如生姜散。当阳虚阴也虚的时候,阳极容易强而不密,极容易外越。现在出现了“阳虚烦躁”,急于回阳除躁。所以不用甘草,而且“顿服”。再者寒的症状越多,说明阳微得越厉害。在阴盛得厉害而真阴也不多的情况下,决不能一味地用辛热之品来回阳,要加上甘缓的药物,防止阳强而外越。这是很清楚的。从这种配伍中可以知道,所谓佐制,所谓制其峻烈之性,就是使温阳药物的作用缓和而更持续。不是一发而已。

我们现在的用药,更多的是从现代的医案和当地的习惯来考虑。举几个特殊的例子,例如附子,在西南,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就可以用量大,因为这些地方气候潮湿,多山岚瘴气,而且当地有吃辣的习惯,有吃附子当菜的习惯,讲究夏至吃羊肉炖附子,这是多年来的习惯,跟北方吃土豆、南方吃芋头一样。

麻黄附子细辛汤和麻黄附子甘草汤

都是麻黄和附子相配,来助阳发汗,都是治疗阳气虚。寒邪伤人深,不仅是表有寒,里也有寒,因此在治疗的时候,必须表里之寒并治,要治里寒,就必须扶阳,所以麻黄和附子并用。

从原方上可以看出区别,少阴病是不应发热的,如果见了少阴病证,就是四肢不温,脉微细,但欲寐,说明阳气虚,有寒。细辛入少阴,最善于驱除人身最深处的寒,独活也有相似的作用,治少阴伏寒,可是如果少阴病二三日,没有里证,就用甘草不用细辛,从这里可以看出,对麻黄的使用是非常注意的,在刚开始得病的时候,病程不长,对阳气的损害不大,可以用麻黄和细辛并用,配合附子,到了二三日以后,不见里证,就不用细辛,而用甘草了,来缓合麻、附峻烈之性,这是《伤寒论》中遣药组方非常严谨的一例。

薏苡附子败酱散

与上面的大黄牡丹汤相比,一个是虚证,一个是实证。因为用薏苡仁十分,附子二分,而败酱草才五分,它虽然用这些药,但是已经有虚寒迹象了。用薏苡仁为主既能扶正,又能祛邪。用败酱草肯定是苦寒的、清热解毒的。但是它为什么用附子呢?时间一长了,阳气虚了,必须要温阳扶正才能祛毒外出,而且它的用量很小,吃了以后,叫它多从小便出来。到这个情况的时候,是病情不大妙的时候。

茵陈四逆汤

那么这里也可以看一看茵陈与干姜、附子分量的配合,以及及茵陈和栀子、大黄的配合。

在用量的比例上,茵陈的量没有超过姜、附的量,如果把姜、附加起来的话,那就是姜、附重于茵陈,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经常说,去其性,取其用,谜就是方剂配伍的特点。

这样配合,茵陈是寒的。从姜、附之热而化。寒就不能起作用,它就起利湿的作用。它的寒就不能助湿,而姜、附却能温阳化湿。

真武汤

方子来看,用茯苓、白术、生姜,都很好理解。用附子也很好理解,就在于为什么用芍药。可以这样说,本方相当于理中汤,不是用人参,而是用茯苓,不是用干姜,而是用生姜,这样一提,首先是温中、温阳,附子不仅温中阳,还温心肾之阳,所以它通行十二经,走而不守,心、脾、肾的阳气都能补。

举例▶肾阳虚而见腹水。虽然少见但不是没有,以前曾治疗一个病人,二十五岁,男的,壮劳工,肚子很大,腹水,肾病,几乎不停地吐,不是呕吐,而是不断地吐黏沫,正是其人喜吐,膈上有寒,一开始用附子理中汤、甘草、干姜,吐稍微止了一点以后就用真武汤,服用以后。很快小便就通了,腹水随小便的通利而减少。为了弄清小便出来是否是因肾本身有了变化而出来的,肾变性,肾本来的重吸收的功能没有了,小便大量出来,因此损失大量蛋白,这就不是好事,所以在小便不利而变成小便畅行的时候要注意这个问题。最后化验这个病人的尿,蛋白减少了。四个加号变成两个加号了。腹水没有了,这个方子在临床上治疗的效果就是很好。

黄土汤

加上了炮附子,就能更好的温脾阳。附子经过炮以后,辛散的作用就差了,而温阳祛寒的作用增强了。这些配合起来就是针对病因而治疗的。因为阳虚不能摄血,所以温阳健脾采统帅血行。但是考虑到,一个是出血,血已经受伤了,而另一个是血本身就不循经而行,用了热药以后会影响血行,所以加了地黄、阿胶和甘草。甘草一方面是补,一方面是缓,与白术、附子一起能很好地补气,同时通过它的缓来缓解灶心黄土之辛、附子之辛。

暖肝煎

在这里特别要指出,不要看着下面有炎症,认为会阴部肿大就是有热。我治过一个特殊的疑难病,就是附睾肿大,有两种诊断,一个是附睾结核,一个诊断是癌。不管是什么诊断,病人都害怕这个地方动一刀。诊断上没有写出脉的问题,这很有意思,当时脉是沉弦而细的,舌质不红而嫩,舌苔是白的。

病人附睾里确实有一个东西,有麦粒那么大,这个人当时做保卫工作的,经常骑着军用三轮摩托车检查工作。因为一摩擦以后就痛,最后决定中医来治,于是我就以这个方剂为主。

一开始用的附子,没用肉桂,当时原方是说寒盛加附予。我当时考虑没有好肉桂,因为它燥性大,温下的作用小,而肉桂必须要好的,必须要甘胜于辛,油多才是好的,即肉桂的甘味比它的辣味要强,如果不是这样它就偏燥,往往还没有达到温暖下焦的功用,病人的上焦就受不了了,所以以前我是宁用附子,不用肉桂。

但是现在我不敢用了,怕乌头和附子混用,这话说的是1964年,治得挺好,没有一个月,就全部都消了,“麦粒”就没有了。

我以本方为基础外加牡蛎、海藻,有的时候还加红花、桃仁,这样主要消它的肿。还有一些经验要介绍,凡是这些病用温下的药,剂量往往难以掌握得很准确,有时候吃了一剂就可能产生一些咽干的症状,因为现在处方用药,绝对是根据自己的经验。

肾气丸

就是六味地黄丸加上附子和肉桂。这里还要提一提引火归原的问题。引火归原用桂附,也离不开补阴药,单纯用桂附也不行。

五味子与附子

十补丸

另外,加上了五味子。五味子在这里相当于附子的作用。只能说是相当,不能说是等于。因为它本身也是一个温涩的药,它能温肾,能涩精,能敛气。主要是肺、心、肾三经的药,它可以使得肾中的虚阳不动,使肾气归纳于肾。

所以过去有人讲到,八味丸常服,用五味子代附子,可以使得温而不燥。因为附子是辛、大热,而且是辛而散的,它通行十二经,走而不守,辛燥得很,是峻烈的药,所以要更好的来平补、缓补,常服可以用五味子代附子。

从这一点说五味子相当于附子,但是不能说等于附子。关于五味子的用处,过去有一句话说,“五月当服五味子,以养心气”,就是因为五月(农历)是心气当令的时候一此时火盛,最容易为暑热所伤,耗心气,所以用五味子来补心气。在过去很多的本草书中,讲五味子只讲肺肾的问题,不讲心的问题,但是在方剂中已经有了,在《备急千金要方》的时候就提到这个用法,记载其对收敛心气、补益心气有一定作用,我在临床中对于心悸怔忡这样的症状,只要是虚证,方中配伍五味子后都有好处,但虚实夹杂的就不可只用五味子,而要考虑配伍了。

回阳救急汤

用五味子和麝香,是基于通脉的考虑。可是又考虑到若通脉的力量一下子大强,就可能把残余的阳气鼓动出去,所以用上了五味子,用五味子来监制桂、附和麝香。

说到五味子,要展开讲一下。五味子本身是温性的,在小青龙汤里有另外一种讲法。《备急千金要方》里说,“五月,常食五味子,“养心气”。一般认为,五味子是敛肺肾之气的药物。实际上,五味子是个敛心气的药,所以生脉散里用它,而且它是温性的药。

《备急千金要方》里还提到,夏月服八味,或者是八味常服,可以加五味子,或者用五味子代替附子。在回阳救急汤的配伍里就更能体现出用五味子的用意,这都是古人用药的一些奥妙之处,不仅起到制约的作用,同时还具有敛心气、养阴精以通脉的作用。

从方剂  的角度  学中药

--------------------------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非专业人士勿擅自使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